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推動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2019-06-11     宜賓日報

宜賓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悠久的歷史饋贈了眾多文明瑰寶,慷慨的自然賦予了一片秀美山川,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為文旅融合提供了豐富資源。

從空中俯瞰,宜賓是一塊綠色福地:蜀南竹海景區綠陰如蓋,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園鬱鬱蔥蔥,川茶集團生態旅遊示範區秀麗如畫;

走進去探訪,宜賓是一片紅色故土: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故里,中國營造學社、同濟大學的舊址,先烈足跡從這裡追尋,愛國主義精神在這裡傳揚;

再細細品味,宜賓又是一方文化沃土,多姿多彩的長江文化,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底蘊深厚的酒文化,獨具特色的竹文化,更有李莊古鎮、橫江古鎮,引來遊人如織……

而這些,只是我市文化旅遊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文化旅遊開發帶動戰略,以5A級景區創建為龍頭抓景區提檔升級,以產融結合為引領抓融資能力提升,以品牌招商為載體抓產業轉型發展,以大型會展為路徑抓文旅宣傳推廣,以文化惠民為重點抓文化強市建設,推進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和國際旅遊休閒目的地,文化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2018年,全市接待遊客6535.1萬人次、增長25.23%,實現旅遊總收入687.28億元、增長27.58%。

規劃引領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文化旅遊是城市的「軟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叫得響、能發光,把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如何讓「藏在深閨」的原生態景色及文化名勝也能走向大眾,宜賓在思考、也在行動。

近年來,宜賓圍繞構建以「長江首城、中國酒都、最美竹海、興文石海、李莊古鎮」等為支撐的全域旅遊產品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實施《宜賓市主城區生態三江旅遊規劃》《宜賓市主城區特色文化品位展示規劃》《紅色旅遊規劃》《竹生態旅遊規劃》《旅遊交通規劃》《竹生態旅遊規劃》等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整合要素資源,加快產品開發,推進產業發展,形成了以縣域區域為基礎、景區景點為重點、旅遊功能區為支撐、旅遊走廊為紐帶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招大引強 項目建設「好戲連台」

放眼全市,一個個旅遊景點宛如一顆顆明珠,在戎州大地上閃閃發光、競相爭輝。

如何搭建好產品推廣平台,抓住主體和整體營銷,將我市文化旅遊「大戲」推上全國乃至世界大舞台?加快推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是實現全域旅遊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來,我市突出文化、旅遊資源特色,策劃包裝推出重點旅遊招商項目120餘個、總投資1160餘億元,涵蓋景區開發、運動康養、產業融合、特色小鎮、基礎設施等方面。對簽約的重點旅遊項目進行了專項督查,竹海安緹縵運動康養小鎮、翠屏區百虎世界、敘州區天宮山國際旅遊度假區、江安縣長江竹島等33個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2018年,完成旅遊投資108億元、增長86%。

大力發揮文化引領的積極作用,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讓文化旅遊比翼齊飛。開啟以景點為依託,以節慶等為載體的地方特色文化旅遊;開啟了以自然景觀為依託的生態文化旅遊;開啟了以革命遺址為依託的紅色旅遊文化,濃墨重彩打響宜賓文化牌。

此外,積極組織開展外出參展推介活動,組團參加了省內外大型文化旅遊展會,在中央電視台持續投放了宣傳廣告,在宜賓電視台創辦《樂游宜賓》專欄,與川南五市開展了聯合營銷,與省外城市進行合作營銷,策劃開展南溪古街漢式婚禮、江安夕佳山川南民俗文化表演等特色文化旅遊活動180餘場次,吸引眾多遊客來宜旅遊。

同時,以品牌創建為抓手,我市精心謀劃,作出一系列部署和安排。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李莊古鎮、五糧液產業園區創建5A級景區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完成創建項目10個、投資10.27億元;長寧縣、興文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項目98個、完成投資32億元。先後創建A級景區54家(其中4A級景區15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家、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9家。

依據特色 開拓發展新路徑

當長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紅色文化「遇上」旅遊,新的經濟業態被催生,文化產業價值被重塑。

大型話劇《趙一曼》、大型雜技劇《東方有竹》、長寧竹琴《竹宴》等極具宜賓特色的精品力作,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文藝作品。6部雜技赴加拿大、央視春晚等參加重大演出,音樂專題片《長江之頭》等在央視播出,紀錄片《宜賓非遺II》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五糧液窖池群及釀酒作坊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市博物院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苗族蠟染技藝入選國家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制定了《加快竹生態旅遊發展的實施方案》和重點工作任務、重點招商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建設3個清單及特色鎮、村創建標準,簽約竹生態旅遊項目9個57億元,打造竹生態旅遊景區7家,加快推進宜敘高速竹海連接線、高鐵站智慧旅遊集散中心、雙楠文化酒店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圍繞龍頭產品整合資源,充分結合現代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需求,包裝推出全竹宴、豆腐宴、烏雞宴等特色美食,開發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商品120餘個,獲「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1個、「中國特色旅遊商品金獎」4個。新建魯能皇冠假日、城市名人、凱爾頓、恆旭國際等高品質酒店,整治了機場路、鹽李路等9條旅遊公路。新創鄉村旅遊特色業態經營點123個、民宿達標戶175戶、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285家。新建改建旅遊廁所400餘座,獲評「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

以文化視角審視旅遊,以文化品位提升旅遊,以文化傳播帶動旅遊,宜賓通過深度挖掘全市豐富的文化內涵,全面激發文化旅遊發展活力,擴大宜賓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個個讓旅遊業持續「生金」的市場經驗巧妙「落子」,「吃、住、游、購、娛」等旅遊要素交相輝映,不斷創新的文旅產品樂了遊客、富了百姓,成了宜賓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推手。

宜賓日報記者 陳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HmVrGwBvvf6VcSZQN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