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沉莫斯科號,唯一的航母又鴿了,今年的中俄海軍幾家歡喜幾家愁

2022-06-10     佐羅軍事

原標題:先沉莫斯科號,唯一的航母又鴿了,今年的中俄海軍幾家歡喜幾家愁

先沉莫斯科號,唯一的航母又鴿了,今年的中俄海軍幾家歡喜幾家愁

幾家歡喜幾家愁,和翹首以盼等待著「三胎」下水的中國海軍不同,2022年的俄羅斯海軍堪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他們不僅在俄烏衝突中痛失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正在維修的庫茲涅佐夫號也問題頻發,難以重回現役,並且整個工期有可能還要延宕至2024年之後。

我們都知道,作為俄海軍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可謂是命運多舛。

2018年,庫茲涅佐夫號開進船廠進行更換鍋爐等大修工作,原定計劃2020年結束。然而在維修過程中,庫茲涅佐夫號接連發生了兩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一次是2018年10月,庫艦所在的PD-50浮動船塢突然沉沒,並導致船塢上的50噸級吊車坍塌,直接在飛行甲板上砸出了一個大洞。第二次是2019年12月,因電焊工違規操作,導致航母內部發生火災,一把火直接燒掉了950億盧布。

圖註:庫茲涅佐夫號的火災損失巨大

除了自身事故導致維修工程進展緩慢外,船廠之外的客觀原因也讓庫茲涅佐夫號的完工變得遙遙無期。在PD-50船塢沉沒後,俄羅斯國防部專門劃撥資金為庫茲涅佐夫號單獨改造出一個干船塢以便繼續進行維修工作。然而原定2021年完工的干船塢因為船廠貪污腐敗,直到上個月才具備初步入塢條件。且由於水密門還未安裝,庫茲涅佐夫仍無法進行水線以下的維修工作。

圖註:新船塢尚不具備排水維修的功能

而據塔斯社6月8日報道稱,一名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人士表示,由於維修工程中出現嚴重問題,航母的交付時間將推遲到2024年。

將原本2年的短期維修拖成了長達6年的漫長工程,庫茲涅佐夫本人要是泉下有知,想必會氣得大發雷霆吧。

話說回來,俄羅斯國內造船業搞不定航母維修並不是什麼值得意外的事。因為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的造船廠都是以建造核潛艇為主,大型水面艦艇建造維護技術主要歸烏克蘭所有。除了技術問題,俄羅斯本土造船廠寡頭化問題嚴重,缺乏研發技術的動力,導致了俄羅斯國內相關技術的發展趨於停滯甚至退步。時至今日俄羅斯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庫茲涅佐夫號的維護保養問題。

圖註:獨立初期的俄羅斯不具備維護庫茲涅佐夫號的能力

事實上庫茲涅佐夫號自身的狀態也已經很難再適應現代戰爭,俄海軍執意對其進行維護主要是為了維持俄羅斯的國家形象。正如黑海艦隊需要服役了40年的莫斯科號擔任旗艦充門面一樣,庫茲涅佐夫號作為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她的政治價值遠大于軍事價值。說白了就是俄海軍需要一個「花瓶」,而庫茲涅佐夫號是最合適的選擇。

不過正如莫斯科號最終以一個大跌眼鏡的方式沉沒一樣,俄羅斯這種把航母當「花瓶」的行為,最終得到的也只會是一個屬於花瓶的結局。

圖註:你糊弄裝備,裝備就會糊弄你,莫斯科號就是例子

其實俄海軍應該好好學習一下中國海軍的務實精神。要知道中國海軍當年窮且缺乏技術的時候,面臨的問題要比俄海軍多得多。但中國海軍從未把這些困境當做藉口,而是腳踏實地的發展造艦技術,提升維護能力。

這才有了中國買的是蘇聯的瓦良格號航母,造的是滑躍起飛的山東號航母,但中國的航母技術卻沒有被困在蘇式航母的體系內,而是獨自完成了從滑越甲板航母到彈射甲板航母的技術飛躍,讓中國軍迷們有機會翹首期盼航母「三胎」的降生,不至於像俄海軍一樣抱著一艘早就該退役的航母不撒手。

整體而言,俄海軍當下要做的,反而不是去解決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問題,而是要正視自己的戰略定位,重新規劃海軍發展方向。畢竟花瓶的作用只有觀賞,而匕首才能嚇退敵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6d1c16bc63a858a53f8e2a22b19e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