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很忙獲10.5億融資,三隻松鼠良品鋪子慌了

2023-12-22     鋅財經

原標題:零食很忙獲10.5億融資,三隻松鼠良品鋪子慌了

文/孫鵬越

編輯/大風

12月18日,零食很忙集團正式發布公告:好想你、鹽津鋪子控股、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在湖南長沙簽署戰略合作投資協議。

零食很忙集團獲得好想你和鹽津鋪子控股的7億元和3.5億元融資,合計共10.5億元人民幣。增資完成後,好想你將持有零食很忙6.64%股權,鹽津鋪子控股則持有零食很忙3.32%的股權。據此推算,零食很忙集團的估值已達到105.4億元。

不經意間,零食很忙集團已然是零食賽道估值最高的公司。而之前的零食頭部品牌三隻松鼠市值為70.86億元,良品鋪子市值為80.28億元。

比起市值來說,更重要的是零食賽道的商業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並且「零食新貴們」得到了眾多資本的認可,這不由讓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心頭一緊。

目前,良品鋪子明確對外表態稱,將堅持起訴零食很忙集團涉嫌違法。

量販零食取代三隻松鼠們

在中國,零食賽道有長達幾十年的發展,從上世紀的旺旺、統一、康師傅等台資零食品牌,到新消費時代三隻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等頭部休閒零食品牌。

休閒零食賽道,從線下門店一直打到線上電商,不斷上演著「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品牌更替疊代故事。

只不過風水輪流轉,曾經的旺旺為首的線下零食鋪,被三隻松鼠良品鋪子代表的線上電商取代。現在,電商紅利已經吃盡,零食生意又開始重新回到線下,並誕生了新的商業模式。

成立於2017年的零食很忙,無疑是個新玩家,和主打線上電商的三隻松鼠良品鋪子不同,零食很忙專注線下渠道,以湖南市場為中心,並不斷向周邊城市擴張。門店也集中在住宅小區里或街邊拐角處,方便上下班的打工人進店購買。

零食很忙店中售賣的產品包羅萬象,有薯片、餅乾、果脯、豆乾、飲料等,價格均在五元以內,以散裝零食為主,哪怕消費者只買一兩個,同樣可以按斤稱重。而這種好像是低數量、低價格的零食批發模式,也被稱之為「量販零食賽道」。

量販零食賽道藉助低線城市的消費邏輯,超越了以三隻松鼠為首的前輩們,成為「零食新貴」,備受資本們的青睞。

零食很忙

根據星礦數據統計,2021年至今量販零食賽道共發生融資事件十餘起。今年2月,趙一鳴零食完成了1.5億元的融資,由黑蟻資本領投,良品鋪子跟投;另一家量販零食品牌零食有鳴自2021年至今已獲得包括凱輝基金、昕先資本、昇望基金等在內的5輪融資。

相反,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卻被資本逐漸放棄。據天眼查顯示,三隻松鼠最後一輪融資停留在2019年7月,良品鋪子最後一輪融資停留在2020年2月。

不但融資沒了,就連資本也開始對其進行減持。

自2020年7月以來,三隻松鼠第二大股東IDG便對其進行了多次減持。截止到目前,曾經天使投資機構IDG的持股比例,已經從上市初的24.89%降低到7.5%;另一股東今日資本對三隻松鼠的持股比例從11.76%降低到6.54%。

同樣,良品鋪子也遭受到高領資本的放棄,自2021年2月至今,高瓴對良品鋪子進行五輪減持,持股比例降至4%;繼高瓴資本「清倉式」減持後,今日資本旗下達永減持了1700萬股,占總股本的4.25%,減持總金額達4.04億元。

一代新人換舊人,吃到第一波電商紅利的三隻松鼠們,逐漸淪為憑藉年工序列吃老本的品牌,註定會被新的商業模式所取代。

零食很忙涉嫌非法壟斷

藉助量販零食賽道的消費邏輯,零食很忙吃得滿嘴流油。

據財報顯示,零食很忙集團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7.81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1.2億元;在2022年,零食很忙集團實現營收43.02億元,對應的凈利潤6153萬元。

賺到錢後,零食很忙第一件事就是保持以量換價的商業模式運轉,通過加盟大規模擴張門店數量來解決採購庫存和資金流動等問題。

數據顯示,零食很忙自2021年剛獲融資時的450家到1000家花費了一年時間,從1000家到2000家所花時間縮短至八個月,而從3000家到4000家只花了四個月的時間。

如此瘋狂的擴張速度依然不能滿足零食很忙的胃口,於是在今年11月,零食很忙正式宣布和另一量販零食品牌「趙一鳴零食」進行戰略合併。

交易完成後,趙一鳴零食成為零食很忙的控股子公司,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並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晏周繼續擔任「零食很忙」CEO,趙定繼續擔任趙一鳴零食CEO,同時晏周兼任集團公司董事長。

趙一鳴零食同樣是量販零食賽道的頭部玩家,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27.86億元,僅比零食很忙的37.81億元差上一截。

兩個頭部玩家的合併,意味著一個零食界的龐然大物誕生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零食很忙(含趙一鳴食品)在全國的合計門店數量已超過6500家,位列全行業第一。

但是這筆交易時至今日都沒有徹底完成,最大原因是因為它倆的合併涉及到了司法風險。

趙一鳴零食

據了解,良品鋪子旗下全資子公司寧波廣源聚億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廣源聚億」)曾持股趙一鳴3%的股權,但在兩家合併之前,廣源聚億在未通知良品鋪子的情況下,將股權轉讓給第三方公司。

良品鋪子則以「刻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小股東知情權」為由,於11月27日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

除此之外,合併後的「零食很忙集團」已經達到反壟斷法所要求的經營者集中事先申報標準。但據時代周報報道,截至12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並未顯示零食很忙、趙一鳴出現在「無條件批准經營者集中案件名單」中。

目前零食很忙已經聘請了專業的律師團隊,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的相關工作。

不管是股權轉移、還是反壟斷申報,零食很忙都已經觸及到法律的邊緣。

積極轉型的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

在零食很忙獲得10.5億元融資之後,良品鋪子再次回應稱:零食很忙與趙一鳴正式合併也僅過去38天,就獲得10.5億投資事宜。從相關事項的常規流程來看,都顯得「不可思議」。

良品鋪子表示會「堅持訴訟維權」。

但不管零食很忙和趙一鳴的合併成功與否,良品鋪子都將面臨量販零食賽道的集體挑戰。畢竟,量販零食賽道的玩家並不只有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還有好想來、零食有鳴、愛零食、休閒果兒、老婆大人等其他品牌。

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良品鋪子進行了管理層調整,董事長、總經理楊紅春辭職,楊銀芬接任了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並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原先的「高端零食戰略」,改為「降價不降質」。

良品鋪子這次的「大降價」波及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也是良品鋪子成立17年來最大規模降價。

走不起高端路線的良品鋪子,只好重新撿起價格戰,和量販零食品牌貼身肉搏。

良品鋪子

而良品鋪子的老對頭三隻松鼠,則選擇了「打不過就加入」。在今年6月開出了首批社區零食店,再次進軍線下。

據了解,三隻松鼠社區零食店整體風格全部向量販零食品牌看齊,大量堆積散稱規格的商品,並把原來線下門店300款SKU,升級500-1000款SKU,產品中高達70%是為社區零食店量身定製。例如三隻松鼠的每日堅果系列就專門為社區門店推出了線下500g的量販裝。

總體而言,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為了應對量販零食品牌的挑戰,選擇了降價和跟風,但是對於「積重難返」多年的它們來說,很難在短期內見到顯著效果。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退而結網。零食很忙和趙一鳴的合併,成就了零食界巨無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不如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也效仿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568064edaaa378f8a24725e7d4c4e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