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人,從來不是無限包容,而是堅持這兩個標準

2019-12-14   唐若心學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我們總以為好人是無限隱忍,事實上不是的,真正的好人不是無限包容,好人都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這才能幫助他們真正成為一個有福報的人。



第一: 以德報德

真正的好人會尤為珍惜身邊的好人,他們奉行的第一個標準就是以德報德,只要別人對自己好,他們會加倍地對別人好。

好人會尤為珍惜身邊有德行的人,因為他們知道這種人才是最值得我們深交與託付的,他們不會隨時背信棄義,更不會設計陷害你。

他們的好是基於自我的良知與感恩,更是基於自身的品德。孔子曾說以德報德強調就是我們對待有德行的人,就一定也要用更好的德行去和對方交往,這樣雙方才會感覺到精神的滋養和契合。



我們要學會和有德的人交往,這樣我們會被對方的德行感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完善自己。另外一方面,當你和有德的人交流,你也會發現做做好人其實是最低成本,因為你只要做好好人就會有很好的回報,雙方的精神都處於一種平等對話交流中。

這就是為何我們中國人習慣說人品很重要,因為好的人品能夠減少我們在社交時候的誤摩擦成本,更能幫助我們在社交圈子中得到更多的人信任和支持,成就更大的事業。

以德報德強調是在好人之間用吸引力法則就夠了,當你懂得這個法則的時候,你身邊遇到的好人也會越來越多。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成就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從心態,思維,習慣認知等各角度幫助你認識自己。



第二、以直報怨: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做好人的第二個標準是堅持以直抱怨的原則,這四個字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不公平亦或是小人的時候,千萬不要以德報德了,因為對方的行為會很低劣。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是學會用法律手段去幫助自己,這樣當你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會得到有效的處理。

以直報怨強調是對人性黑暗區,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時候,不要學會隱忍,有時你的隱忍可能會助長對方的囂張氣焰,你最重要是讓對方知道你並不是一個好惹的人。

做一個不好惹的人,懂得以直報怨,才不會讓對方步步緊逼,而是懂得適可而止。我們做好人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別人欺負我們,更重要是讓自己的內心獲得安寧。

當這種安寧狀態被打破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適當的懲戒對方,讓他了解你的底線與原則,才會讓對方敬畏你的價值與存在。


三、做好人,比你想像中更需要實力

很多好人沒有得到好報,許多時候就是沒有做到用公平公正的手段去懲戒人,會讓對方認為我們懦弱好欺負。

真正的好人在於無論我們內心多有良善,我們面對不公的事情要學會是奮起而處之,才會讓對方不會小覷。

你的善良必須要有自己的鋒芒,強調就是如此。面對人生不公平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學會用公正公平的手段去處理, 讓對方看到你的厲害之處,他才不會隨意欺負你。

我們做好人並不是要完全成為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這樣的人沒有原則,是最為費力不討好的。當你堅持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時候,他人才會感覺到你的力量與價值,他們才會尊重你。

在成長的路途中,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做一個真正的好人來自我們內心的良善,這種良善讓我們想要活出一束光, 活出自己的光芒來。



四、學會做一個真正良善的人

為何好人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更主要也是來自他做事的公平公正。無論什麼樣棘手的問題交到他手裡,他都能妥善處理。

好人最重要的處世技巧,那就是講究良知。良知是我們內在對這世界為人處世的判斷,良知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彼此共生共存的基礎上。

做一個好人之所以需要這兩個原則,恰恰就是這種良知的引領,良知告訴我們學會尊重別人,就能讓別人尊重我們。

​如果別人不能尊重我們,我們可以不介意,但是如果對方用非法的手段對付我們,我們必須讓對方知道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

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行為負責,現在是好人盛行的時代,因為你會發現,成為好人才是人際關係中最低成本,因為真正的好人從來都是一體兩面,他會以德報德,以直抱怨。

今日話題:你認為好人大都堅持什麼標準,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