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回家鄉與讀者分享《主角》「我感覺自己還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2019-10-05   西安封面

2019年8月,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陝西作家陳彥憑藉《主角》一書摘獲這一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在文壇引發了強烈反響。10月5日下午,陳彥現身西安,在小寨嘉匯漢唐書城與家鄉的書迷讀者見面,分享自己的創作心路歷程,也向家鄉的讀者致意。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美文》雜誌常務副主編穆濤,《主角》插圖本繪製者、著名書畫家馬河聲,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楊輝參加了此次分享會,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社長劉東風致辭。

「《主角》既是一部秦腔史,也是一部社會史。它飽含著社會發展的興衰與變遷。我在文藝團體工作幾十年,學習、研究、實踐這門藝術,汲取了很多十分寶貴的營養,甚至形成了一種民間視角的看待社會歷史演進的方式。」陳彥表示,作品獲得了這麼多榮譽,對於一個創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十年前寫第一部長篇《西京故事》,算是一種回歸。後來又寫了《裝台》,《主角》是自己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小說《主角》記述了憶秦娥從一個放羊娃,到一個縣秦腔劇團的燒火丫頭,再到配角直至主角奮鬥過程的沉浮史。全書近八十萬字的篇幅,時間跨度四十餘年,形象地描繪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期間一位秦腔名伶的成長史和奮鬥史。

陳彥透露,當《主角》獲得茅獎的消息傳出後,他正在西安,作為一位作家,茅盾文學獎是對創作者的激勵,他很振奮。他很動情地分享:「我感謝我出生的土地——陝西省鎮安縣,在那個小縣城裡,我受到了文學的薰染。雖然是小縣城,但那裡的很多人都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了作品,而我18歲發表了第一篇文學作品,22歲那年成為一名專業編劇。從此,在戲曲研究院工作生活了長達三十年之久,也在生活沉浸、浸泡了30年之久。《主角》的背景就是我熟悉的院團生活,小說看似創作了兩年,但背後卻有40年的生活積累,我寫得很流暢。而我又生活在陝西,這裡是藝術大省,文學強省,這裡深厚的文化傳統,滋養我,包容我,也接納我。朋友的激勵,家鄉的激勵還有生我養我的土地的激勵,對我來說,這比什麼都重要。」他坦言:「我感覺,我還會寫出更好的作品。」

穆濤表示,陳彥是第四位摘得茅盾文學獎的陝西作家,他的獲獎,對陝西文壇來說,甚至是一種文學事件,「與過去的專業作家相比,現在很多作家都有其他身份,比如律師,比如編劇,但正是在生活中的浸泡,讓他們的作品更接地氣。」散文作家李宗奇表示,《主角》是一個演員的成長史,也是一部秦腔史,更是一部社會史,「作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作品中呈現了濃濃的使命感和擔當意識。」

當日的簽售活動中,與《主角》一同出現的還有「陳彥小說三部曲」叢書,該書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新近推出的一套精品書系,包括作者陳彥的三部長篇小說《西京故事》《裝台》《主角》。本套叢書的特點是首次以合集的形式推出作者的三部長篇小說,以插圖本的形式全新呈現三部小說內容。作為本書插圖作者,馬河聲表示,精讀陳彥的小說後,他進行了創作,儘可能貼合人物本身。據悉,小說《主角》已先後獲得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榮登2018長篇小說年度金榜,是2018年度「中國好書」、榮獲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並斬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靜 肖雪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