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有哪些博物館值得去?記者盤點了一份假期博物館旅遊攻略

2020-01-07     十堰晚報


再過幾天,學生們陸續放寒假,不少家長選擇在這時候帶孩子出遊,除了去滑雪、泡溫泉之外,去博物館也是不錯的選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博物館是寓教於樂、了解人文歷史的最佳去處。十堰市有哪些博物館值得去?記者特意為您盤點了一份假期博物館旅遊攻略,趁著寒假時光可以帶上孩子開啟探索之旅。

十堰市博物館

十堰博物館(資料圖片)。

十堰市博物外觀設計在現代、新穎的前提下融入了十堰市特有的文化元素,從空中俯瞰博物館,猶如穿透十堰歷史的「眼睛」,既象徵著武當太極「陰陽魚」,又融入了東風汽車商標形狀。館藏有各類文物3萬餘件,一級文物958件,二級、三級文物分別為359件和5012件,涉及古生物化石、石器、玉器、青銅器等十餘個種類。在這裡,你可在恐龍蛋化石展館探索人類的起源和文明發展,還可了解武當山古建築群的文化內涵,通過《十堰與水》展館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除此之外,博物館會不定期設置臨時展覽,滿足不同市民的需求。

常設展覽:《走入恐龍時代》《遠古人類家園》《仙山瓊閣武當山》《十堰與水》《車與十堰》《南水北調湖北庫區出土文物展》。

地址:十堰市北京北路91號

開放時間:9:00-17:00(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竹溪縣生漆博物館

竹溪生漆博物館(資料圖片)。

竹溪縣生漆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個以生漆為主題的博物館。生漆博物館的前身是龍王埡國營漆場廠房,重新設計後改造成了現在的生漆博物館。生漆博物館建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經過改造後的博物館設有展示區和工作區,收藏的漆器達到100多件。

「漆好清如油,照見美人頭,搖動琥珀色,挑起見如勾」,這是對竹溪生漆的生動寫照。生漆是竹溪著名特產,始於殷商,興於漢唐,盛於明清。早在明清時期竹溪大木漆就暢銷於日本和馬來西亞等國,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地址:竹溪縣龍王埡景區

鄖陽博物館

鄖陽博物館。熊宛露/攝

鄖陽博物館管轄全縣89處文化遺址、21處古墓群、7處古建築群、8處石刻、85處化石點和人文景觀,館內有震驚世界的國寶「鄖縣人」頭骨化石、恐龍蛋、象牙、青銅器、唐三彩等文物5000餘件。「鄖縣人」遺址和青龍泉文化遺址分別被載入了《中國百科全書》、《中國名勝大辭典》和《中國文化遺址大典》,非常值得帶孩子參觀,能夠學習到很多歷史文化知識。

常設展館:鄖陽古城館、恐龍館、「鄖縣人」館、歷史文物館、「唐濮王李秦家族墓」 室、楊獻珍紀念館、鄖縣攝影奇石字畫根雕館、綠松寶石館。

地址:鄖陽區文化東巷6號

開放時間:9:00-17:00(閉館前40分鐘停止進館,周一閉館) 。

竹山縣秦巴民俗博物館

竹山縣秦巴民俗博物館由竹山縣收藏界知名人士曾和林創辦,是鄂西北地區首家私人創辦的民俗博物館。博物館為徽派仿古建築風格,主體結構為3層,占地面積915.99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689平方米。

常設展館:內分余曼白剪紙紀念館、紅色文化展、文物雜寶展、民俗遺物展、匾牌對聯展、古典家具展、票證錢幣展、雕花工藝展;外有石雕作坊展、佛雕神像展。

地址:竹山縣官渡鎮官渡街武陵大道1號

丹江口市博物館

丹江口市博物館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社會服務、文物收藏、保護與研究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1.6萬件。來到這裡,你能看到「世界第二長」的劍齒象牙,還能看到早期人類使用的手斧,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石器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精美青銅器、瓷器、玉器、字畫也都值得觀看。最近去觀展,還能看到「圓明園重光——圓明園歷史文化巡展」。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採取了「主題展覽」的形式,充分展現了丹江口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

常設展覽:《楚地古韻》、《均州神韻》、《水都和韻》、《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址:丹江口市右岸北京路120號

開放時間:9:00-17:00(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房縣黃酒博物館

房縣黃酒博物館。魏金華/攝

房縣黃酒博物館設計特色鮮明,是黃酒民俗文化村的主體建築之一,館藏黃酒、文物百餘件。博物館共三層,館中設有黃酒歷史、房縣黃酒文化、黃酒釀造、黃酒品鑑等多個專廳。博物館內不僅展示了上乘的房縣黃酒,並且可以了解從夏朝到清朝的酒器酒具和農耕文化,還可以觀賞周宣王封酒大典和廬陵王李顯宮廷醉酒的熱鬧場景。

地址:房縣土城鎮黃酒民俗文化村(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見習記者 熊宛露 編輯:木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XZpg28BMH2_cNUgkX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