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日本建造的大大小小25艘航母中,翔鶴級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稱為海軍「最理想航母」。在海軍假日時期,日本海軍就沉下心來對大型航母、中型航母、小型航母進行比較研究,為未來新型航母發展制定了一套技術標準。
1937年,日本第三次軍備補充計劃(丸三計劃)中決定建造2艘超級戰列艦和2艘大型航母,這就是大和、武藏、翔鶴和瑞鶴號。此前日本已經建造過赤誠、加賀、蒼龍、飛龍等大中型航母,獲得豐富經驗。但是這些航母使用中發現頗多不足,所以翔鶴級的建造過程中揚長避短,堪稱「最理想航母」。
1939年6月,經過漫長建造的翔鶴號完成了艦體建造,正式下水開始了自己的舾裝工作,這一工作直到1941年8月才算正式完成。翔鶴號也採用著雙層封閉式機庫,通過位於艦體前、中、後位置的三部聯通機庫的升降機來運輸載機。在翔鶴號的身上,日本人還創新性地安裝上了球鼻艏,這個球鼻艏中放置著日本電子專家最新成果——水中聽音器和探信儀(聲吶的原型),據日本人的說法這款戰艦可以有效探測2萬米範圍內的水下潛艇,增強艦隊反潛能力(實際性能堪憂)。
「翔鶴」號航空母艦艦長257.5米,艦寬26米,飛行甲板長242.2米,飛行甲板寬29米,全艦吃水8.87米,標準排水量25675噸,滿載排水量32105噸,最高航速34.2節,續航能力為9700海里(18節航速)。
因為動力系統為傳統的蒸汽輪機,採用8座呂號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和4座艦本式高中低壓減速齒輪蒸汽輪機,這一套設備可以提供高達16萬匹馬力的動力,讓戰艦實際最高可以跑到34.58節的航速。
1、作為航母,大量載機才是「王道」
「翔鶴」號內部設計了雙層封閉式大容量機庫,上層機庫190*20*4.8米,下層機庫160*20*4.8米,總面積7000餘平方米,可以容納九六式艦戰、艦爆、艦攻共96架飛機(後來因艦載機升級尺寸增大,載機量略有下降)。
「翔鶴」號航空母艦裝備了20架零式艦戰,32架九七式艦攻(後來變成了天山艦攻),32架九九式艦爆(後來變為彗星艦爆),共84架飛機。
2、想要變得更強:能攻能防
與現代許多人的想法一樣,日本人當時也想要一艘攻擊武力強大,防禦堪稱「無敵」的戰艦,所以「翔鶴」號在全艦各要害處都加強了裝甲,彈藥庫上方增加了132毫米裝甲,舷側裝甲165毫米,水線主裝甲帶105毫米,動力艙外設置了五層隔艙,可以抵禦800千克炸彈水平轟炸和203毫米炮彈攻擊。
另外,還在船舷兩側布置16門89式127毫米防空炮和36門96式25毫米機關炮。戰時改造又一路增加,到1944年中增長到70門25毫米機關炮,還有50門可移動式25毫米機關炮。
到1942年9月後,雙鶴艦島頂部、桅杆和甲板右舷陸續安裝了2部21號電探和1部13號電探,是日本海軍中最早安裝雷達的航母之一,因為不斷改進增重,翔鶴級標準排水量增加到25675噸,滿載排水量32105噸,。
3、太平洋海戰的「高光」時刻
1941年12月,翔鶴、瑞鶴編成第5航空戰隊,與第1航空戰隊(赤城、加賀)、第2航空戰隊(蒼龍、飛龍)一起向珍珠港進攻,在日軍南雲機動隊的第一輪攻擊中,翔鶴號艦載機戰隊派出了5架零戰和26架艦爆,翔鶴號艦爆隊在零戰的掩護下,直撲珍珠港附近的福特島上希凱姆機場。日軍的襲擊非常地成功,島上大量的美軍戰機都停在停機坪上,成為了翔鶴號上的戰果。在第二輪攻擊中翔鶴號起飛27架九七式艦攻(搭載炸彈的)摧毀了美軍卡內奧赫海軍航空站。
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戰中,翔鶴級航母迎來了高光時刻。翔鶴、瑞翔、祥鳳號(輕型航母)對陣美軍列剋星敦號、約克城號大型航母,上演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航母遠距離艦載機大戰,最終重傷約克城號,摧毀列剋星敦號,這是開戰後日軍首次擊沉美國航母。
4、翔鶴折翼,瑞鶴墜海
中途島海戰後,由於日本海軍損失了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號4艘大型航空母艦,兩艘翔鶴級航母成為了當時日本海軍最後的大型航空母艦,但是此後的不斷作戰中,精英飛行員的大量損失卻始終無法彌補。
1944年6月19號,瑞鶴號與翔鶴號共同參加了菲律賓海戰,這一戰中日軍損失慘重,美國「棘鰭號」潛艇趁亂混入了日軍編隊,出其不意襲擊了日本「翔鶴號」航空母艦。當時翔鶴號航母正在等戰鬥機降落,根本無法動彈,「棘鰭號」潛艇利用這難得的時機,趁機對日本航母展開偷襲,一聲令下發射出6枚魚雷,「翔鶴」號右舷中了4枚,下午1時50分,「翔鶴」號已經明顯傾斜,下午2時10分,「翔鶴」號沉沒。
同行的瑞鶴號傷勢較重,勉強「活下來」後又參加了被打得更慘的雷伊泰灣海戰。
1944年10月23日-10月26日,美軍集中海上優勢兵力,共17艘航空母艦、18艘護航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4艘巡洋艦、141艘驅逐艦、其它艦隻、魚雷艇、潛艇和約1500架飛機,與拼盡家底的舊日本海軍,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700架飛機,進行了共有39艘航母參加的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雷伊泰灣海戰。
「瑞鶴」號被編入第3航空戰隊當做「誘餌,用於引誘美軍航空母艦特混編隊北上,最終,面對美軍艦載戰機的強大攻擊之下,因為多枚炸彈和魚雷猛烈的爆炸導致瑞鶴號的主舵和輪機受損,瑞鶴號內部嚴重入水,於10月25日被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