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岩,一夜之間被逼破產,左宗棠為何見死不救?

2023-05-04     雲夕客

原標題:「紅頂商人」胡雪岩,一夜之間被逼破產,左宗棠為何見死不救?

胡雪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紅頂商人,他熟練地在官商之間轉換身份,卻也因此犯下大錯招致殺身之禍。紅頂商人通俗點來說,就是以商人的身份入住官場,身兼公務員和商人兩個角色的人。

胡雪岩的一生,可以說是混跡於官場之中,同時也犯了從政者不能從商的大忌,所以到了最後胡雪岩也因此而亡。胡雪岩的結局成也左宗棠,敗也左宗棠,清朝後期的官場情勢讓左宗棠沒辦法保下胡雪岩,最終只能放任胡雪岩被人抄家。胡雪岩與左宗棠的故事以「錢」相遇,也以此落幕,兩人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一同觀看?

白手起家獲錢莊

道光三年,胡雪岩出生在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的一個貧困農家,從小就只能給人放牛作為生計。在他十二歲的時候,父親的突然病逝讓胡雪岩這個長子必須挑起家中的擔子,所以他便開始闖蕩江湖討取生計。

他乾得活很多很雜,但是這些工作給了他無比寶貴的人生經驗;初到杭州的胡雪岩無親無故,對杭州的賺錢門道也不熟悉,所以他就得從底層的工作做起,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他對待工作從不挑剔,先後在杭州雜糧行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夥計。

他的一次選擇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到了杭州「信和錢莊」開始做起了學徒。三年學徒生涯,他辦事勤快不拖沓,髒活累活一肩挑,同時他也沒有就只悶頭苦幹,也學會了很多如何處事的辦法,平時錢莊裡的「人情世故」盡收他的眼底,他就趁機學會察言觀色。那麼三年過後,他也因為自己的勤勞、老實成了錢莊的正式工人。

憑藉著自己從「信和錢莊」學來的本事,胡雪岩跳槽到了另外一家「企業」——「阜康錢莊」。他通過自己的才能,把錢莊管理得井井有條,這阜康錢莊的於掌柜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於掌柜自己膝下無兒無女就決定將胡雪岩收為義子,想讓他來繼承這家錢莊。

到了於掌柜快要去世前,將錢莊的大小事務悉數託付給了胡雪岩,這所價值五千兩銀子的錢莊也成了胡雪岩的啟動資金。繼承了這份財產後,胡雪岩開始走上了經商的道路,而在當時的環境下,想要自己的生意經營順利,那就必須要有個「靠山」,而這個就必然是需要有權勢的官家來擔任,這點在他看來很是清楚。

結識貴人生意壯

官家的威嚴,對於一個經商小子來說幫助甚多,胡雪岩一直在等著這麼一個機會。終於到了道光二十八年,二十六歲的胡雪岩遇到了落魄的王有齡,兩人相談甚歡就開始互吐苦水,王有齡向胡雪岩透露到自己的父親給他買了個官,但是自己卻沒錢去補官還缺五百兩,胡雪岩想了想說到,「讓我考慮一晚上」。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胡雪岩拿上了錢莊裡的公款五百兩,親自給了王有齡。胡雪岩這是在進行著一場豪賭,他這件事情被人知道後就被趕出了錢莊,萬幸的是胡雪岩賭對了,王有齡奉旨上任湖州知府後,胡雪岩重回錢莊開始大展宏圖。

在王有齡任湖州知府期間,胡雪岩便開始幫助他代理湖州公庫的官銀,這些銀兩給了胡雪岩充足的流動資金,讓胡雪岩能夠同時從事各行各業的投資。他先是拿錢扶持湖州的農民養蠶織造,再將這些絲織品收購運往杭州上海倒賣,一來二去賺了許多。

靠著王有齡的關係,胡雪岩還說服了浙江巡撫黃宗漢投資開辦藥店,還讓運糧的人員同時承接供給藥物的業務,一時間生意風光無限。以致於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後,胡雪岩的家產快要接近浙江一半的經濟收入。

可就在這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發動造就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在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岩還不忘救濟清軍,靠著自己雄厚的財力從上海等地購買軍火支援清軍,可是年底時候杭州城被攻破了,王有齡也因為城池失守而自殺,這時胡雪岩的第一座靠山就此倒塌。

以左宗棠為合作夥伴

王有齡自縊身亡後,由左宗棠繼任了浙江巡撫,這個時候的杭州城基本上被掠奪得面目全非了,百姓的吃喝問題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左宗棠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首富」胡雪岩,想要他出手救濟平民百姓,胡雪岩心裡也明白左宗棠就是他所需要的第二座「靠山」,為此胡雪岩送來了不少的糧食和軍需品以解決左宗棠的燃眉之急。

胡雪岩憑藉著這麼多年和王有齡合作的經驗,向左宗棠展示了他的過人才能,自此往後的十幾年裡,兩人開始了政商合作的生涯。比較著名的事件就是左宗棠平定新疆內亂的時候,曾經委託胡雪岩在上海籌款、買槍,就這一件事胡雪岩就從中賺得了二百萬兩銀子。

在兩人合作的時間,胡雪岩為左宗棠提供了糧食和軍需裝備,儼然成為了左宗棠最強硬的後盾。胡雪岩還輔助左宗棠開辦了福州船廠,為清朝海軍的裝備提升做出表率,兩人的政商合作也變成了當時的典範,胡雪岩還因為協助左宗棠有功受到了慈禧的賞賜「黃馬褂」。

胡雪岩靠著自己的頭腦以及常年商界打拚出來的眼界,讓他在官場上也如魚得水,利用了朝廷的人脈關係讓他一度成為清朝的首富。他與左宗棠的關係,其實可以說得上是「官商勾結」,但是左宗棠為人清高、一心為國,和胡雪岩也只能說是相互利用。

兩人雖然在政見和商道上沒有共同的話題,但是作為合作夥伴的左宗棠,為啥沒有在胡雪岩瀕臨破產的時候伸出援手?原因很簡單,就是胡雪岩的手伸太長了,妄圖政商兩界通吃,這就引起了左宗棠死對頭李鴻章的反感。

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政見不合,又看到左宗棠和胡雪岩被慈禧重用,這心裡是恨得牙痒痒,巴不得胡雪岩趕緊出事。李鴻章便同他的部下盛宣懷商量了個對策,以此除掉胡雪岩,扳倒左宗棠。

急流不退必出大錯

胡雪岩並沒有意識到危機正在悄悄到來,他反而是變本加厲,花費巨資在上海建立了蠶絲廠企圖壟斷絲繭市場。這一舉動引起了外國商人的聯合反對,雙方便開始一場中外大商戰,胡雪岩利用高價瘋狂收購此物品,就在快要勝利的時候,一場戰爭和一則消息使得他直接破產。

人算不如天算,胡雪岩以為他這樣瘋狂收購清空市場能夠成功,怎料先是歐洲義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是中法戰爭的爆發,讓市場直接動亂、金融危機瞬間爆發,胡雪岩囤積了太多的貨物無法出手,這種情況已經無力回天。

胡雪岩不得已只能低價倒賣了囤積物,被迫賤賣後家中的財產已經不足一半了。這時盛宣懷就起了壞心,到處造謠胡雪岩快要破產的消息,這使得錢莊的儲戶們紛紛前來提前提款,也有不懷好心的人前來敲詐勒索,胡雪岩的商業帝國在這時簡直亂成一鍋粥。

而且胡雪岩替朝廷向國外銀行借錢的事情,被銀行的人告知給了李鴻章,李鴻章就利用自己的職權將朝廷撥下來的欠款截下,直接將胡雪岩的資金鍊給斷掉,胡雪岩也試圖求助過左宗棠,但是左宗棠在前線打仗實在是無暇顧及後方。

直接要胡雪岩的事情,是他自己瞞著朝廷,利用職務之便貪污了銀行借款利息,這也是左宗棠沒辦法救他的原因之一。當這件事被慈禧得知後,立即下令將胡雪岩革職查辦,命令左宗棠親自追剿胡雪岩的欠款和污款。

此後兩年里,左宗棠不停地再被朝廷催促調查胡雪岩的財產,在查到的結果來看胡雪岩確實在破產前購買了大量的生絲。最終,左宗棠在光緒十一年七月病逝,同年十一月的被抄家的胡雪岩也在貧困仇恨中鬱鬱而終。

成也左宗棠,敗也左宗棠

胡雪岩晚年的慘境,雖然是他的貪婪造成的,但他也是仗著左宗棠的在朝廷上的地位,從而不知隱退。變本加厲的他最終成了左宗棠和李鴻章兩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在沒有認清楚形勢的情況下,做事情更加激進反而被人抓住了把柄,最終落得身無分文。

他的成功是依託了王有齡和左宗棠這樣的官家,政治資源確保了他生意的安穩和資金的來源,隨著左宗棠在朝廷上的失利,胡雪岩也隨著坍塌,所以說胡雪岩還是被自己貪婪的人性弱點給利用了,不懂得在急流下選擇隱退,而且在戰爭早期得到了好處之後不知道見好就收,最終落得了這麼一個下場。

人生中有很多的誘惑,要學會合理地選擇一種方式去面對它們,這才能讓我們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6c6754922e54c8a92dbc69ca7ea9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