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1.98億元!宿遷「經濟年報」里的奮進力量

2023-02-04     速新聞

原標題:4111.98億元!宿遷「經濟年報」里的奮進力量

4111.98億元!宿遷「經濟年報」里的奮進力量

速新聞記者 高雲龍)2月2日,我市召開「政在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經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11.98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74.5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43.98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3.45億元,增長1.8%。

2022年,全市經濟頂住了重重壓力和挑戰,列統的16項指標中,14項指標增速超過全省平均,6項增速全省前三,守住了保的底線、築牢了穩的基礎、保持了進的勢頭。

逆境,看誰穩得住;順境,比誰進得快。隨著全國經濟加快恢復和回升,宿遷經濟運行也將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必須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在新征程上競展風流、盡顯風采。

聚焦需求提升

加速積蓄髮展動能

過去三年,受超預期因素疊加影響,三大需求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尤其是消費需求。去年,我國消費市場受到疫情衝擊較大,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限。居民消費意願也在下降,不敢消費、不便消費問題比較突出。

讓人驚喜的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宿遷市場消費穩步恢復,202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65.89億元,比上年增長0.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限上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5.41億元,增長4.3%。

秘訣在於全市堅持深入研判、科學調度,著力從國際環境變化中把准宏觀形勢、從中央政策指導中找到攻堅方向、從企業群眾需求變化中明確工作重點,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適時出台助企紓困措施,全力以赴抓生產、增供應、暢流通,推動加快恢復、穩健增長。

就加大金融助企力度來說,202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5193.9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376.09億元,增長19.7%。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138.88億元,增長15.6%;其中,製造業貸款餘額495.77億元,增長39.2%。

與此同時,我市動態監測物價,實現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22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八大消費類別價格「七漲一降」。交通通信、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增長較快,分別增長5.6%、3.4%和3.0%;食品煙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分別上漲2.6%、0.9%、1.6%和2.0%;居住價格下降0.7%。

有錢才能消費。全市去年深入實施各項惠民政策,居民收入穩步提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96元,比上年增長5.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756元,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058元,增長6.9%。

成效到底如何?這組數據也可以佐證:全市主要商品零售,金銀珠寶類和中西藥品類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1.1%和21%。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5.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3.4%、日用品類增長10.8%、煙酒類增長3.1%。

緊扣供給優化

穩步提升產業能級

需求的牽引作用是通過供給匹配需求來實現的,因此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是實現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環和動態平衡的必由之路、長期任務。

宿遷深諳此理,注重從供需兩端發力,堅持項目帶動、投資拉動、創新驅動協同發力,穩步提升產業能級。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全市搶抓「時間差」,開展「雲推介」,成功舉辦了「一節一會」等系列招商活動,新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149個、百億級5個,繼續保持了每天簽約一個億元以上項目的速度。

與此同時,各地各部門靠前服務、延伸服務,健全項目落地「快速通道」。全年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分別達350個、300個,桐昆一期、國望高科一期、天合光能一期等百億級項目建成投產,「三大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553億元。

記者了解到,宿遷去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9.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增速排全省第3位。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6.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3%,高於全部投資增速23.5個百分點。

我市以20條重點產業鏈為抓手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全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3.9%,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提高0.4個、1.1個百分點;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高於全省3.3個百分點,排全省第5位。此外,全市六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3717.37億元,增長14%,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5.5%,對全市增速貢獻率達86.3%,拉動增速12個百分點。

提升供給能力,是應對「供給衝擊」的有效手段。只要產品和服務有足夠的競爭力,就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今年,宿遷將奮力攻堅千億級產業,全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聚力引建重大項目,加速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千方百計擴大內需,不斷增強回穩向上動能。

抓住預期變強

奮躍而上飛速奔跑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奮進號角,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國家統計局判斷,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細,生產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2023年中國經濟一定會整體好轉。

一些苗頭已經顯現。1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1%、54.4%和52.9%,高於上月3.1、12.8和1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升至擴張區間,我國經濟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更有說服力的是每個人的親身感受。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全國郵政快遞業投遞快遞包裹3.3億件,同比增長10%,較2019年同期增長254.8%。

在剛剛過去的兔年春節假期,我市重點監測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4.56億元、同比增長10.8%。

「火爆」開年,更需「趁熱打鐵」,加緊落地存量政策,抓緊推出更具針對性舉措,把煙火氣「撩得更旺」。搶抓「需求收縮」壓力持續緩解利好,今年的宿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內需體系,為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在擴大消費需求上,我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積極促進消費擴容,加速恢復旅遊市場,著力穩定房地產市場,持續拓展場景、豐富業態。在擴大投資需求上,持續推進交通、水利、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投資,突出抓好220項中心城市重點工程建設,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

我市在外需拓展上再發力,也將為穩增長提供強大助力。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在戰略上全面融入、載體上全面提檔、交通上全面聯通、共建上全面對接,進一步拓寬開放領域,提升開放水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發展同步,節能減排、大氣與水環境質量、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完成國家、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美好目標變為現實圖景。全市上下現在就動起來、跑起來,謀盡乾的思路、窮盡乾的招數,今年一定是一個豐收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8cb398261821b9eaf99b7ad45ca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