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頻繁「變臉」 藥明生物惹怒投資者

2024-01-12     中國商界雜誌

原標題:業績頻繁「變臉」 藥明生物惹怒投資者

港股創新藥板塊最大的權重股藥明生物又惹怒了投資者。

2024年1月10日,藥明生物公布,2023年公司新增項目132個。值得關注的是,一個月前藥明生物剛剛下調項目數量,並表示「公司無法完成2023年120個新增項目的目標」。2024年1月11日開盤,藥明生物的股價上漲15%,投資者紛紛對該公司的信譽表示質疑。

藥明生物全資子公司蘇州檢測大樓。(圖片源自藥明生物微信公眾號)

業績頻繁變臉

前腳稱「預期的項目數量目標較為激進」,後腳表示「項目數量大增」,藥明生物「變臉」速度有些快。一個月內,藥明生物兩次對業績「改口」。2023年12月,藥明生物表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全年新增項目數只有91個,無法完成此前立下的項目增長目標,並因此下調了公司的全年預期。當時,這一行為也導致藥明生物的股價下跌超30%,並「帶崩」了其他CXO(醫藥外包)企業的股價。

2024年1月11日,藥明生物不僅自己推翻了此前的說法,還將2024年的項目預期增加數量由80個上調到了110個。根據藥明生物在財報中披露的項目數量,2023年11月至12月,藥明生物多了41個項目,單月項目增長量是第三季度的近3倍。

中國商報記者就項目數量變動原因向藥明生物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對於藥明生物這一行為,投資者在論壇上紛紛發文質疑。有投資者表示:「在港股創新藥板塊,藥明生物創新藥占比很大。創新藥行情的好壞和藥明生物的公告關係很大」;還有投資者表示:「藥明生物把股價玩成了『數字遊戲』,請監管機構高度關注該公司疑似操縱股價的行為。」

截至2024年1月11日上午10時,藥明生物的股價上漲10%,並帶動CXO板塊整體上漲。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股價上漲均超過5%。

回購公司股票前後「打臉」

藥明生物似乎並不在乎自己在業績披露上的「打臉」行為。有參與調研藥明生物的投資者向記者坦言,多位投資者已要求藥明生物對業績變動行為作出說明,但該公司均未回復。

值得關注的是,藥明生物在2023年12月下調業績預期、公司股價大跌後,多次出手回購股票。相關數據顯示,12月18日至12月29日,藥明生物連續7日回購公司股票,合計回購834.5萬股,累計回購金額達2.35億港元。2023年以來,藥明生物已經11次回購公司的股票。

「之前公司說自己業績差,導致股價暴跌;現在又說簽單多,業績超預期。」有投資者向記者表示,「最重要的是藥明生物在下調公司業績預期時,公司負責人明確表示這是由於公司所在行業行情較差。獐子島是『扇貝跑了』,藥明生物是『扇貝回來了』。」

藥明生物的「一舉一動」被視為CXO行業的風向標。記者此前曾就CXO行業前景諮詢國內某CXO企業,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企業多是小訂單,數量、規模都較小,頭部CXO企業有絕對的話語權。

業績走向成謎

經前後「打臉」行為後,藥明生物的業績走向更顯撲朔迷離。

根據藥明生物財報,其2023年設定了新增120個項目的目標,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僅完成46個新訂單。截至2023年11月底,藥明生物將業績增長預期調整至同比增長2%—3%,訂單完成數增加至91個。

「一是藥明生物最新公布的這41個訂單來源存疑。CXO企業的訂單都是項目制的,今天公布的業績至少半年前就確認了。若其是一個月內新簽了這些訂單,那麼不可能放在這個月公布。要是以前就有這些訂單,藥明生物對外披露就存在違規行為。」上述參與調研藥明生物的投資者表示,「而且藥明生物趕在年報披露前公布訂單數量新增,這些訂單最終能不能反饋到公司業績上都是未知數。投資者近期也會關注藥明生物高管的股票拋售行為。」

即使訂單數量增加,藥明生物全年業績增長仍存疑。浙商證券在研報中稱,從短期看,CXO行業景氣度下滑。由於固定成本、新增產能等間接成本短期內無法靈活調控,對相關公司毛利率及利潤增長的影響更為明顯。

對此,藥明生物僅在財報中表示,公司貫徹「跟隨分子」發展戰略,在生物學業務方面,將新分子種類相關生物學服務作為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公司有信心在2024年繼續實現業績穩健增長。(記者 馬嘉)

來源:中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51db0f17a9242a1a66cb82934f7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