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公共場所秩序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人的道德素養如何。不過現在有一個客觀事實是,社會上總是有那麼一小撮人,在公共場所只圖自己的一時爽快,根本不顧及周邊人的感受。
如果這些群體都是年輕人,或許還不至於讓周圍民眾感到棘手,但若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恐怕就是另外一幅光景了。
在公共場所放音樂
乘客勸阻老人遭懟
據媒體近日報道,湖北武漢的地鐵上,出現了一起外放音樂擾民的現象。
據悉,當時有一名年近六旬的女性乘客,在地鐵車廂中拿出自己的收音機聽音樂,但是這個老人卻將音量調至很大,以至於連車廂內的廣播聲都被蓋住。
站在周邊的其他乘客,對此是不堪其擾。有一位同樣也是上了歲數的熱心乘客好言相勸,希望老人能夠將聲音調小一些,可是沒想到,反引起了老人強烈不滿,對方直接回懟道:「我吵到你了嗎?你再講我跟你頂啊,你再說!」
由於老人情緒非常激情,熱心乘客也擔心會出現意外狀況,因此就連忙軟化語氣,連稱自己並沒有吵到。可是事情發展到這裡,還沒有結束。
老人此時還不依不饒,繼續和這位勸說她的乘客爭吵,認為自己只是坐在位子上,也沒有和對方說話,你為什麼還要過來指責我。老人還再三強調,自己此時的心情非常不舒服,終於逼得那位熱心者連喊「對不起」。
而在對方不斷求饒之下,老人終於不再說話,繼續聽著傳遍整個車廂的音樂。
擾亂秩序屢見不鮮
老人豈能為所欲為
其實現在社會上,關於這類擾亂公共秩序的新聞很多。雖然有些媒體的視角,都集中在老年人這個群體上,未免有失公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旦有老年人做出這些舉動,的確讓周圍的群眾感到難辦。
因為一方面,人們內心裡會對這種行為感到強烈不滿,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言語會刺激到對方。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爭吵,若是老年人身體有恙,吵著吵著就突然倒地不起,一場官司就肯定避免不了了。
上述這個老人的行為,在經過媒體報道之後,網絡上對此有著很多爭論。
有部分網友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種老人實在是招惹不起,真要是因為吵架突然倒下了,就算你真的有理,最後還不是要吃官司?哪怕真的打贏了,不也是要占用你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真的能打贏。
不過也有網友持相反的觀點,認為不能因為怕事就不站出來,否則,長此以往下去,「老年人」不就成了免罪金牌?難道和別人爭論的時候,還要問問對方是不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嗎?難道就是看誰慘誰有理,誰歲數大誰有理嗎?
客觀看待思維差異
理性出發提升素養
在筆者看來,在那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裡面,出現老年人並不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從根本來說,這種行為是肯定不對的。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很多老人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這就是一個矛盾衝突點。從現實角度,我們的國家達到了今天這樣的成就,但是人民的物質水平和精神世界,還沒有達到完全的統一,這就必然會出現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行為舉止還較為粗魯的現象。
因此,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行為我們肯定是要批評,但是也不至於將其上升到對整個群體的打擊,這對於那些遵紀守法的老人們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各種不文明的行為,同樣也是發生在一些年輕人身上。
我們應該客觀看到,當下普遍存在著一種,將不文明的個體上升到整個群體的現象。這是非常不可取的,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豈不是跟大家內心的願景背道而馳了嗎?
不僅如此,現在有關部門也開始正視這種現象,並且也出台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筆者由衷相信,至少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們整個社會都在倡導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的時候,這種現象必定會大幅度下降,甚至到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