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內娛正在悄悄生長3種「英雄主義」,李玟刀郎周杰倫驗證了

2023-08-30     皮皮電影

原標題:是的,內娛正在悄悄生長3種「英雄主義」,李玟刀郎周杰倫驗證了

最近的李玟事件,讓我們想到了《皇帝的新衣》。

不同的是,在童話故事裡,說出那句實話的是個孩子。

而在現實世界裡,這個從業28年,被癌症、抑鬱症和腳疾多重摺磨的樂壇天后,必須用聲嘶力竭的方式,甚至賭上生命的代價,才能說出那句實話。

究竟是童話故事太美好,還是現實世界太殘酷?

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李玟,殉道者

李玟事件還在發酵,一些事我們不好下結論,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但有一件事兒是明確的。

這類綜藝普遍是存在「內定」和「劇本」的,包括李玟在內的很多人,在錄製這檔音樂節目時,遭遇或目睹了一些內幕現象。

面對這些,究竟作何選擇,第一季的四位導師頗具代表性。

第一位導師劉歡選擇了委婉。

他是公認的樂壇大咖,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

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屈服於遊戲規則。

在錄製完了第一季節目,劉歡目睹了太多怪現狀,之後便以身體為由退出了第二季的錄製,隨後轉身就去央視的《中國好歌曲》當導師了。

他就是用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對節目組的不滿。

第二位導師楊坤選擇了俗而不媚。

他曾有過《無所謂》這樣的爆火歌曲,群眾基礎也不差。

但樂壇變化太快了,一不留神就會過氣。

所以,他應該感謝節目組,也積極配合節目組做節目效果。

節目中楊坤反覆提及「我有32場演唱會」,這個梗當時火遍全網,他是把立人設給玩明白了。

楊坤也是裝糊塗的高手。

他其實和很多選手(如金志文)明明私底下很熟,但舞台上還裝作不認識,就是要配合節目組營造出一種素人參賽的感覺。

但楊坤也是有底線的。

他認為的「演」是電視節目適度的誇張,是不損害其他人為前提的。

從第二季開始,當楊坤意識到「演」的成分超過了他的底線,他選擇了離開。

第三位導師那英是最具爭議的。

節目背後的公司是燦星,網傳她姐姐那辛就是公司的創始人,但那辛已經對此事進行了闢謠。

那英以真性情著稱,在社媒里發表過著名言論「最討厭裝X的人」,也曾怒懟節目組剪輯混亂、提前劇透。

她也連續帶出了好幾屆冠軍學員,對學員也是關愛有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帶著梁博去見搖滾教父崔健。

但另一方面,她也確實辜負了很多好苗子。

名場面的就是淘汰姚貝娜,成為節目開播以來最大的爭議場面。

時至今日,那英究竟是黑幕的受害者還是「幫凶」,依然沒有定論。

第四位導師庾澄慶選擇了佛系。

他是音樂頑童,也是台灣綜藝老油條,他當然知道節目裡的潛規則,但他通過一種內化的方式把這個節目理解為一場秀。

既然是秀就無所謂輸贏,他也就卸下了道德上的枷鎖。

節目中他經常對學員說「別緊張,把這場比賽當成一個遊戲」。

改編歌曲時他也率性而為,經常把四平八穩的一首歌改得或活色生香,或面目全非。

這四位導師雖然應對方式不同,但都迂迴曲折,這是成年人面對不公時教科書一般的操作。

可是李玟的選擇不一樣,她選擇較真。

李玟是去年9月底參加這檔節目錄製的,我們先交代一下她當時的境遇。

李玟長期受抑鬱症折磨,而當時國內疫情嚴重,她要參加節目必須隔離14天,14天的隔離對普通人都是一個折磨,更何況一個抑鬱症患者。

你或許會說,李玟不就是為了賺錢嗎?

但李玟在音頻中提過,錄節目時她甚至不清楚合同里的酬勞,單純出於對節目的熱愛就來參加了。

退一步講,真為了錢她完全沒必要對抗節目組。

節目當時已經錄製過半,李玟是接替廖昌永擔任導師的。

換句話說,她是個替補導師,只需要錄製最後幾期就好了。

最絕望的是就在隔離期間,李玟查出了乳腺癌,這又是個致命的打擊。

更何況李玟還帶著腳傷,需要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才能登場表演。

如果你是李玟,你會怎麼做?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配合節目組演戲,拿錢走人,回家安心養病不好嗎?

可李玟,偏不!

她非要認真準備,給戰隊的每個成員都起了好聽的暱稱,認真聽了他們的作品,並主動添加微信給他們鼓勵,和學員一聊就是幾個小時。

甚至不是自己戰隊的學員,她都要「越俎代庖」,幫她們尋找適合自己風格的歌曲,這犯了節目的大忌。

節目錄製時出現了「保送劇情」,對此大家都見怪不怪了,可李玟偏偏要為自己的學員鳴不平。

從節目組的角度看,他們就想找個提線木偶配合演完這場戲,李玟鬧這一出就是沒有職業道德。

於是雙方矛盾激化,之後的事,就比較難看了。

在音頻里,李玟提到自己後來回到香港,看到自己的部分被節目組「一剪沒」後,整個人情緒都崩潰了。

這不是李玟第一次較真了。

在去年的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李玟堅持真唱,結果出力不討好,她的耳返出了問題。

在假唱歌手的襯托下,李玟現場演唱效果很糟糕,還因此被推上了熱搜。

許多人嘲諷她唱功不過關,根本不配當天后,但與此同時,那些假唱歌手卻收穫了「哥哥現場好穩」的稱讚聲。

同樣在去年的《中國說唱巔峰對決》上,李玟擔任劉聰的說唱嘉賓。

李玟只是個幫唱嘉賓,是個配角,但她再次「喧賓奪主」。

在抽籤環節,李玟質疑有人抽籤作弊要求重新抽籤,導致錄製一度中斷,最後常石磊和她替換順序後錄製才繼續。

這事兒上熱搜後,很多網友嘲諷李玟是個「事兒逼」。

事實上,這個「事兒逼」完全可以用一種更圓滑的方式變成「事兒精」。

參加頒獎禮時,李玟完全可以選擇假唱,這樣現場效果極佳,主辦方臉上也有光;

擔任幫唱嘉賓時,李玟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演唱順序和她一個「外人」有啥關係;

參加節目錄製做導師,李玟也可以當個肉喇叭和吉祥物,「老實本分」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

但李玟過不了心裡那一關,她就是要較這個真。

李玟早在20多年前就登上了國際大舞台,但在巔峰時她選擇離開美國,錯過了國內娛樂圈發展的風口,對此外界紛紛猜測。

目前來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李玟不適應國內的人情世故。

李玟選擇了美國的生活方式,但依舊以中國人的身份為榮,申奧宣傳,汶川地震捐款,她從沒落下,她的中國心一直都在。

李玟颱風性感,但現實生活卻極其保守,出道以來幾乎從未傳過緋聞,這才是性感女神該有的模樣。

李玟對待晚輩毫不架子,10年前擔任《中國夢之聲》導師時,遇到一個擅長飆高音的狂妄學員,其他導師都是冷嘲熱諷。

只有李玟現場親身示飆了個高音用親身示範告訴學員什麼是對的發聲方式,這個習慣她保持了整整10年。

敢想敢說,敢愛敢恨,知世故而不世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才是李玟。

李玟不是攪局者,而是殉道者。

就像基努·里維斯說的那樣,我們不應該生活在一個認為善良是弱點的世界裡。

我們可以躲在角落裡旁觀,但不要嘲笑李玟這樣勇敢站出來的人,因為她努力爭取來的陽光,終有一天會照在我們身上。

刀郎,破局者

同樣面對不公,最近刀郎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刀郎2004年橫空出世,當年《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情人》等歌曲響徹大街小巷,他的專輯大賣270張,一時風頭無二。

但成名之後,刀郎也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因為歌曲製作粗糙,曲風太俗,刀郎遭到了內地主流音樂圈的集體討伐。

這些評價雖然負面,但並未給刀郎造成真正的影響。

最大的打擊來自於2010年,當年評選年度音樂人時,刀郎被踢出局。

最後十大音樂人寧可空缺一人,也沒有刀郎的位置。

評委會主席面對媒體給出的理由也很直接:「刀郎的音樂不具有審美觀點。」

陳佩斯的小品里有一句經典台詞:「你管得了我,你管得了觀眾愛看誰?」

既然是票選,那以此為理由把刀郎從評選中踢出局,就是典型的公器私用了。

2010年之後,刀郎逐漸從公眾視線中消失,顯然那次無妄之災對他的打擊是極大的。

但是面對不公,刀郎從未正面回擊過,網上關於他被那英等人打壓的傳言也越傳越邪乎。

甚至有人對那英的言論進行了惡意加工,說「聽刀郎歌的都是農民」,但那英從未說過這句話。

有記者拿這句謠言去問刀郎,刀郎直接回懟:「那英真的說過這句話嗎?」

本以為刀郎就這麼吃了啞巴虧,但13年後,刀郎發表了新歌《羅剎海市》。

你們當年不是說他的歌土嗎?

他就用二人轉的轉山調演唱這首歌,土到極致就是雅。

你們不是說他的歌詞太過直白嗎?

他就借用聊齋的故事諷刺當下娛樂圈的醜惡現象。

刀郎把滿腹的委屈用一首歌給酣暢淋漓地說出來了。

可他看似什麼都說了,實際上什麼都沒說。

用歌詞里的話說「又鳥和馬戶,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換言之,刀郎的格局很高,根本不屑糾纏於當年的恩怨。

他是用這首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問題進行了一次鞭辟入裡的思考。

歌曲一出,大家拍手叫好。

楊坤直夸刀郎最後一句歌詞說得對,汪峰專門出了一起視頻對刀郎大加讚賞,那英則陷入網友的網暴之中,自嘲地說「如何關閉評論」。

刀郎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最狠的報復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最鋒利的刃是水滴石穿。

其實像刀郎這樣厚積薄發拿作品反擊的人還有很多。

我們熟悉的周杰倫,面對江郎才盡的指責,寫出了歌曲《外婆》;

面對狗仔隊的騷擾,寫出了《四面楚歌》;

面對眾多模仿者,寫出了《紅模仿》。

他用旋律做劍戟,堵住了黑子們的嘴。

還有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生前遭到了媒體的惡意抹黑,但他同樣用作品回擊。

針對膚色問題,他演唱了歌曲《Black or White》;

面對戀童癖的指責,他演唱了《heal the world》。

而就在去世後,他的歌曲《Breaking News》發表也對無良媒體進行了激烈的抨擊。

同樣的例子還有周星馳。

他曾被千夫所指,說他是戲霸,說他不會做人,說他眾叛親離。

周星馳從未回應過,但在《功夫》里,面對火雲邪神,主角說出那句「想學啊你,我教你啊。」

這是一句台詞,也是星爺對眾多惡評的有力回擊。

世界以惡意待我,我依然報之以歌。

總之面對詆毀和不公,只要你手裡還有筆,肩上還有攝影機,身前還有話筒,你就可以像刀郎他們一樣,蟄伏十來年,用一次真正的綻放來完成漂亮的反擊,終破局。

然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好聲音停播,我看到有三種「英雄主義」?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那麼面對不公,我們究竟是做李玟,還是做刀郎呢?

你是一個學生,面對校園霸凌,你敢站出來硬剛嗎?

如果選擇是,恐怕等待你的是一頓毒打,以及眾人的排擠。

你是一個打工人,面對職場PUA,你敢憤然離席,並且謀劃一場長達十年的復仇計劃嗎?

如果選擇是,只能說你太天真,十年後職場早已沒有你的位置,你連和別人掰手腕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悲哀地說,我們窮盡一生,既做不了李玟,也做不了刀郎。

很可能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數。

多數時候,為了生存,我們只能忍氣吞聲;

受了委屈,要麼看看爽文爽劇,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要麼用奶頭樂的娛樂方式,來麻痹自己。

身旁偶爾有幾個反抗者,成功者寥寥,多數下場慘澹。

我們一邊冷眼旁觀,內心卻是翻江倒海,曾經的熱血青年已經不復存在。

網上看到類似的新聞,我們也會長吁短嘆,嘆人心不古,嘆自己懦弱,也慶幸自己能暫時倖免。

但我們這樣的螻蟻,也不必自責,即使渺小,我們一樣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刀郎事件後,群眾涌到那英主頁底下,烏央烏央評論了700萬。

大家其實不是對那英有多恨,只是借刀郎之口,說出那些平時想說的話。

這種看似螳臂當車的方式,匯聚在一起也是一種澎湃的力量,你和我其實並不弱小。

李玟事件後,娛樂圈紛紛噤聲。

但在一片安靜中,也有很多渺小的沉默者不再沉默站出來發言。

比較代表性的有兩位。

一位是節目選手李嘉捷,他聽完李玟的錄音後站出來曝光了背後的黑幕。

但很快又刪除了動態,並發了一則道歉聲明。

但懂的人已經明白他背後的不得已,這是普通人對抗資本能做到的極致了。

另一位是節目選手王澤鵬,李玟和節目組發生衝突時,他就是那個在場的學員。

輿論發酵後,他一開始也保持沉默,被網友諷刺為「忘恩負義」。

但幾天後他終於不再沉默,發文還原了事情的經過。

其中第四點特別動人。

他之所以沒第一時間站出來,是因為自己的懦弱。

但現在之所以站出來,是因為「(李玟)老師的話在我心裡生了根,教我成長放下怯懦,去面對一切,有勇氣陳述事實,為我敬愛的CoCo老師,也為自己。」

這就是普通人真實的心聲,面對不公,害怕惹事兒,本能地會選擇沉默。

但在沉默的大多數里,還是會走出一兩個像王澤鵬這樣的勇士,他們反覆斟酌後,賭上了自己的前途命運,為正義發聲。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皮哥覺得,世界上有三種英雄主義,那就是面對不公,你可以像李玟一樣硬剛,可以像刀郎一樣暫時隱忍,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忍氣吞聲。

但請永遠正直善良,心懷正義,因為被遮蔽的陽光遲早會透過樹葉細縫對你重新露出最甜美的笑容。

如今面對爭議《中國好聲音》最終決定暫停播出,內娛一切再往好的地方發展,一切也才剛剛開始。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6cc24da18e9aecd8ea84f4ba40861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