以前公路窩窩坑坑呢
晴天黃灰冒
雨天稀泥爛扎呢
現在大公路修呢直苗苗
買買三三
愛心超市都開到家門前了!
這段地道的屏邊方言廣播從屏邊縣灣塘鄉阿碑村委會黃果地村村頭的大喇叭中傳出,道出了當地群眾生活發生的可喜變化。
這段9分鐘的屏邊方言廣播節目,是屏邊縣廣播界的「新寵」——《屏邊大變化 聽我挨你說》。該廣播節目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將當前防疫工作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出去,成為老百姓「心頭好」的同時,也激勵著大家共同珍惜、守護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方言廣播看似『土氣』,但傳播的是好聲音、好政策,弘揚的是主旋律,播放的是正能量。」屏邊縣委副書記、脫貧攻堅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李沙才說,「小廣播+大喇叭」打通了縣委、縣政府與農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為屏邊縣實現如期脫貧摘帽、助推鄉村振興提供「有聲」力量。
「村村響」廣播播報
「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今後,我會更加努力!」黃果地村村民普秀瓊笑著說。
白雲鄉「白雲之聲」廣播播報
「天天聽廣播里說『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只有用雙手去創造、去奮鬥,才會有好的生活。」家住屏邊縣白雲鄉白雲村委會箐口村的母榮幫投資6000元買了2管羊肚菌母種,在自家土地里忙活開來。看著一朵朵新冒出的菌體,母榮幫對羊肚菌產業發展充滿了信心。
從《脫貧攻堅政策問答》《扶貧在線》到《我們一起奔小康》等節目,白雲鄉的「白雲之聲」廣播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道路上,是政策知曉率低、參與度不高、等靠要思想嚴重的「攔路虎」。
「鄉村廣播便捷管用,尤其是在傳達精準扶貧政策等方面內容時,廣播講得清楚,群眾聽得明白。」屏邊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廣播電視局局長李保華介紹,反覆的實踐表明,實施「廣播扶貧」工程是解決政策落地問題的關鍵一招。
「村村響」廣播安裝培訓
據了解,2019年底,屏邊縣累計實現76個貧困村、18046戶74155人貧困人口脫貧出列。全縣76個村委會、712個自然村安裝了「村村響」大喇叭,實現了縣、鄉、村三級聯動廣播覆蓋體系。今年,該縣還將大力推進應急廣播縣級平台、大喇叭系統及其傳輸覆蓋網絡建設和改造。
通訊員:張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