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江蘇籍巨星隕落

2023-11-25     揚州晚報

原標題:痛別!江蘇籍巨星隕落

大家都在看

剛剛!南部戰區宣布!

他被舉報婚內出軌,停職調查!

秋冬時令美食丨一道麻鴨湯,滋補正當時

11月24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布訃告

中國著名體質人類學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潘其風先生

於2023年11月24日凌晨五點

不幸因病離世

享年88歲

潘其風,1935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就讀考古專門化(現為考古文博學院)。1959年畢業後分配進入中國科學院(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11月退休。曾任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1959年秋至1960年年末,參加西安漢城隊的發掘和鑽探工作。1961年開始,學習並從事人類學研究工作至今。

潘其風先生一直致力於將傳統的體質人類學與考古學研究相結合的探索,重視獲取第一手資料,始終堅持親臨發掘工地,做現場鑑定並採集標本,足跡遍及各省區的主要考古發掘工地。他參與編寫的《考古工作手冊—人骨鑑定》,對於田野考古出土的人骨研究起到指導與規範化的作用。

潘其風先生研究課題非常廣泛,對中國不同時期、不同考古學文化、不同族屬的近百處遺址出土人骨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與分析,尤其重視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人種構成的研究,發表了近百篇(部)研究報告和論文,在中國古代人骨資料的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退休以後,潘其風先生仍工作不止,心繫中國的體質人類學研究與發展,發表研究論文二十餘篇。

潘其風先生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考古人類學。對古代中國人種類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構建了中國古代人種類型的時空框架,並在此基礎上對中國人種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等重要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提供了人種學的依據。

潘其風先生注重中外合作交流,1987 年以來先後應邀訪問過前蘇聯、美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與外國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潘其風先生重視培養後繼人才,他悉心指導體質人類學方向學生的研究與工作,努力為推進中國特色的體質人類學,並為中國研究走向世界先進水平做出貢獻。

潘其風先生的離世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學界的巨大損失。

— 近期熱門視頻推薦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新媒體編輯:張婷婷

文字校對:劉巧

(部分內容或圖片來源於網絡,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一路走好!點送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a4bdf038314aa901339a163a91e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