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種病毒真是無縫銜接啊!
流感、二陽的風還沒完全吹過去,皰疹性咽峽炎又到高發季了。
後台已被問爆......
此病傳染性極強,夏秋季高發,尤其喜歡挑6歲以下的寶寶欺負。
如此罪大惡極,今天科大大就曬出它的「扒皮貼」!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1
發燒後出現這症狀,要警惕!
寶寶突然發熱,哭鬧、不吃東西、流口水、喊嘴巴痛......
這時家長一定要做這件事:讓寶寶張開嘴巴,仔細觀察裡面是否有「敵情」!
如果寶寶口腔、喉嚨、舌下等部位出現2~4mm的灰白色皰疹,周圍還有紅暈,過了1~2天破潰成小潰瘍,那就要懷疑是皰疹性咽峽炎找上門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皰疹性咽峽炎還有這麼幾個特點:
先發熱再出皰疹,而且是突發高熱不退。
體溫能達到39℃~40℃。
還可能會出現驚厥。
更扎心的是,皰疹性咽峽炎還有一個撞臉係數極高的病——手足口。
但是它們還是有區別的: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主要是在口腔咽部。
而手足口的皰疹會出現在口唇、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部分寶寶膝蓋和手肘也會有。
而且患了手足口不一定發高熱。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如果寶寶不幸中了皰疹性咽峽炎的招,該如何應對呢?吃啥藥好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這3種藥,醫生開了請說「不」!
寶寶病了,家長都恨不得有一劑「神藥」趕緊給娃治好!
遺憾的是,皰疹性咽峽炎目前沒有任何特效藥。
利巴韋林、抗生素、部分中成藥,這些用來對付皰疹性咽峽炎通通沒用!寶寶一旦吃了,反倒可能傷害到身體。
ㄨ利巴韋林
這個藥的毒性之大,可能會導致溶血性貧血,甚至是致畸,最大傷害還可致癌。
寶寶年齡小,各項功能還不完善,藥物的副作用對他們影響更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ㄨ抗生素
有的寶寶患病後,被帶去醫院查了血常規,一看白細胞升高,就判斷是細菌感染,想當然地安排上了抗生素。
其實,血常規並不能完全判定是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
而且,目前研究發現,孩子患了皰疹性咽峽炎,白細胞就是正常或升高的,特別是在疾病初期,所以這並不是合併細菌感染。
如果寶寶咽峽處有皰疹了,醫生一般通過看皰疹情況就可以診斷,根本不需要驗血常規,更沒必要動用抗生素。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ㄨ中成藥
通常醫生會開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應對皰疹性咽峽炎,其實是起不到作用的,而且安全性尚不明確。
更何況,皰疹性咽峽炎是自愈型疾病,一般不用藥,寶寶自身也能戰勝病毒!
如果非說能吃點什麼藥,那唯一可能用到的也只有一種——退燒藥!
如果寶寶體溫超過了38.5℃,這時要考慮給寶寶吃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及時退熱很重要。
寶寶得了這病,主要就是咽痛、不愛吃東西,所以家長還要做的就是對症護理,重點是口腔的止痛和營養供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當然,寶爸媽除了要照顧好娃,也要注意自己別被傳染上。
患病寶寶的唾液、皰疹液、糞便均含有較多病毒,會污染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等,其他人再接觸極有可能被感染。
所以家長在照顧寶寶時也要注意隔離,不共用這些物品。
及時進行消毒,把寶寶的被褥儘量拿出去暴曬,室內多開窗通風。
3
疫苗能預防,安排!
皰疹性咽峽炎如此折磨娃,有沒有什麼疫苗能預防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目前,沒有專門的疫苗能預防皰疹性咽峽炎,但EV71疫苗(手足口疫苗)對EV71病毒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理論上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接種此疫苗的適合年齡為6月齡-5歲,建議儘早接種,小寶寶儘量在12月齡前完成2劑次接種程序(兩次接種,間隔一個月),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有些患過皰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的寶寶,如果在5歲內,也是有必要接種疫苗的。
因為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導致皰疹性咽峽炎,即便寶寶得過,也只是對其中一種病毒有免疫能力,下次感染其他病毒時仍有可能再次患病。
當然,每一種疫苗都無法起到100%的保護作用,所以想讓孩子遠離皰疹性咽峽炎,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了避免娃在酷暑中還要承受食不下咽、嘴巴痛的折磨,家長們千萬要記住科大大今天叨叨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