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
去年,41歲的餓了麼騎手奶爸,累計行程124201公里,位列全平台第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奶爸僅僅只是用了3年的時間,就戰勝了平台里多達300萬的對手,一躍成為餓了麼平台上累計跑單距離最長的一位騎手。
他在南平建陽,福建省北部的一個小縣城,而他在這個地方平均每個月跑1800單以上,騎行足跡幾乎遍布到小縣城的每一個邊角。
心之所向,心之所想
張芋平是福建南平建陽縣人,他所在的地方曾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晚年歸隱和安葬的地方。這裡有山清水秀之美,無現代城市之喧囂,卻也無外面世界的眼界與寬闊。張芋平出生的小村莊更是無人問津。
而建陽縣素有「林海竹鄉」的美稱,境內的森林資源,位列福建省第四位,是中國南方的重點林區之一。張芋平家中擁有大量的毛竹和錐栗畝地,在當地來說,算是條件比較好的人家。
初中畢業後,就一直留在家中,後來看到村子裡的年輕人不斷往外走的時候,他就想行動了,但卻一直被父親制止。而就在臨近30歲的某一天時,當張芋平再次向父親提起了想要走出這座大山,去外面看看時。父親嘆了一口氣說:「去吧,去學一門手藝活吧!」
命運中的跌宕起伏
剛剛初出茅廬的張芋平,被舅舅推薦去了飯店工作,想要拜師學藝。而在九十年代中,廚師在當下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職業。因為在同一家飯店工作,廚師每個月的薪資可以達到六千多左右,相當於現在的「藍領」;而當服務員的,月薪資也就兩百左右。
但常言道:當一件事物有一定優勢時,必定要有其它的相對付出,才能平衡!所以當一位廚師問他:能不能吃苦時?他斬釘截鐵的回答說,能!
就是這一聲「能」,張芋平便入了行。雖然廚師這個行業在九十年代非常的吃香,但同時,廚師學徒的經歷也確確實實非常辛苦,幾乎可以用「難熬」來形容。每天不停的切菜,切肉,練刀法,這種不斷重複的工作是前三個月的學徒生涯中必須經歷的。
而且這三個月里,張芋平是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工資的,而在之後才每個月拿到100元的補貼,並跟在師父的身邊學到一些知識。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年後,他終於出師了。
並且馬上在鎮上的一家餐館找到了工作,月薪可以達到550元一個月,但對於當時的張芋平來說,這是對於自己辛勤付出而得到的對應回報。而一年的辛苦,必然不是白白浪費的,那時的他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八桌酒席,而不用幫手。所以他拚命工作,想要積累一定的財富。
但好景不長,在2004年時,張芋平的廚師生涯遭遇了低谷。所以,他又回到了老家建陽縣。同年,被民選為村裡的民兵營長。同時,張芋平的小日子也開始過了起來,他結婚生子,小日子過的還算富足。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家庭開銷的逐漸上升,而資產卻有減無增。他一直在村裡擔任的工作也不得不放棄了,因為家裡的孩子馬上要面臨上學的問題了。於是,他打算和親戚合開飯店,但由於自己只有做廚師的經驗,而缺乏開店的經驗,很快就倒閉了。
後來,在機緣巧合下,聽別人說:當外賣騎手一個月可以有六千多工資,而且無學歷要求,門檻低,工資高!那一瞬間,張芋平心動了......
「拚命三郎」
一輛電瓶車,一張健康證,一個手機平台,它意味著能讓自己有更高的收入。2016年,張芋平開始了自己的騎手生涯。按照慣例,新人騎手的頭三天要老手帶,當做是「拜碼頭」,而跑來的單算師父的,自己沒有份。
但張芋平為了能夠更快起步,就省略了這個步驟。他認為自己對這個縣城很熟悉了,決定開始自己跑第一單,然後很快很順利的就完成了。但當開始跑第二單的時候,發現要送外賣的是18樓,而且小區電梯是壞的,只能爬樓梯,也只賺了四塊錢,當下這就讓張芋平有了想放棄的念頭。
回來之後,他才知道原來那個小區的電梯已經壞了很多天了,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大家都不怎麼送那裡的單子。但因為他是新人,公司私下裡有個規定,為了鍛鍊新手,都會把樓層高或者路程遠的單給新手,所以就將這個任務派給了他。
後來,逐漸上手後,雖然第一個月只拿了四千六左右,但是,也是所有新人中的第一名了。而當他跑到1000單的時候,看到自己的里程表,已經有3500公里時,已經和業內的許多同事拉開了距離,所以業內「拚命三郎」的名號也就此傳開了。
最能跑的奶爸騎手
當年41歲的他,用了的三年時間,累計行程124201里,相當於繞地球跑了三圈,擊敗了300多萬的螞蟻雄兵騎手,平均每月跑1800單以上,全平台第一。
其實他說:早有預感會很長,但沒想到是全平台第一!而在這段外賣經歷中:他有遇到過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有人故意定錯位置,然後騙他進行了長距離的騎行;也有在下雨天時,因為沒有準時送達,而破口大罵的客人;但是也有溫暖他的時候,比如:一個女孩子等了他20多分鐘,到的時候,外賣已經被打翻了,對方不僅沒要他賠償,還不斷的說下雨送餐辛苦了,說了很多感謝他的話,令他感受到了一絲小小的溫暖。
而在私下,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幼兒園。老婆很支持他的事業,但不支持加班,因為太辛苦了!但張芋平卻說:還想再干10年!如今張芋平已經42歲,仍然在這條路上奮鬥著。
一份平凡的職業,卻也成就了一個人驚人成長的記錄背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不斷的在追求著我們自己的夢想,卻沒有回過頭來看看那些平凡的夢想。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