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老話兒: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

2019-10-21     藝行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心裡有束光,眼裡有片海。

把老人的囑託折成紙鶴,背我們過巍峨的山;把前人的智慧裁成小船,渡我們過湍急的河。

心裡有智慧的光,才能看見眼前的萬里煙波。

1、有了千錢想萬錢,當了皇帝想成仙。

貪婪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什麼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什麼也得不到。

人心不足蛇吞象,慾望總是與風險並存。

有個窮人救了一條蛇,蛇為了報答他決定滿足這個窮人的願望。開始時簡單的要求蛇都滿足了,後來窮人要求做官,蛇也滿足了他。

再到後來窮人要求做皇帝,蛇此刻終於明白,人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於是一口就把這個人吞掉了。

侵欲無厭,規求無度,知足常樂。歌德曾說:如果追求過多,並且斤斤計較枝微末節,就易陷於糊塗。

貪心好比一個套結,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果把理智閉塞了。

別什麼都想要,得隴望蜀只會一無所有。你得到的就是最適合你的,要相信上天自有他的安排。

2、話經三張嘴,長蟲也長腿。

戰國時期,龐蔥陪太子到邯鄲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有老虎,大王您相信嗎?」魏王說「我自然不會相信。」

龐蔥接著問「假如有兩個人這麼說,大王您相信嗎?」魏王回答道「將信將疑。」

龐蔥又問「那三個人都這樣說呢?」魏王道「會相信。」

這就是三人成虎的故事。

言語是會長腿的怪物,在沒有眼見為實之前,他可能會蒙蔽你的眼睛。

沒有路的地方,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沒有事實的謠言說的多了也就成了真理。

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搬弄是非,很可能會讓謠言毀了一個人。

言語就像看不見的槍彈,能夠殺人於無形。不知道的事不要亂說,知道的事不要添油加醋的瞎說。沉默是金,不要讓言語成為無形的罪惡之手。

3、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世間所有的煩惱,不過是想的太多而知道的太少。

孩子的世界沒有煩惱,不過是因為他們的世界只有自己,簡單從而快樂。

長大之後,世界擠進來很多人,開始變得嘈雜,我們的注意力也開始不知道放到哪裡,煩惱由此而來。

自私一點,反而更容易快活。眼裡的東西少了,自然更容易得到滿足的快樂。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恩怨。

朋友在質量,不在數量,狐朋狗友一大堆不如在關鍵時刻幫你的那一個。

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把時間交給值得的人。

不要在意細枝末節,不要過度關注蠅頭小利。看得多了,見識的多了,眼界自然寬了,對很多事情也就變得淡了。

4、謀官如鼠,得官如虎。

在追求一個東西時極盡能事小心翼翼,而一旦得到之後反而一改往日態度。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兩面派」對上對下兩個姿態,對上諂媚,對下倨傲。

唐代詩人宋之問一心經濟仕途,努力揣摩上位者的心思,投其所好。在詭譎的政壇,他東奔西走,不停戰隊,當朋友失勢時他也趁機落井下石,更有甚者,到了賣友求榮的地步。

但當他升官之後,面對手下的官員,經常擺架子耍威風,最後有個被賜死的結局。

前後不一的兩面人,註定走不到最後。

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做一個知道珍惜的人。對於比自己強的人不要諂媚,對不如自己的人也不要盛氣凌人。風水輪流轉,現在不如你的人可能以後比你強,給自己多條路,不要給自己樹敵人。

5、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

行善積德,福有攸歸。

宋代名將曹彬心存仁厚,善於治軍。在帶兵討伐蜀國時,有將士想屠城,曹彬不許,並禁止將士姦淫婦女。

在征討南唐時,曹彬也告誡將士們:克城之日,相戒不許妄殺一人。

後來,曹彬與相面者陳摶相遇,陳摶對他說:「我看你,金光聚耀於面目鬚眉,必能增祿延壽,後福無量。

後曹彬死後,追封濟陽郡王,兒孫們也都有好前程。

人而好善,福雖不至,禍已遠離。

善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種行為。積德行善不外乎就是用最柔軟的心擁抱世界,用最懵懂的眼觀察世界。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好言好語溫柔對待家人是行善,不荒廢時光消極墮落是行善,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難更是行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NGq8G0BMH2_cNUgDG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