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時代,寶媽們應該做「女強人」還是全職媽媽?

2020-02-02     兜媽愛叨叨

在2020 年1月18日閱文盛典上,鄭愷現場問剛剛產後復出的趙麗穎:「你覺得當媽媽辛苦還是當演員辛苦?」

趙麗穎尷尬地笑了笑。

鄭愷又說:「你肯定覺得當媽媽更辛苦,不然你怎麼出來拍戲,留馮紹峰一個人在家裡看孩子呢?建議全場給在家帶孩子的馮紹峰最熱烈的掌聲。」

原本是想抖個機靈,卻被評價為超越朱丹級別的尷尬。

這個話題讓「女性在職場和家裡的地位」再一次引起熱議。

平衡事業和家庭,不只是女性的壓力

曾出演過《加勒比海盜》《傲慢與偏見》《贖罪》等熱門作品的英國女演員凱拉·奈特莉在某次被記者問道:「你是如何平衡工作和自己的個人生活的?」

她反問:「今晚你會問所有的男演員這個問題嗎?」

在當時,很多網友為她的回應叫好,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對職場女性的不尊重。

無獨有偶,19 年7月,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被問起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張泉靈直言:「其實我有用自己的方法去平衡,但是我並不想告訴你……我明確告訴你,我討厭這個問題。」

這些提問乍一看不能馬上反應過來,實際上最真實的呈現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女性仿佛天經地義應該屬於家庭,而不是職場。哪怕女性成為了職業女性,在事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如果沒有照顧好家庭,就是罪惡的。

無論是趙麗穎、凱拉·奈特莉還是張泉靈,她們都已經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即使是這樣,她們依然會被質疑能否兼顧家庭,可想而知,普通的女性在背負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時,更難對這種質疑進行強有力的回擊。

每一個全職帶娃的媽媽,都不是「應該的」

在成為某個人的妻子和孩子的母親之前,每個女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生

她們有的人為夢想步履不停,有的人在事業上大放異彩,如果她們願意選擇為孩子放棄工作上的更多機會,我們尊重她,但絕不能說這是「應該的」。

朋友小A懷孕後,婆婆提出建議,希望她能夠考慮辭職專心在家帶娃。為了補償她,每月可以支付兩萬元「工資」。

她是名校碩士畢業,工作上如今剛剛迎來了小高峰,正是勢頭好的時候,老公勸她:「不如認真考慮一下辭職,每天不用起早貪黑的上班,只需要在家躺著帶帶娃就能有兩萬元收入。」

聽上去好像很划算,小A卻毅然拒絕。

首先,沒有了屬於自己的工作,經濟來源完全靠老公甚至是靠婆婆,就等於將自己的話語權也一併交了出去,從此遇到任何事都不免氣短。

其次, 讓小A非常哭笑不得的是,老公理所應當地認為在家帶孩子屬於「躺著就行」。

十月懷胎,經歷難關生下孩子,之後連睡一個完整的覺都難,要適應產後身體上的種種不適,要調節自己的情緒,還要照顧孩子。

給力的爸爸實屬難得,如果家庭經濟狀況好,月嫂可以多請一兩個月,但是最終,這件「光榮而沉重」的任務大部分還是落在了媽媽的頭上。

在看這篇文章的所有媽媽們,如果你跟小A一樣,沒有因為孩子放棄工作,別懷疑自己是不是好媽媽或是好妻子,你的選擇絕對沒有問題。

人生是你自己的,母親這個詞不用非得跟「犧牲」掛鉤,你依然可以繼續去享受事業上的成就感,享受精神上的滿足感,傳統的東西有時也可能是糟粕。

屬於媽媽的炫酷人生

日本的一個感人視頻,講述了職場媽媽們「母親」和「職工」的雙重角色,在尿布和文件、廚房和會議室之間穿梭,仿佛她們生來應該如此,而無需任何關心和擔憂。

直到懷裡的孩子輕輕地問出一句:「媽媽,你還好嗎?」

媽媽這才停下來,靜靜反思著自己的人生:我還好嗎?

工作上的為難:

來自同事和上司的質疑:「十樣商品就可以讓客戶滿意嗎?你的理由是?」

生活中對自己的質疑:

「我真的就應該付出我所有的愛嗎?」

是時候問一問自己:

「而我,愛自己嗎?」

短片的最後,媽媽抱著懷裡的孩子,對他說,更是對自己說道:「媽媽沒事的,媽媽很好。」

正如每一個從孩子身上汲取無限能量的媽媽一樣,即使面對再多難題,一聲「媽媽」都能讓她們再次鼓勵自己,再堅強一點。

我為這樣的職業女性喝彩,也懂全職媽媽的艱辛,只希望無論你選擇了哪一種人生,都不要忘記你首先是你自己。

你是那個會為純美愛情流眼淚的你;

你是那個忍著燙傷一點點學會做飯的你;

你是那個為了孩子忍住沒有買最喜歡包包的你;

你也是那個曾經懷抱期冀和夢想的小女孩,你隨時、理所當然可以過屬於自己的炫酷人生。

在周圍的人學會心疼你之前,答應我,你一定要好好對自己。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6WbEXAB3uTiws8KNw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