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倉!基金經理想什麼?

2022-07-15     錢耳朵

原標題:不建倉!基金經理想什麼?

基金經理出大招了, 竟然是不建倉

你看,最近新成立的那些主動權益基金凈值波動低得可憐, 有的不到1%,更有的是0波動。

咋的?怕吃面拖著不敢建倉啊?

01新發基金「波瀾不驚」

Wind數據顯示,今年6月以來新成立的38隻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成立至今僅有9隻產品凈值波動率高於1%,其餘29隻波動率都低得可憐, 超過10隻產品低於0.1%,甚至還有4隻產品凈值波動為零。

明星經理的新發基金亦是如此,比如 陳皓管理的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基金,從7月7日成立至今凈值波動為0。陸彬管理的滙豐晉信時代先鋒、劉旭管理的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成立一個多月了,凈值波動也都在0.4%以下。

不止如此,中歐小盤成長、鵬華創新增長一年持有、天弘低碳經濟、永贏新能源智選、長江啟航、申萬菱信樂融一年持有、華泰柏瑞匠心臻選等產品成立至今凈值波動也都在0.05%以下。

(製圖:錢耳朵投研團隊)

02躺平不動了?

乍一看,不明就裡的小白頓生欣喜:這是不是說明基金經理控制風險的能力增強了?

朋友,你還是太年輕了。

這不是風控能力強了,而是 倉位低,波動自然就下來了。比方說基金經理只建了10%的倉位,那麼就算這10%的倉位虧了10%,平攤到全部倉位就只虧損1%。

不得不說,基金經理這個控制波動的方法實在雞賊。

不過這個方法的有效期很短, 玩不長久。因為基金合同里會規定 建倉期,通常是 3-6個月,在此期間倉位多少是不受限制的。可一旦過了建倉期,就要按照證監會規定的來了, 公募基金倉位不得低於65%,甚至股票型或者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占比要維持在60%—95%。

因為上述那些新基金剛成立不到兩個月,還能利用一下這個規則, 但留給基金經理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03遲遲不動在等啥?

為什麼這些基金經理都拖著遲遲不肯建倉呢?是被年初那波暴跌嚇著了?一朝吃大面,十年不建倉?還是因為前兩個月市場反彈太猛,覺得接下來要回調,所以再等等?

不管是哪種原因,這種 謹慎的態度都是沒錯的。

因為即便5、6月份市場反彈強勁,指數距離1月1日的高度依舊有一段距離。而單看今年, 新發基金因為善用建倉期這一規則,晚建倉,收益是明顯優於老基金的。

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16日以來成立的92隻權益類新基金中,約兩成的基金凈值出現了增長,更多的是凈值窄幅波動。其中19隻產品成立以來凈值波動率不足0.1%,51隻產品低於1%,70隻產品低於2%。

看看明星基金經理領銜的產品,馮明遠的信達澳銀智遠三年持有期、韓廣哲的金鷹時代先鋒、陳鵬揚的博時成長臻選、李進的景順長城遠見成長,凈值回報分別為0.25%、-0.26%、-0.45%、-0.88%。

今年的行情,虧得少就是贏。

所以基金經理謹慎點不是壞事,至少幫投資者保住了本金。

聽話聽音。

在當前相對混沌的市場環境下,你自己的投資要怎樣調整呢?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探討

擴展閱讀:

·【宏觀】美若對華降關稅,利好哪些領域?

·【行業】大漲過後的煤炭,下半年還能漲嗎?

·【基金】邊限購,邊新發,新基金「亂」了

·【指標】 還能入場嗎?一個指標幫你判斷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5f7bd804180d078676a55fc9112fe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