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的漫威重返內地銀幕,還能賣得動嗎?

2023-02-08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久違了的漫威重返內地銀幕,還能賣得動嗎?

作者 / 無念

距離上一部漫威系列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整整1320天。

2019年6月28日,漫威第三階段的最後一部影片《蜘蛛俠:英雄遠征》提前北美4天在中國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14.17億的票房,給整個第三階段以及「後復聯4」時代,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本來,所有人都滿懷期待地迎接漫威第四階段的到來。但是沒有人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原有的計劃,甚至完全改寫了世界影壇的格局和生態。流媒體興起,侵占傳統院線市場的份額,就連漫威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困境。

如今,隨著疫情政策的逐漸開放,全球也陸續走出疫情的陰影。本以為內地院線會錯過整個第四階段,沒想到第四階段的最後一部影片《黑豹2》,在2023的開年順利引進。不僅如此,第五階段的第一部影片《蟻人3》也成功和北美同步上映。漫威的捲土重來,也給2023年的電影市場和進口片格局,釋出了積極的信號。

只不過,今非昔比,短短三年時光,不管是整個進口片在內地的市場體量,還是內地觀眾對於進口片的態度,都發生了一定的轉變。昨天,《黑豹2》正式公映,目前票房達到了2500萬+。那麼,這部豆瓣評分已經下降到5.6,且早在一周前就釋出網絡資源的大片,最終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疫情三年,

也是漫威電影啞火的三年

回顧過去的疫情三年,也是漫威在內地市場啞火的三年。

由於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漫威整個第四階段的影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檔期調整,因而最終,整個2020年,沒有一部漫威電影與觀眾們見面

到了2021年,本該給整個第四階段打響第一炮的《黑寡婦》,同樣由於疫情的影響,選擇了在院線上映的當天,同步上線流媒體,成為了一部「網大」。影片的票房和口碑表現都不盡如人意,IMDb評分6.7,豆瓣評分僅有6.2,全球票房僅有3.8億美元。就這樣,初代復聯唯一的女英雄,同時也是該角色在《復聯4》中犧牲後的首次亮相,就這樣落寞地退場了。

影片的遇冷也讓「黑寡婦」的扮演者斯嘉麗·詹森和老東家迪士尼直接撕破臉,讓人一陣唏噓。而且,儘管本片也發布過內地海報,宣稱將「全球獻映」。但最終,由於各種原因,影片還是無緣內地院線。大家曾以為這次的錯失可能只是個「意外」,但沒想到卻是漫威接連幾年與內地「絕緣」的開始。

在那之後,同一年,連著《尚氣和十戒傳奇》以及《永恆族》兩部漫威影片,都由於主創或者故事劇情,陷入了乳化的風波。同樣的,這兩部引起了一定爭議的影片也都無緣內地市場,且口碑也都不及預期,反響一般。

2021年底的《蜘蛛俠:英雄無歸》可能是整個第四階段相對來說最「安全」的一部影片,而且在當時也是最被抱以期待會上映的影片。前兩部《蜘蛛俠》系列在內地都獲得了豆瓣評分7+的評價,累計票房近22億。而這一部由於有經典的「三蟲同框」的情節,更是獲得了不同版本的蜘蛛俠粉絲的青睞,早在上映前就已經燃爆了網絡熱度。

影片上映後確實獲得了現象級的關注,最終在全球獲得19億+美元的票房,超越前作《蜘蛛俠:英雄遠征》成為索尼最賣座的電影,並成為2021年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此外,在整個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上,本片排在第7名的位置;而在所有漫威系的電影里,本片排在第3名,僅次於《復聯4》和《復聯3》。不過,由於影片稍顯「降智」的劇情和主角的「聖母」人設,使得影片在內地的口碑並不如前兩部,豆瓣僅有6.6分。另外,本片本來曾定於去年8月上線騰訊視頻,但最終由於一些原因,還是取消了網播的計劃。

整個2021年,四部漫威電影接連缺席內地市場,令不少漫威迷感到遺憾失望。同時,整個社交平台的輿論場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2022年,網友們依然沒有死心,寄希望於年內上映的《奇異博士2》和《雷神4》。畢竟,這兩個超級英雄的系列前作都曾順利引進,而且在內地也都有極高的人氣。理論上,故事或者角色設定,並不存在任何有風險的地方。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奇異博士2》流出的片場照再次在國內引發了爭議,並基本宣告了漫威再次無緣內地院線的結局。兩部影片的口碑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下滑,雖然在北美以及全球市場的票房依舊火熱,但是能夠很明顯感覺到國內觀眾對於漫威系影片的興趣正在減弱。《雷神4》的豆瓣評分僅有5.4分,目前暫居所有漫威系超英片的最差成績。

同時,就在去年5月,時任迪士尼CEO查佩克的爭議言論也讓廣大的國內觀眾和粉絲感到了強烈不滿。他認為沒有中國市場,迪士尼也同樣可以過得很好。在整個大環境日漸分裂,且國內進口片市場環境大不如前的情況下,這樣的發言無疑也讓網絡「戰火」得到了進一步升級。

回顧過去這三年,不僅僅是漫威,包括東家迪士尼,以及其他的好萊塢大廠,在內地市場都面臨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當然不完全是某一方面的問題,也受到很多方面的牽制,但對於整個電影市場的生態發展,以及不同文化藝術之間的自然交流,確確實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當然,上文主要討論的還是圍繞漫威的電影方面,至於劇集方面,這幾年反倒是漫威持續發力的幾年。同時,得益於流媒體平台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漫威的多部劇集作品獲得了廣泛的矚目,誕生了好幾個爆款作品,比如《旺達幻視》《洛基》《月光騎士》等。這些劇集作品無論是口碑還是觀看人數,都比同一階段的電影作品高出了好幾個層次。

如今,疫情終於好轉,雲開見日。迪士尼的靈魂人物羅伯特·艾倫·艾格重新回歸,取代爭議纏身的查佩克,給迪士尼,甚至是整個好萊塢和內地市場的關係,帶來了積極友善的修覆信號。同時,《黑豹2》作為整個第四階段被允許引進的「獨苗」,無疑也象徵著雙邊關係好轉的新的開始,在給疫情三年的困境畫上一個句號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接下來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市場的境遇究竟會走向何方。

漫威歸來給2023開了個好頭,

但然後呢?

眾所周知,過去這幾年,受疫情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影響,進口片在內地市場的整體生態大不如前。由於窗口期的拉長,宣傳的弱化,審查的嚴苛等各種原因,進口大片的引進數量、體量,甚至是口碑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下滑。

在2020年以前,對於好萊塢進口大片的期待基本都是5億+、8億+,乃至10億+。然而最近這三年,但凡能夠順利公映的,能夠破億就已經是很好的市場表現了。疫情三年,取得10億+體量的進口大片只有《阿凡達2》(16.63億+)、《速度與激情9》(13.92億)、《哥斯拉大戰金剛》(12.32億)和《侏羅紀世界3》(10.59億)這四部。5-10億體量之間的影片,僅有一部《失控玩家》(6.12億)。也就是說,好萊塢大片的天花板,已經從此前的40億+(《復聯4》),來到了如今的10億+,下降了不止一個量級。

因此,一定程度上恰好能夠代表「前疫情時代」內地進口片天花板水平的漫威,此番重新回歸,意義深遠,不僅將影響著未來的漫威系影片,甚至對其他廠牌的好萊塢大片在內地的市場待遇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不過,考慮到已經上映的《黑豹2》嚴格意義上已經不算是漫威新片了,而且口碑也不太盡如人意,再加上較長的片長和已經釋出的高清資源,因此本片的國內票房或許並不完全具備參考性。更多的,可能還是要等到下周同步上映的《蟻人3》了,畢竟新片總歸是更具市場號召力的。

但是,考慮到現階段整個漫威在內地的影響力,以及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市場的體量來看,即便是《蟻人3》,可能也很難達到前作的高度。前兩部在內地共累計獲得15億的票房。作為第五階段的開局之作,同時也意味著漫威重回內地市場的過渡之作,情報君認為,如果能夠取得5億+的體量的話,或許就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了。

整個2023年,漫威共將推出三部電影,分別是《蟻人3》《銀河護衛隊3》以及《驚奇隊長2》。這三個超級英雄的系列,只有《驚奇隊長》達到了10億+的體量。因此,如果《蟻人3》能夠取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績的話,對於後面這兩部的市場表現預期,也會相應有所抬升。當然前提是後面兩部也都能順利引進的前提下。

現階段來看,不管是漫威的重新回歸,還是進口片引進重回常態化,抑或是把定檔權歸還給市場,空出充足的宣傳期,這些無疑都是值得振奮的好消息。但情報君覺得,疫情結束不代表漫威就沒有困境了,相反地,漫威乃至東家迪士尼仍有不少挑戰和問題需要去面對

首先,艾格的回歸給好萊塢和內地市場都帶來了好消息。但是,促使進口片重回常態化只是眼下最基本的目的,而艾格此番重新擔任迪士尼CEO,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物色下一任領導者。畢竟,艾格此次只留任兩年,或許他確實能夠短暫緩和兩邊的關係,但是當兩年很快過去後,誰將帶領迪士尼繼續征戰,並維護處理好與內地市場的關係,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其次,《銀河護衛隊》系列導演詹姆斯·古恩跳槽到對家DC,無疑也給整個漫威,以及MCU的掌舵人凱文·費奇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就在本月初,DC也官宣了接下來DCU的排布計劃,有了滾導的加持,想必DC是很有把握向漫威的MCU再次發起挑戰的。

另外,當疫情逐漸結束,流媒體平台Disney+又將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還能如何吸引用戶訂閱呢?漫威第五、第六階段的所有影片都能正常引進嗎?劇集和電影又將如何聯動呢?《復聯5》《復聯6》已經被排到了2025、2026年,到時候如果公映的話,還能達到《復聯4》的高度嗎?

太多的未知,現在還很難回答,我們在保持樂觀的同時,也謹慎期待,希望漫威電影能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重新獲得內地觀眾的信任

總之,期待《蟻人3》能給今年的進口片市場開個好頭,也希望今年能多來幾部優秀的進口片,包括好萊塢大片以及批片等等。讓我們靜候好消息的到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7db4846477643187bf09ece7ac20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