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面對自己的良知:可以正確批評他人,但不應當非事實外構陷

2022-01-22   作家方曉莉

原標題:人應面對自己的良知:可以正確批評他人,但不應當非事實外構陷

通常情況下,我認為南懷瑾先生將「中觀」與「唯識」編成一本書(書名:《唯識與中觀》),以其個人之論述,而闡述之中道理,的確也有其人見解獨到之處。

而我以為「中觀與唯識」,其實重在四個字:空生妙有。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老師推崇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師)

首先你能看到空的,其次,你才知道什麼是妙有。

反之,即便你看不到是空的,但你看到的「有」,是不是虛妄,或者虛假,那麼也是很清楚的。

而我這裡可以說一下童小汐的事情,此前有人叫我別說童小汐和張小笨,但我感覺甚至有人說我為余秀華出了大力(但事實上,我知道開始了解余秀華這個人,還是她離開的時候,這種「功勞」,我自認還沒那個本事,雖然我有發表過言論,認為余秀華不容易,但我的實力還達不到那個程度),甚至還有人汙衊我是方方粉絲,這「方方粉絲」四個字可是「殺人利器」啊,別亂汙衊人。

就童小汐之事,其人被封號,自有其因果,其涉嫌抄襲之事,正常來說,一般涉嫌抄襲,而被封號,只要到了一定程度,號被封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童小汐這件事,有人與林生斌水軍為伍,網暴我,汙衊我支持童小汐抄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酈波古典詩詞之化用被汙衊為抄襲,我得知這件事的時候,酈波已經離去,我當時為此說明過:儘管我是網文作家,但是這個事情如果我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我知道,我不說,那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出於良知,我說了,酈波是古典詩詞化用,不是抄襲,因此,成為一些人「詬病所在」,這個我也沒辦法,難道我不說出來,別人就不會說嗎?

此事,早前人民資訊就已經發表過文章了。

後來我也專門就這件事,說明過,我說,酈波這種屬於古典詩詞化用,但是作為詩人,他不是這個類型,如果是詩人,是需要足夠的創造性,而酈波專門古典詩詞化用,就詩人類型,這樣不太好,但如果是學者,就理解得了,因為學者「博採眾長」,作為學者喜歡古典詩詞化用,或者集句詩,無可厚非,因為他不是詩人這種類型,所以我不會要求他是詩人一樣,所以標準不一樣。

因此,在對待酈波的事情上,我不會要求他跟詩人一樣完美,但我注意到,他是古典詩詞之化用,而非抄襲,此外他是學者,喜歡「博採眾長」,集句詩或者古典詩詞化用,這是他個人愛好。

我覺得這個不能汙衊其人是抄襲,這個你怎麼說,都談不上啊。

其次,童小汐涉嫌抄襲之事,我之前寫過多篇文章,說明過:

……

(我之前很早文章就說過,我反對抄襲,但我也反對以對方涉嫌抄襲為藉口的性騷擾,以及非事實外的惡意抹黑。
至於為何名字不放上了,原因很簡單,我相信對方並不願意我將他的名字放上來。)

《謹防****「打假」童小汐當中挾帶私貨,背後不良動機》(這裡面也說明情況);

《林生斌事件,我被汙衊為支持童小汐抄襲者被帶節奏》(這裡面也有內容);

……

(當然後面還有內容,如果覺得我放上來太少,我也能放,但我不知道,涉及其人名字的話,對方是否樂意看到。)

……

我很早說過,我是支持對童小汐正確批評,甚至我給頭條都說過,童小汐的話,你哪怕是封號都行的,因為涉嫌抄襲了,你可以舉報。

但是,如果你跟著林生斌水軍一起,其以涉嫌抄襲為藉口性騷擾,然後汙衊其人與北野老師亂倫甚至床照等等,一起進行惡意抹黑,甚至生出多種不實之汙衊,那麼性質已經變了。

這件事,從中觀的角度看,其「空」在哪裡?

空在童小汐之涉嫌抄襲,早晚被發現,比如我一開始認為其人有真實水平的幾個作品而認為那幾個作品沒抄襲,但後面我發現其人其他作品有涉嫌抄襲的,那麼這個涉嫌抄襲的作品在我看來,這個就是一個「業力」,而這個業力是遲早會「空」(也就是付出代價……)的,這個時候,也就產生了所謂的「法相」,當抄襲被處理,產生一定後果,被扣分還是次要,當封號出現,就是一段業力的完成,所以它是「遲早空的」,因此對於此類,不該執著。

而我又怎麼可能去執著於他人的「空」呢,遲早的業力,就好像我不願意跟別人拉幫結派一樣,因為我知道拉幫結派也註定遲早「空」的。

而在這個「空」當中,又有「有」,那麼這個「有」卻不是「妙有」,你要說「妙有」,但這種「妙有」也遲早會空,這種「妙有」是打上雙引號的,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抄襲的事情,你不是正確批評,而是添加了其他抹黑的程度,抹黑的東西,那麼就會產生業力……這產生業力之後,註定是一段烏黑的東西,但不是童小汐,而是你的,因為你造業了,這種業力在你自己身上,它會形成一定的業力。

那麼這種「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如果它不消失,那麼就會「陪伴」著你而產生負面的影響,而你無所知;運氣好的話,事情被「拆穿」,那麼到時候,你可能面對一個空明的境界,去面對你接下來該做的一些事情。

所以,在這個事情裡面,對於童小汐遲早會「空」的業力,這種業力,你正確批評,童小汐遲早有她的因果。

但在你自己生起的「有」當中,對其進行惡意抹黑這些東西,那麼就是你的業力,是你造業了。

我只是秉持中觀之道,認為一個人不應該生起妄念,對一個涉嫌抄襲者,去進行非抄襲事實之外的惡意抹黑罷了。

儒釋道三者,對我影響,在為人處世方法上,有一些影響,比如我崇尚仁,我也崇尚德,我也認為,一個人做人要講道理。

那是不是必須將一個涉嫌抄襲者,對其進行非抄襲事實的抹黑呢?……我覺得不能夠,難道一個犯法的人,比如說判刑判了十年,你給對方加上自己編造的一些東西,不但給對方判了死刑,還給對方株連九族,並且給了很多「罪名」……

在法律上,我們只支持對一個人正確的刑罰處理,而在頭條的範圍當中,我們支持的是正確的處理,比如封號,你可以封號。

但是,你正確批評對方,或者正確舉報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添加了或者杜撰了非抄襲事實之外的東西,容易抹黑……那麼這個時候,你已經違背了真正的「打假」,也就是說你的打假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它已經變味了。

而你對於要「剷除」的對方,加上一系列,各種帽子,那麼這個時候,很多人會知道,其實你打的不是假,你打的人啊。

再說張小笨和余秀華的事情,前面我說了,對於童小汐的事情,我秉持中觀之道,其人涉嫌抄襲之事遲早會「空」也就是付出代價,這是她自身因果,但是,如果你杜撰的、添加的,非抄襲事實之外的一些惡意抹黑等,那麼這就是你的「有」,而你的「有」會如影隨形「陪伴」著你,影響你而不自覺,直到終有一天你跟童小汐一樣,有了一個「空」付出代價的機會,但實際上,如果你不把握好,說不定這個「有」一下「空」不掉反而會是更大的問題:

說到這裡,有人說,不付出代價難道不更好嗎?

非也,有的東西,如果是「有」而是有問題的,業力那種,而你沒有「空」掉而付出代價,反而,你會有一些業力在身而影響自己,可是你是不知道的。

無關鬼神,只因你有迷障罷了,一念成魔,你又怎能有個美滿的局面,而自己看不到,稀里糊塗做了一些事情,惹禍了,到時候才麻煩。

而你惹禍當中,你甚至不知道,是自己之前造的孽。

童小汐被封號,是她自身因果導致,只要達到一定程度,一定會被封號,這就是業力之「空」;同樣的,在對待她抄襲的事情上,你如果不是正確批評而採取了「有」之業力而添加或者杜撰非抄襲事實之外的惡意抹黑,那麼,實際上你自己擁有了另外一份「業力」,那就是惡意抹黑他人,而這種抹黑無關於童小汐曾經是否涉嫌抄襲,而是因為你對待他人並不誠實,添加或者杜撰他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或者惡意抹黑,你這些都是你的業力,也遲早會被「空」掉,如果沒被空掉,就會有些影響,而你不自知,直到闖禍了,也不知道,能夠「空」掉還是好事。

因此,從童小汐的意義上來說,封號對她來說也是好事,但我向來不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你對一個犯錯的人,去進行對方沒有犯錯的地方的詆毀,比如惡意抹黑其人與老師亂倫還床照等等,這些已經非常過分了。

而因為我不支持這種行為(對童小汐非抄襲事實之外的惡意抹黑行為),甚至我也被網暴。

那麼童小汐的粉絲之前也辱罵過我,那麼敵對童小汐的人,也辱罵過我……我秉持中觀之道,在於我知道因果,所以我不會拉幫結派,但也反對抄襲罷了。

(備註:之所以用佛理來談,是因為有些人所謂學佛,不得已以此說之。)

第二,余秀華和張小笨的事情,余秀華我前面提過,其人離開的時候,我才知道了解這個人,後面的確對她詩歌進行點評過,無論你承認不承認,余秀華詩歌的確很火,而我認為她的詩歌火是因為裡面有生命哲學,而有人為了攻擊我,將我說余秀華詩歌有「生命哲學」翻出來,給我拉仇恨,甚至我提到余秀華寫性方面,我有文友指出她不夠端莊,我提到,余秀華的話,以性方面之平等權利,而彰顯人性平等,是她對生命的一種自尊的驕傲的維護,或者是表現,因為她能證明自己跟別人一樣,是一種自尊的表現,但這種自尊,被一些比較端莊的網友或者文友覺得這個「太放蕩」了,而不能接受,但我認為她的詩歌有生命哲學在,你攻擊我因為評價余秀華詩歌不錯,因此將我放在「火上烤」,我覺得這不能夠,甚至因為我這麼評價余秀華,將我拉仇恨,讓一些人感覺我說余秀華詩歌寫的好,我就是壞人,我覺得也不能夠。

我文友裡面也有不喜歡余秀華的人,非常端莊那種,這是每個人經歷還有性格,各方面不同,但他們說話,都比較公正一點,沒有因為不喜歡一個人,就完全否定,他們沒有這樣。

所以我要講講「中道」。

(詩人:余秀華)

中道是儒家裡面的一個概念,有的人說叫「中庸之道」,如今不少人會恥笑,說「中庸之道」是什麼,是兩邊不得罪……可你看看我就知道了,我得罪的少嗎?

不管是哪一方,我都說,其中有的地方不對,後面被罵……從童小汐到你們說的「張小笨」,哪個沒有?

童小汐的話,其人涉嫌抄襲,這一點我不支持,被罵;

你們說的「張小笨」的話,「蘇曉雨詩文」原創對我一些所謂「評價之語」,我發過兩次文章,標題裡面專門說她……

我沒被罵嗎?

至於余秀華,說我「保大力」,那我沒這個本事,太離譜了,原先余秀華那邊,我有點贊或者留言過,但她走的時候,我也不太知道,等她離開這邊,我才開始有點了解這樣……其實也不大了解。

如果拿著我評價她詩歌有生命哲學,為此而攻擊我,說我是個壞人,我不冤嗎?

一個人喜歡另外一個人的詩歌而沒有任何界限或者束縛,同時我覺得她活得很不容易,雖然很多人認為她有各種「缺點」,但我從她的詩歌里讀出了「生命哲學」,感到非常不容易,難道就因為這樣,我也活該被攻擊,然後被「拉仇恨」嗎?

所謂中道,我能看到一些人一些事情,但我同樣,能夠看到一些人身上閃光點。

我不因這個人閃光而忽略對方有的一些欠妥的地方,但同樣的,我也會看到對方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

前面余秀華的事情,我已經表達過態度,那麼張小笨的事情,我也說一下。

早前張小笨涉及某些言論,我以為是不妥當的,當我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當晚聯繫了極品天下老師,道歉,並且請教,當時就聯繫了張小笨的家長,然後讓家長管教,同時讓極品老師監督,說防止她小號再來。

後來的話,「蘇曉雨詩文原創」出現,我問她是不是張小笨,對方說了我一頓,而我再去,又對我冷嘲熱諷;

為此,我也不得不寫了兩篇文章,這個事情前面說過。

《答覆蘇曉雨:學者司馬南質疑聯想事件,企業家柳傳志進與退?》;

《答覆蘇曉雨:我也不懂童小汐為何涉嫌抄襲,你能告訴我原因嗎?》。

那麼,「蘇曉雨詩文原創」後面改為「張小笨詩文原創」。

那麼她被提及的事情有兩個:

一是「張小笨詩文原創」之前,有個「張小笨學詩詞」這個帳號,涉及不當言詞而不相信網友所說,當時帳號被封了,而我當時請極品老師他們監督這個事情,防止她繼續後面涉及不當事詞而有更多影響,那麼如今這個「張小笨學詩詞」是不是還應該繼續被追究這件事呢?

按照輿論來說,我個人覺得可能應該問一下極品天下老師,看他怎麼看待這個事情,一般來說,我覺得極品天下老師覺得這個事情,應該繼續追究下去,那麼差不多,是目前網絡的一種狀態,那麼「張小笨詩文原創」很有可能這個事情,一再被翻起來,然後被提起來……

(所以如果極品老師覺得「張小笨詩文原創」會需要根據其之前帳號「張小笨學詩詞」而進行追究,即便現在主要寫詩詞,也沒見談敏感話題,但如果輿論仍然追究,恐怕「張小笨詩文原創」在這件事上,可能一直會被追究。

具體可能看輿論。)

(備註:我之所以提極品老師,是因為不當言論,張小笨那件事,我第一時間去聯繫極品老師,道歉,並且請教,然後聯繫了張小笨家長,令其管教,那麼這件事,實際上極品老師是對你有恩的,所以你可以參考一下極品老師的說法,不要怨懟任何人。
因為極品老師的說法,應該是站在一個輿論的角度,還是比較能說出面前一些情況如何。如果極品老師認為這件事應該會一直被追究下去,那差不多代表輿論的態度了。
所以你可以參考一下極品老師的說法。)

另外一個事情則是「張小笨詩文原創」發表關於司馬南團隊問題,我看了下,應該是來自於網上的信息,因為網上有一種言論說司馬南是有團隊的(具體我不知道,但估計「張小笨詩文原創」是這裡看來的)……

那麼,根據張小笨發表這類言論,是不是應該不被接受在頭條有帳號呢?這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張小笨詩文原創」主要需要面對的是這兩個問題。

所以主要不是其他人說什麼,而是「張小笨詩文原創」在這兩件事上,如何處理,可能還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個人覺得「張小笨詩文原創」如果離開頭條的話,大體也還是去紙媒發展了:實話說,按照張小笨發表的那些詩詞看來,見諸報刊,無論認證一個詩人,或者按照篇幅而言,認證作家都不難,我也奇怪,她沒去申請。

但她如果意識到網絡的問題,可能不能不聽網友看法,或者是不能隨便表達一些不妥當的看法,如果不能夠明白此中問題,可能單純寫詩詞,吟風弄月,更適合她一點。)

第三,關於方粉的事情,我不是,雖然我姓方,但你們怎麼不說方誌敏呢?

而我此篇文,其實不為任何人解釋,只為我心中的一個挂念,也是他人心中有的「掛礙」而去解釋以及說明。

對我種種「不實之辭」,我以往文章都有。

辱罵我的人,攻擊我的人,無論是什麼人,什麼立場,都有,這些都有,但每次一些人想攻擊另外一些人,總是要把我拉出來,我要是不同意,又被辱罵一番……這種日子,我也受夠了。

我能做的就是每次我這樣被對待,其實我現在感覺人應該去重視自己應當重視的事情。

對於一些長者,我是不願意做一些扯皮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長者的話,你去跟對方「扯皮」,你贏了能怎麼樣?……你跟長者去「扯皮」,這個事情,就離譜了。

我原本認識一位長輩,她送我一本《聖經》,她樂於助人,她也只有那麼一本《聖經》送給了我,對我很好,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她喜歡我學習,說裡面有很多道理。

對於有信仰的老人家,實話講,這份虔誠,是令人尊重也尊敬的。

我總以為,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更多正能量。

但是,有的人你去爭個對錯,如果是長者,你也不好意思。

但能說的,我這篇文章裡面已經說了。

如果覺得還沒提到的,可以看一下我過往的歷史文章。

尤其是「指責」我支持童小汐抄襲(實為汙衊。),還可以看我一篇文章,寫的是《天才第三種價格:19歲「任悲鴻」擅名家造假,逝後畫作六千元待售》(此為提醒,人要腳踏實地之學習,才是正途。),其次,我也擔心這次童小汐離去之後,萬一怎麼了,又寫了一篇文章,希望她能夠靜心地學習繪畫與文字,從而戰勝她的疾病,避免重蹈覆轍。

《讓愛戰勝抑鬱和焦慮:《柔軟的刺蝟》教你如何用繪畫和文字療愈》。

不落井下石不代表我沒有正確的三觀,我反對事實以外的惡意抹黑不代表我支持錯誤的做法。

同時,我更加不願意看到每個人的錯誤而幸災樂禍,我內心只有同情以及警惕,憐憫,並且告誡自己,不能重複這類錯誤之外,我也希望對方不再犯錯,而這個是我的態度。

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會在困境當中,那麼,我們不能夠因為對方在困境中,對其添加或者杜撰一些虛構的東西進行惡意抹黑,對於其錯誤可以直接指出來,正確批評,但不要添加非事實之外的東西進行惡意抹黑,那麼這個已經偏離了正軌,而我是不願意做這種事情的人。

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遇到困境,如果你因為我沒有支持你對他人落井下石而攻擊我,那麼我相信,即便我離開頭條,哪一天,你遇到困境了,那麼不再有我的出現。

我何其平凡,也渺小,寫這篇文章,不為任何人交待,我只對自己交待,如果有人有疑問,可以看我此前文章,如果有人對之後虛構的內容對我進行謠言,也可以對照我從前文章,甚至與其無關的文章,對我進行文章上的研究,你可以知道,儘管我作為一介網文作家,沒什麼水平,但我心中也是有理想的人,同時我願意為社會服務,而努力貢獻於此,這是我能夠作出來的一份心力,以此作為我畢生追求。

(我知道寫了這篇文章後,我可能又要遭到多方攻擊,辱罵了。
但我從佛理上的「中觀唯識論」出發,堅守儒家中道,的確哪一方我都得罪了。
但是,對於我無法苟同之事,無論給我如何「定罪」或者虛構一些「罪名」,我想並不能掩蓋這件事上你犯下的錯誤,而如果我不及時提醒,你覺得後果一定比我沒提醒更好嗎?我不這麼認為。
對於子虛烏有之事,我也不想多說,但我只說一句話:一個人不能靠著構陷活著,因為它就像肥皂泡泡一樣,很快會破滅。
而當你身邊沒有人提醒的時候,那麼你破滅的速度會更快一點,因為這個就好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你無所顧忌,後面的話,代價會很大。
人應當有一些良師益友,以免誤入歧途。)

謹以此文,獻給那個熱愛著一切人,但也傷痕累累的我,經歷過,努力過,得罪過,失望過,但我以中道行之,不因你傷害我而告訴你事實以外的東西,也不因你偏愛於我而進入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導致彼此最終會有不好的結果。

能夠秉持中道,是我這個平凡人,對這個世界的最大誠意。

因為我雖不完美,但我知道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我對每個人,抱有最大的敬意而於生活當中,而不希望每個人,因為一些事情,而變得不好,這就是我一個普通人,最大的心愿。

備註:有人誣陷於我認為可以得到更大好處,但我說一句,人在放縱中如果無人提醒,只怕到時候也來不及了。

我提醒人而得罪不少人,但我無愧於心,因為我對得起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