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退伍軍人重整戎裝 戰「疫」守家園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於靈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支隊伍,他們的「番號」就叫「退役軍人」。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哈爾濱市數萬名退役軍人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這些志堅如鋼的老兵們,構建起了疫情防控一線的「硬核力量」。

  抗疫一線衝鋒在前

  「脫下軍裝仍是兵,若有戰事再出征。」「社區需要就是我的決定!我是軍人我先上!」這些振聾發聵的誓言,都來自於哈爾濱退役軍人們的「請戰書」。

  趙衛峰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呼蘭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信訪科科長。 他在請戰書中這樣寫著:「我是黨員幹部,同時我也是一名軍人,若有戰、我必上。」

  「攔、問、記、測、勸」,這是負責呼蘭北門卡點值守的趙衛峰每天都要念叨的工作法則。在哈爾濱零下20攝氏度的天氣里,趙衛峰每天要進行近13個小時的室外防控工作。臉吹紅了,腳凍僵了,他也沒有任何怨言。

  「疫情防控就是戰鬥,我是軍人就要拿出軍人的本色。」 趙衛峰說。

  哈東站是哈爾濱市非常重要的關卡,是旅客進出哈爾濱的重要窗口,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當得知哈東站需要執勤力量時,趙衛峰主動請纓,24小時「連軸轉」紮根哈東站戰「疫」第一線。他和其他志願者們一道對旅客進行體溫監測,篩查體溫異常人員進行登記和轉送,以行動築牢「防控牆」。

呼蘭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信訪科科長、退伍軍人趙衛峰(前排右)在哈東站卡點為外地返哈人員解答疑問 供圖 哈爾

  在雙城區的城鄉路口,每個卡點都有幾個穿著舊軍裝的老兵。這些退伍老兵以曾經在部隊練就的過硬素質,在雙城區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疫」中,體現出了「若有戰,召必回」的英雄本色。

  1月29日,雙城區承旭街道支部委員劉雨新看到雙城區人武部發出的「退伍不褪色 黨員上一線 築牢疫情防線」活動倡議後,立刻整理行裝,安頓好家屬,驅車從幾十公里外的鄉下主動請纓到街道報到。劉雨新每天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安裝車載喇叭,懸掛醒目的宣傳標誌,和村(社區)幹部,鄉村醫生走街串戶全面排查摸清流動人員、近期返鄉人員的相關情況。他說:「我曾經是軍人,也是黨員。面對疫情,我必須迎難而上,衝鋒在前,『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和劉雨新一樣,雙城區退伍軍人組成的這支「百人突擊隊」,布控在該區十個重要防控卡點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的錚錚誓言,在黑龍江省的「南大門」築成一道值得群眾信賴的防線。

  疫情防控「後勤兵」

  越到緊急關頭,軍人的團隊精神、拚命精神越會「亮劍」。2月2日下午,香坊區接到緊急物資調配任務。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裝卸搬運物資,香坊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車隊的退役老兵們一直待命到凌晨一點半,等待運輸車輛的到來。在香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潘志偉的帶領下,退伍老兵們投入到緊張的卸車任務中。近4800箱的醫用酒精,每箱重量為25斤左右,平均每人需要搬運200多箱,任務量十分重。退役老兵們絲毫沒有退縮,卸車搬運物資一直持續到接近凌晨五點,也沒顧上吃口飯,回家短暫的休息後,2月3日一大早,又紛紛同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同志們一起分發物資。

香坊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車隊隊員搬運物資 供圖 香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據悉,疫情發生後,香坊區許多老兵紛紛自發以簡訊、微信的形式向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發來「請戰書」。從專業對口支援的角度,香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統籌安排調度,迅速組建了由局機關軍轉幹部、區公益崗位轉業士官、自主擇業和企業軍轉幹部等30名老兵志願者、近20台車輛構成的香坊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車隊,採取有效措施,為參與疫情防控隨時待命應急出戰。

  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退役軍人抗擊疫情應急志願服務隊排好值班表,每天安排2台車輛24小時值守,其他人員和車輛機動待命,遇到特殊情況做好輪換;認真做好義務接送卡點值班醫務工作者、拉運防疫應急物資、為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及食品等志願服務工作。同時,香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多方籌措物資,為志願服務車隊配齊了酒精、口罩等防護用品,要求志願者在做好服務的同時,切實加強自身防護。

  不變的軍魂

  從1月26日開始,住在哈爾濱市新華街道辦事處埃德蒙頓路社區、64歲的退伍老兵劉福成跑遍了全社區154個單元,挨家挨戶登記、貼宣傳單。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劉大爺一到社區就開門見山地「請戰」:「我支援你們來了。這兩天我沒少學習,快給我安排工作吧!」

退伍軍人劉福成在社區內張貼宣傳單 供圖 新華街道辦事處

  上下樓對於老年人來說未免辛苦,工作人員讓劉大爺爬到二樓就歇著,可一回頭,他緊跟著又跑了上來。劉大爺常說:「有啥工作我能做,你們就告訴我,我這個老兵就一句話,保證完成任務!」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有許許多多退伍軍人像劉大爺一樣,雖已離開部隊多年,但面對疫情,毫不退縮,勇往直前,彰顯了老兵的「魂」。他們用真情實踐著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行動踐行著軍人「退伍不褪色」的承諾。

  「總要有人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總要有人站在最前面替大家擋一擋,這場疫情中,就應該是身兼醫生和軍人角色的我們。」哈爾濱市2017年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現解放軍第962醫院感控科醫生張智英說。

  1月20日,962醫院各科統一將所有發熱病人移至發熱門診,張智英成了距離新冠病毒最近的人,也成了一隻旋轉的「陀螺」。給病患送水送飯,定時測體溫、咽拭子檢查……張智英始終處於「戰鬥」狀態。

  「新冠病毒很可怕,但上了戰場,軍人就不會退縮!」張智英一番話說出了疫情一線所有退役軍人的心聲。醫者的本能、軍人的靈魂驅動著這群「白衣」退役軍人在疫情中衝鋒陷陣而無畏無懼。

  戰「疫」的硝煙還沒有消散,哈爾濱市退役軍人的戰鬥任務仍在繼續。無論身處什麼崗位,無論扮演何種角色,退伍老兵們都在用行動踐行「哪裡有需要,退役軍人就戰鬥在哪裡」的鏗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