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搜,不要始終只是傾聽者,你也要學會輸出

2022-04-27   娛樂蛙斯基

原標題:今日熱搜,不要始終只是傾聽者,你也要學會輸出

你呢,是不是也不懂得表達?

你呢,是不是一聽到上台講話就發怵?

托爾斯泰說:「把自己體驗到的感情傳達給別人,從而使別人為這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

而這便是交談的藝術,如果你懂得交談的話,那麼在這期間,你不僅能夠將自己獲得的學問或者是道理給輸出,並且也可以從別人的身上學習到的東西。

我的朋友林仔,總是說,選擇做一個傾聽者其實是很明智的,因為這樣既可以與人增進感情,最重要的是,可以給他這個不愛表達的人一條「生路」。

我呆住了,可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必須建立在彼此的交流上呀!

如果你只懂得傾聽,但是不懂得表達的話,那麼你的生活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盲區。過分地傾聽,甚至會打壓你的自信感。

有些朋友特別喜歡做傾聽者,每當別人開始講話的時候,他就靜靜地坐在那兒,望著人家,聽人家講人生、講得失,聽人家給自己普及人生大道理。

在這種傾聽的作用之下,他慢慢地開始對別人產生了盲目的崇拜心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這種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的過程,勢必會引起爆炸。而這種爆炸就嚴重發生在自己的心態上。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就是一個特別善於傾聽的人。

在與很多朋友的相處中,我始終都是扮演著傾聽者的角色,時不時地對別人的講話表示,「對,是」,這樣的讚賞。

其實我也特別想去表達自己,可話明明就到嘴邊了,愣是說不出來。

有人說,讀的書越多,你的談資就越多。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我發現自己始終是處於劣勢的,所謂的讀書多在這些方面好像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

越是想要去輸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心裡就越著急,看著他人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自己就像「茶壺裡的餃子」,這時候就會萌生出一種特別自卑的心理。

隨著這種現象的逐漸加深,自卑心理就像一個氣球一樣不斷地充氣充氣,然後膨脹到一定的過程發生爆炸。

這真的是一種特別不好的現象,不知道,周邊的朋友們有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必要的讀書之外,你要去鍛鍊自己,學會理論輸出,這是變為優秀自己的一個最根本的路程。

其次,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你要有一個對自己交談的準確的定位,不要始終把自己定義在一個傾聽者的位置。

適時的輸出也是一種對自己讀書的認可,否則你真的願意當一個老夫子,永遠把自己的知識埋藏在肚子裡。

不要把觀點、知識僅僅當作自身的一種寶藏,這種閃閃發光的東西,我們也應該積極主動地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不要始終只是傾聽者,你也要學會輸出!表達不難,只要我們肯打開心扉,強大內心,不斷地鍛鍊自我。

從一句話開始,讓我們一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