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副驚才絕艷的極品長聯,對仗工整,才氣過人,讓人刮目相看

2023-08-24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2副驚才絕艷的極品長聯,對仗工整,才氣過人,讓人刮目相看

對聯有長聯有短聯。最短的是一字對,如「天」對「地」,「花」對「酒」。

長則字數不限,如膾炙人口的孫髯翁大觀樓長聯,長達180字。而鍾雲舫的《擬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更是長達1612字,比一般文章都要長了。

我是真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2副驚才絕艷的極品長聯,對仗工整,才氣過人,讓人刮目相看。喜歡對聯的朋友,趕緊收藏吧。

第1副對聯:醫能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這是紀念三國名醫華佗的著名長聯。對聯夾敘夾議,立論新穎,表達了後人對華佗的無限追思。

上聯「醫能刳腹」典出《三國志》:「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當破腹取。然君壽亦不過十年,病不能殺君,忍病十歲,壽懼當盡,不足故自刳裂。」

華佗為人刳腹治病,足以見出華佗的超高醫術,故而對聯自然接了一句「實別開岐聖門庭」,也就是稱讚華佗是開宗立派的大宗師。

隨之對聯又用一個「誰知」加以轉折,講華佗醫術的斷絕。

華佗臨死前將醫書交給獄吏,獄吏不肯接受,於是華佗自己用火燒了醫書,絕代醫術就此消失。(《三國演義》改為吳押獄的妻子焚燒青囊醫書。)

「遺書歸一炬」讓人聯想到杜牧《阿房宮賦》的名言:「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不管是阿房宮的覆滅,還是華佗醫書的消失,都是極具價值的東西突然毀滅,帶給人們巨大的幻滅感,增加了一種惋惜同情的心理,自然表達出人們對華佗的敬意。

下聯根據《三國志》而來:「到家,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於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

簡單來說,就是曹操之所以殺華佗,是因為華佗多次故意找藉口不回到曹操身邊。

雖然《三國志》寫的是「恃能厭食事」,好像是華佗仗著醫術耍大牌,恃才傲物,但是在對聯作者看來,這其實是因為華佗看出了曹操的「奸詐」,所以不願待在奸雄身邊。

這也是曹操為什麼殺華佗的原因了,不是因為華佗的怠慢,而是因為華佗的背離。

「士貴潔身」,顯然是把華佗這名醫生「儒士化」了,把華佗提高到士大夫這一個層次來,讚美華佗高尚的人格操守。

在對聯作者看來,「士貴潔身」的華佗,自然是不會想方設法給奸雄曹操真心治病的。

可是在《三國志》的描寫下,華佗卻是因為「厭食事」而被殺。

而范曄的《後漢書·方術列傳》也是類似的記載:「(華佗)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又去家思歸,乃就操求還取方,因托妻疾,數期不反。操累書呼之,又敕郡縣發遣,佗恃能厭事,獨不肯至。」

所以對聯作者翻案出新,提出了「反將厭事謗千秋」的觀點,認為《三國志》、《後漢書》雖然是史書,陳壽、范曄雖然是史臣,卻用了曲筆(與真實不符的描述),這是對華佗的千秋誹謗。

所以我們看整個對聯,其實是用了文章的筆法結構來寫華佗。對聯中有許多轉折,有許多情感,尤其是「實」、「誰知」、「致使」、「豈」、「獨憾」、「反將」等語氣詞的運用,大大增添了對聯的咀嚼味道,這也是長聯相比短聯的一個優勢。

第2副對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誼若龜鑑,忠肝若鐵石;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在地為河嶽,經天為日星。

這是紀念文天祥的名聯,寫得生氣淋漓,令人感嘆文天祥的人格魅力。對聯作者乃是清代時期四川布政使的李鑾宣。

對聯採用的是自對手法,也就是「古誼若龜鑑」對「忠肝若鐵石」。「在地為河嶽」對「經天為日星」。

上聯典故出處是《宋史·文天祥傳》。

文天祥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主考官王應麟評價文天祥的考卷是「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認為文天祥是個忠君愛國的人才。

上聯之所以說「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意思是說王應麟慧眼識英雄,對文天祥做出極高的評價。而文天祥牢記王應麟的鼓勵,用一生踐行了這句話,不但達到了王應麟的期許,更成為千秋典範。

下聯「在地為河嶽,經天為日星」則是出自文天祥《正氣歌》的 名句:「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下聯說的是文天祥的精神如天地山川,千秋不散,體現出老百姓對文天祥的愛戴。

整個對聯採用了文天祥的相關典故,夾敘夾議,高度讚揚了文天祥的碧血丹心浩然正氣,堪稱大手筆之作。

最後分享網友「孫土焱」創作的七夕詩:「並肩樓宇望天河, 五色紅光托月娥。衣曝針樓鳴玉殿,撫昔何意對仙歌。」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884ee3e0f587957d9261b71f0965c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