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副讚頌李白的極品對聯,絕頂詩人配絕頂對聯,讓人拍案叫絕

2023-07-19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8副讚頌李白的極品對聯,絕頂詩人配絕頂對聯,讓人拍案叫絕

李白是詩仙,李白是浪漫主義的極致。

千百年來,人們熱愛著李白,追尋著李白。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8副讚頌李白的極品對聯,絕頂詩人配絕頂對聯,讓人拍案叫絕。

第1副對聯:薦汾陽再造唐家,並無尺土酬功,只落得採石青山,供當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讒學士,不是七言感怨,怎脫去名韁利鎖,讓先生詩酒逍遙。

電影《長安三萬里》說李白和高適一起救了郭子儀,但是根據史料記載,救郭子儀和高適沒有半毛錢關係。

此聯的「薦汾陽再造唐家」,指的就是李白救下郭子儀的巨大功勞。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著「再造唐家」的功勞,被封為汾陽郡王。

換言之,對聯作者認為李白救了郭子儀,也應當占有功勞。然而李白事實上卻撈不到半點功勞。

上聯說,李白一生鬱郁不得志,雖然有高明的眼光,雖然有識人的智慧,但最後只是漂泊江湖,在采石磯撈月而死(民間傳說),在民間留下浪漫的聲名。

下聯則是標新立異,從反面著眼,讚美李白身上傲世王侯、不慕富貴的一面。

一般人都為李白惋惜,認為李白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這才導致李白被「賜金放還」。

然而,對聯卻認為這是一件大好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離開了翰林院的李白,掙脫了名韁利鎖的束縛,才有了詩酒逍遙的恣意瀟洒。

倘若李白真如王維等人長久混在官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自然也不會「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自然也就沒有千萬年傳誦的天才李白了。

此聯選擇了李白一生的兩件韻事,上聯先是為李白鳴不平,轉而變為慶幸,下聯先是為李白慶幸,轉為變為熱愛。

對聯熱情謳歌了李白的不羈靈魂與天才個性,而且別具慧眼,指出李白之瀟洒天縱,正是因為遠離了官場富貴。

第2副對聯:一覽極蒼茫,舊苑高台同萬古;兩間容嘯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長安三萬里》塑造了高適和李白的友情,歷史上李白、高適和杜甫的確曾經結伴而行。

比如在開封,三人就留下了蹤跡,還被後人建立三賢祠紀念。

此聯就是三賢祠的楹聯,通過「青天明月此三人」將三人的友誼與詩壇上的成就巧妙道出,令人想見三人同游的恣意與瀟洒。

第3副對聯: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

上聯化用了杜甫《不見》詩:「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

下聯化用了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此聯核心在於李白的狂與醉。狂是因為空前絕後,醉是因為浪漫無匹。

對聯巧妙拈出李白的精神內核,將李白的特質鮮明化,讓人感受到李白的獨一無二。

第4副對聯:吾輩此中堪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

這是太白樓的對聯,太白樓以李白而名,以賣酒為業,重點自然是李白與酒的結合。

此聯頗具趣味,採用的是懷古與現實的混合視角。

上聯說,李白愛酒如命,後人也當學習李白,一起享受美酒,如此才是真正懷念李白。

下聯說,李白寫詩如仙,後人也當學習李白在黃鶴樓看到崔顥詩歌而擱筆的典故,「眼前有景道不得」,千萬不要信口吟詩。

此聯處處離不開賣酒,而處處又與李白之精神向相觀照,巧妙塑造了李白傲世人間而又虛懷若谷的品格。

第5副對聯:神仙詩酒空千古;明月江天貯一樓。

這也是太白樓的對聯,太白樓遍布天下,李白之精神也遍布天下,穿越古今。

上聯稱讚李白是謫仙,而 「空千古」,可以有兩種理解。

一種理解是李白去世後,人間再也沒有李白這樣的詩人了,李白真正千古。

另一種解釋是,李白這樣的天才都離開人間了,眾生又何必拘泥?何不苦中作樂,放開喝上一場?

下聯圍繞李白撈月的傳說,重點襯托太白樓的酒香,乃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

第6副對聯:到此莫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偶然去捉月,我來甘拜酒仙狂。

此聯據說是彭玉麟在太白樓所寫的對聯。上聯引用了李白與崔顥的典故,說太白樓有李白在,讓人無膽量題詩。下聯用李白撈月的傳說,讚美了李白的浪漫情懷。

此聯最妙的是「敢為」與「甘拜」的兩個形容,傳神表達了世人對李白的服膺。

同時,對聯也孕有彭玉麟個人情感。顯然,彭玉麟雖然自認比不上李白的詩才,但是在「狂」上是可以效法李白的。事實上不只是歌頌李白的浪漫,也體現了彭玉麟的「狂傲」之姿,體現了彭玉麟謙遜態度下的風流自賞。

另外,此聯還有類似的版本:「此處莫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江心曾捉月,我來甘拜酒仙狂。」

第7副對聯:大江淘盡英雄,山經百戰樓仍在;詩卷長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這是宣城太白樓的對聯。對聯一方面寫太白樓之美酒,一方面更是歌頌李白。

英雄可以被大江淘盡,但李白之詩酒風流,卻是長留天地,足以讓後人想念。

第8副對聯:笛吹黃鶴樓中,想當年無限騷情,一曲江城歌古調;舟泊翠螺山下,慨此日重尋勝跡,千秋風月念斯人。

上聯用李白黃鶴樓的名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下聯的「翠螺山」在馬鞍山,翠螺山下即采石磯,乃是李白撈月的所在。

對景懷古,想見李白當日風範,音樂與景象相融,仿佛見到李白其人,「千秋風月念斯人」正是對李白最好的懷念。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868edd24daec4da8855d156f25e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