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12月28日起,晉商博物院開始錯峰限流試運行,市民可免費預約入館。
作為一座人文歷史博物館,晉商博物院展示有哪些內容,「顏值」怎樣?沿著晉商的發展脈絡,博物院以五個章節進行展陳,帳冊、器物、史料、文獻、匯票、地契、錢幣、茶具、典籍、墨寶、印章、瓷器、戥子、天平、老茶、招牌、家具、擺件、照片、鏢箱、錢櫃、字畫、馬車、轎車等12萬餘件文物,勾畫出了晉商「真容」。
晉商博物院正門。
晉商博物院展陳構架,分為五個章節:淵誼堂作序廳、第一章「晉商源流」、第二章「海內稱雄」、第三章「匯通天下」、第四章「萬里茶道」、第五章「晉商精神」。
序廳概述了晉商發展的重大事件和成果,體現歷史的縱深感,文化的厚重感,文物的價值感,史料的真實感,展示的創新感。山西自古有重商傳統,形成了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
晉商源流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搖籃。炎黃阪泉之戰,實現了華夏民族的融合,即華夏始祖;堯舜禹三都的歷史腳步,串聯起華夏文明的發展軌跡;商周漢唐宋元明清,三晉大地商品生產發達;精美絕倫的青銅器,見證了華夏文明根祖的博大和雄渾。晉商的起源與輝煌,從這個章節找到詮釋和坐標。
山西孕育出無數傑出的歷史人物,既有勵精圖治的帝王君主,又有德才兼備的文臣名相;既有橫刀立馬的猛士戰將,又有才華橫溢的文學大家;既有經商理財的商賈鼻祖;又有海內最富的晉商群體。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前三位的人物計然、白圭、猗頓均為山西人。這些人文基礎構成晉商崛起的文化基因。
第一章展陳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華夏文明底蘊深厚;第二單元,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第三單元,極臨邊境錯居雜處;第四單元,經商理財人文傳統。
海內稱雄
晉商上承華夏數千年文化之餘脈,適逢設立九邊軍事重鎮防禦體系之所需,首得明朝開中制之機遇,順時取勢,迅速崛起,稱雄海內,開啟晉商持續五百年輝煌的先河。
晉商以「豪商大賈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的雄健步伐,朋合為幫,利以義制,傲視群雄,創造了中國古代最成功的商業奇蹟,晉商文化博大精深、風采璀璨。
第二章展陳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九邊重鎮歷史機緣;第二單元,開中制度巨大商機;第三單元,變中求進戰略轉移;第四單元,漢蒙互市百貨紛集。
匯通天下
道光初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票號「日升昌」橫空出世。「一紙之信符遙傳,百萬之巨款立集」,創造出一種充滿商業智慧的全新交易流通方式,卓然傲立於金融界。
隨後,迅即在平遙、祁縣、太谷等山西和全國各地,爆發出強大的群體效仿效應。山西票號如雨後春筍,遍及大江南北,構建起全國乃至海外的金融流通網絡。「分莊遍於通國,名譽著於全球」,時人有評:「數百年來,中國商業之盛,莫過於山西票商」。晉商進入極盛時期,躍居海內最富。
第三章展陳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日升月昌;第二單元,票號春秋;第三單元,票房智慧;第四單元,制度力量。
萬里茶道
茶葉之路,是清代初期由晉商主導開拓,橫跨歐亞,繁榮了兩個世紀的著名國際黃金商道。
從中國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起,途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從伊林(現二連浩特)進入現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沿阿爾泰軍台,穿越沙漠戈壁,經庫倫(現烏蘭巴托)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全程約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陸路3280公里。
茶道在俄羅斯境內繼續延伸,從恰克圖經伊爾庫茨克、新西伯利亞、秋明、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十幾個城市,又傳入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長約13000公里。在中國茶葉史、東亞運輸史、東方文明史和國際貿易史上都是流光溢彩的千秋偉業。
第四章展陳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千年茶道萬里飄香;第二單元,晉商雲集開拓茶路;第三單元,朔漠都會恰克圖城;第四單元,惠澤八方風靡歐亞。
晉商精神
明清晉商稱雄商界五百年,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凝聚成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精神。這是晉商以商制勝的秘笈和法寶,是晉商之魂。晉商精神不僅對晉商的形成與發展起了引領、推動、淳化和升華的作用,而且也為中國商業文化的構建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第五章展陳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誠實守信;第二單元,開拓進取;第三單元,和衷共濟;第四單元,務實經營。
來源: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