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時候,一個名為「暗能量巡天」(Dark Energy Survey)的天文學研究項目正式啟動,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暗能量」這種驅使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的本質。
該項目使用了一台5.7億像素的高清晰度數位相機——「暗能量相機」,在2013年至2018年間,這台相機共進行了六個觀測季,覆蓋了南半球大約5000平方度的天區,並在近紫外、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拍攝到了大量的星空照片。
這些照片除了可以用於研究「暗能量」之外,還有另一種研究價值,那就是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太陽系中的那些遠距離的小天體,2021年,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從「暗能量相機」拍攝到的照片中篩選出那些運動緩慢、亮度微弱、之前很難察覺到的小天體。
在篩選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不斷向我們接近的小天體,它的「個頭」看上去很大,初步估計其直徑至少有100公里。此次發現很快就引發了科學界的關注,在接下來時間裡,科學家利用多種觀測設備對這個小天體進行了大量的觀測與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它是一顆超級彗星,其直徑大約有137公里,比已知的任何彗星都要大得多,換言之,它是人類觀測史上最大的彗星。
這顆超級彗星隨後被命名為「C/2014 UN 271」,它最早出現在2014年3月的照片中,當時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29個天文單位,大概相當于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與地球的距離卻越來越近,而這也就意味著,這顆史上最大的彗星正在向地球逼近。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人擔心的消息,畢竟我們都知道,恐龍的滅絕就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所導致的,進一步講,那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其直徑大約有10公里,而「C/2014 UN 271」的直徑卻有137公里!儘管彗星的物質結構比小行星鬆散得多,但一顆如此巨大的彗星還是不可小覷。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這顆超級彗星撞上了地球,那我們人類就慘了。那麼,它會不會撞上地球呢?我們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C/2014 UN 271」在天空中位於網罟座,距離太陽約17.17個天文單位,距離地球約17.3個天文單位,通過對它的長期觀測和分析,科學家已經確定,它是一顆起源於「奧爾特雲」的長周期彗星。這種彗星的特點就是,它們會沿著一種極為狹長的橢圓軌道圍繞著太陽運行,其近日點位於太陽附近,而遠日點則非常遙遠。
我們知道,太陽系有一個「黃道面」,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基本上都是運行在這個平面上,觀測數據表明,「C/2014 UN 271」的運行軌道並不在這個平面上,實際上,它目前正在從南天區向北天區運動,也就是說,這顆超級彗星在未來會直接穿過「黃道面」。
(標記的位置是2200年的位置)
從理論上來講,如果「C/2014 UN 271」穿過「黃道面」的位置與地球所在的位置重合,或者與地球距離不遠,那它就有撞上地球的可能。
按照「C/2014 UN 271」當前的運行軌跡來計算,它將在2031年1月23日左右到達近日點,屆時它與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0.95個天文單位,在此之後,它將於同年的8月8日左右穿過「黃道面」,屆時它與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2個天文單位,而在這個過程中,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會在2031年4月5日左右出現,屆時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10.1個天文單位。
也就是說,儘管目前我們看到這顆超級彗星正在向地球逼近,但這樣的情況並不會一直持續,在它抵達近地點之後,它就會「漸行漸遠」。
要知道土星公轉軌道的半長軸大約為9.5826個天文單位,也就是說,即使是「C/2014 UN 271」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它也比土星更遠,這種距離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就算它在未來會受到其他天體的引力擾動,也不可能讓它的軌道改變到足以威脅地球的程度,因此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我們完全不必擔心這顆超級彗星會在未來撞上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距離太遠,即使是「C/2014 UN 271」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其視星等最亮也只有13等,因此我們是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它的,如果想要看到這顆史上最大的彗星,就需要使用口徑較大的天文望遠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