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豪華又想硬核? 福特探險者對比寶馬X5

2023-06-27     咸車

「兩條路在一片樹林裡分叉,我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路,這讓一切都變得不同。」

——羅伯特·弗羅斯特

這句話出自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人生路有太多種選擇,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風景,即使是同一段路選擇不同的車也將會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今天我們帶來兩款車,一邊是象徵美系Tough精神的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一邊是德系豪華SUV的代表寶馬X5(2022款 xDrive 30Li M運動套裝)。

兩者的售價相差20多萬,但是既然兩車都號稱豪華中大型SUV,那不如實地對比下看看產品力到底差多少。

外觀

兩車都屬於中大型SUV,車身尺寸非常接近。福特探險者家族的車身略長,我們這台探險者崑崙巔峰版車身尺寸5066*2004*1797mm,軸距3025mm,搭載AT輪胎之後,車高比寶馬X5更高。但是寶馬X5國產加長之後軸距3105mm,軸距優勢比較明顯。

外觀設計雖然是見仁見智的主觀感受,但是兩台車停在一塊,氣質大相逕庭。

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看起來更像一台硬核豪華SUV。而寶馬X5上市已久,雙腎格柵加天使眼依然是豪華SUV的氣質。

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車頭橙色獠牙雙拖鉤設計,總負荷3噸的拖拽能力,關鍵時刻輕鬆脫困。前後保險槓皆添加金屬擋板設計,不僅視覺上更添力量感,還實際提升了底盤防護性能。

黑色前格柵、橙色EXPLORER標識、Timberline4WD黑標,營造出極強的硬核越野SUV氣息。專屬的崑崙天梯迎賓踏板,貫穿全車的崑崙山標圖騰,進一步彰顯個性。

橙色點綴的18英寸玄岩硬派輪轂,規格為265/65。搭載AT輪胎的輪轂視覺效果完全不輸寶馬X5搭載的20英寸。

內飾

福特探險者全系搭載27英寸中控屏,科技感拿捏的不錯,福特Sync+2.0系統也很好上手。操作邏輯非常清晰,人機互動也較為流暢。

寶馬X5依然採用12.3英寸中控屏,而寶馬的新車都採用的大聯屏與idrive 8系統。但即使是寶馬的idrive 7車機系統也不顯過時,idrive大旋鈕甚至比觸摸屏更容易交互。

探險者全系採用Dinamica超纖維環保麂皮,定製打孔工藝全粒面真皮,帶來更細膩觸感體驗的同時,增強了乘坐的舒適度。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採用流沙米搭配墨玉黑的撞色設計,輔以橙色縫線作為點綴,視覺層次十分豐富。座椅上匠心細琢的崑崙山標刺繡,進一步彰顯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的專屬身份。

而寶馬X5的低配車型的內飾並沒有太多豪華感,座椅沒有NAPPA真皮,採用的是合成皮革材質,雖然乘坐體驗也非常柔軟,但是觸感上始終不如真皮細膩。T字型方向盤與雞腿擋把算是代代傳承的精髓,功能都好用但缺乏一點新鮮感。

配置

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作為探險者家族的頂配車型,售價39.98萬,相較於寶馬X5入門款,配置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的。

駕駛輔助配置:L2級別駕駛輔助,Co-Pilot360系統。支持ACC、車道保持、車道居中、360全景影像等等。這些功能在高速巡航時優勢就會凸顯出來,好用的駕駛輔助能夠大幅度降低駕駛員的疲勞感。

舒適配置:方向盤加熱、HUD、前排座椅通風、按摩、B&O智數字化音響、第二代AAR智能馨風系統、二排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等等。基本你能想到的舒適性配置都給你配齊了。

入門款的寶馬X5 2022款 xDrive 30Li M運動套裝,售價60.5萬。以上提到的配置通通沒有,豪華體驗上還是差點意思。所以沒有花錢的不是,如果預算夠,還是儘量選擇高配的寶馬X5吧。

後排空間

探險者家族的座椅布局可選擇性比較豐富,無論哪個版本均有6/7座可選,滿足不同家庭所需。第二排空間寬敞,座椅填充寬大厚實,皮質觸感較為細膩,雙拼的材質更顯高級感。搭配橙色的縫線,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坐墊長度對身高176cm的筆者來說剛好,腿部的承托也堪稱優秀,美式大沙發名不虛傳。

探險者家族的天窗面積很大,頭部空間比寶馬X5寬敞,視野也很通透。

寶馬X5軸距更大,二排腿部空間確實可以用奢侈來形容。但是寶馬只有更大尺寸的X7才提供7座版本,如果家庭成員多,寶馬X5就不太合適。

寶馬X5座椅的菱形格紋設計並未提升太多高級感,紅色內飾也讓人感到審美疲勞。關鍵入門版車型後排幾乎沒任何配置,目光所及僅有空調出風口。

下圖為探險者崑崙巔峰版第三排空間,乘坐體驗當然沒有第二排那麼寬敞,膝部空間差不多三指,坐墊長度以及承托能力也略欠缺。但得益於更大的角窗,實際乘坐上並不會有過於壓抑的感覺。對比寶馬X5,探險者家族起碼為第三排剛需家庭提供了6 /7座版本的選擇。

後備箱空間

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3025mm的超長軸距,第三排支持一鍵電動翻折,完全放倒二三排之後,拓展成近6平方米的後備箱空間。並且放倒後的平面較為平整,裝載能力優秀於寶馬X5。

寶馬X5的後備箱,首先深度不如福特探險者家族,其次後排座椅不能完全放平。不僅裝載能力上會有所影響,倘若去露營,想要平躺也會受限。並且是手動放倒,操作也不如福特探險者方便。

越野能力

我們此行目的地是一個越野老炮推薦的地方,據說風景如畫。他告訴我此行越野難度不大,正經SUV都能順利到達。然而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裡的路況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理想……

坑窪路

首先我們遇到了一段泥濘的坑窪路,這裡對離地間隙、懸架行程、四驅響應速度、輪胎抓地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福特探險者家族的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都比同級別的城市SUV高一些,而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的離地間隙更是加高了30mm達到223mm,接近角23度,離去角24度,已經是同級最高的承載式車身產品。而且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的懸架為越野特調,阻尼筒芯內新增了專用的前回彈彈簧,保障越野的穩定性,減小側傾程度。

福特探險者全系均搭載多地域的TMS地形管理系統,四驅版本支持六大駕駛模式:(標準/經濟/運動/防滑/雪地沙地/簡陋路面)複雜路況從容應對,我們現在選到簡陋路面模式。

遇到這種路況,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搭載的18英寸全地形REVO3輪胎就派上用場了。非鋪裝路面能更好地排除輪胎花紋中的泥濘,非鋪裝路面不僅有更強的抓地性能,65扁平比的胎壁也更厚,能提供更多的緩衝保護輪轂。

兩車的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數據差不多,但是寶馬X5搭載20寸鄧祿普輪胎,前輪275/45,後輪305/40,如此寬的輪胎在公路上抓地力非常棒,但是40的扁平比面對複雜路面還是讓人有些擔心輪轂變形,遇到到大坑裡有個尖石頭,你就更忐忑不安了,想想這一套輪圈輪胎可都不便宜。

再看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不僅原廠搭載AT輪胎,還具備同級別最紮實的底盤裝甲,一塊厚度2.3mm,重量近14kg的鍍鋅鋼板。寶馬X5底盤裝甲僅為雙面鍍鋅,並沒有這麼嚴密的防護。

試想一下,你跟小夥伴一起出去穿越,別人開著探險者所向披靡,你開著寶馬X5一會兒擔心底盤磕碰,一會擔心輪轂刮蹭,是不是就有點影響心情了?

爬坡

這個坡不算陡,但是動力不足的前驅SUV可能會有些困難。好在兩款車都順利爬上來了!

爬坡呢,對於牽引力、抓地力有比較高的要求。

探險者全系搭載2.3T四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03kW,峰值扭矩425N·m,排量參數都比寶馬X5 2.0T發動機更高一些。更大的扭矩與AT輪胎,都讓探險者爬坡的時候顯得更加從容一些。

越野最看中的是低扭,所以硬核越野車都有低速四驅放大扭矩的功能。雖然福特探險者與寶馬X5都屬於適時四驅,沒有分動箱,但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是同級唯一縱置後驅+後軸托森限滑差速器,所以過大坑的時候,深陷泥潭的時候,如果遇到單一後輪空轉,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的硬核脫困能力會比寶馬X5更有優勢。

最後發動機差異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探險者全系只需要加註92號汽油就可以,寶馬X5需要95號汽油。

砂石路

這裡對於兩車而言都較容易,主要是考驗抓地力。我們把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選到沙地/雪地模式,搭配AT輪胎可謂輕鬆通過。

寶馬X5通過砂石路也完全沒問題,但看到尖利的石頭滿地,咱們還是那句話:20英寸薄胎真讓人忐忑不安。

總結

從售價來看,福特探險者全系與寶馬X5顯然不在同一區間。但是兩車尺寸相當,用車場景上也有相當多的重疊。這次通過豪華與越野兩個項目的對比,我們發現兩車的產品力並沒有像價格差異那麼大。

寶馬X5作為豪華品牌中大型SUV的典範,確實在公路上的駕乘體驗相當成熟,寶馬Xdrive四驅系統應付輕度越野也完全沒問題,依然是一款產品力出色的豪華SUV。

福特探險者家族的動力參數、空間利用、智能化配置比入門級的寶馬X5有優勢。而且福特探險者崑崙巔峰版擁有更富個性的外觀內飾設計,以及更強的越野性能。

許多硬核越野SUV的空間與舒適度絕對無法兼顧城市日常代步,我覺得福特探險者家族最大的亮點就是兩者兼顧。如果你沒有「藍天白雲」標的特殊崇拜,福特探險者也許是一個更具個性並且堪稱40萬級硬核豪華SUV標杆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5302cac4a1a2c4b7e2dc6d0ee4b48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