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同性平權邁出第一步後,荊棘叢生

2022-08-30     世界說

原標題:新加坡同性平權邁出第一步後,荊棘叢生

8月21日晚,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發表演講,宣布政府決定即將廢除罪化同性戀的第377A節法條(下文簡稱「377A」),他說:"我相信這是正確的事情,也是大多數新加坡人現在會接受的事情。這將使法律符合當前的社會風尚,我希望能給新加坡的同性戀者帶來一些安慰。"

儘管擬議廢除377A無法彌補LGBTQ+人士在過去多年因其性取向而曾經遭受的歧視,但是這個緩慢而微小的進步,也意味著新加坡的性少數群體在平權方面獲得了進展。這也自1997年在國會辯論377A的存廢以來,政府首次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反同:殖民主義的遺產

377A是新加坡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出台的一項法律,於1938年由殖民政府加入《刑法典》,此法條規定任何男性在公開場合或私下實施,或教唆實施,或促使或試圖促使任何男性實施與另一男性的任何嚴重猥褻行為,應被判處監禁,刑期可長達2年。

今年六月新加坡的挺同大會 / Getty

英國殖民時期的刑法典第377條將所有 「違法自然規律」的性行為定為犯罪,即任何形式的不具備生育潛力的性交行為都是違法的。當時的英國基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基督教清規戒律,在亞洲的殖民地引入這種法律,稱其目的是為了阻止歐洲男子與亞洲男妓交往,並使當地更加現代化。在近代,這條法律主要被用來審判男同性戀和跨性別者。

這條充滿了殖民主義傲慢的法律早已不合時宜。英國自己早在1967年就對於21歲以上的成年男性之間的性行為去罪化,儘管仍有超過30個大英國協國家保留相關法律,比如在亞洲的幾個前殖民地,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來西亞、汶萊、緬甸和斯里蘭卡,377條仍然以各種形式存在。在穆斯林人口占多數,伊斯蘭教法並行的的前殖民地,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還可能面臨更嚴重的懲罰。

新加坡在2007年發布的《刑法典(修正案)》中廢除了原本的第377條,代之以新的第377條(將與人類屍體發生性關係定為犯罪),但保留了377A。儘管政府之後並沒有實際執行這一法條,但是在外界看來,保留法條本身即是對男同性戀者的一種嚴重歧視。

2007年後,同性戀群體數度對377A發起挑戰,認為377A違憲。最近一次的公開討論是在2019年,新加坡法院再度駁回377A違憲的請求,裁定該法條繼續有效,但 "該法條也無法執行"。

在國慶群眾大會李顯龍表態廢除377A後,BlackBox諮詢公司對650名18歲以上的新加坡人,分別針對廢除377A和同性婚姻兩項問題開展在線調查。

關於廢除377A的決議,43%的人同意廢除,34%選擇中立,21%反對,2%沒有透露觀點/ Black Box

調查結果存在著明顯的代際差異,35-49歲和50歲及以上的年長新加坡人支持廢除較少,而年輕的新加坡人對多元性取向的問題更開放,更有同情心,成為了改變社會的主要力量。李顯龍總理也在講話中表示,選擇現在來廢除377A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這個課題的態度已有明顯改變,尤其是年輕一代變得更加包容與多元。

考慮到新加坡在性取向多元化發展上的過度保守,被國際社會詬病已久,有損作為已開發國家開放包容的國際形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演講推動同性戀非罪化,具有清除殖民主義遺毒和展現國家進步形象的雙重意義。

亞洲粉紅點

同性戀能夠在新加坡走上非罪化道路,與「粉紅點 (Pink Dot SG)」運動十幾年來的努力分不開。

作為亞洲面積第二小的島國,新加坡被稱為「小紅點(Little Red Dot)」,意思是在世界地圖上,需要加上一個紅點才能看見小小的新加坡。自2009年以來,在新加坡唯一可以合法示威及聚集的芳林公園,每年6月前後,會在此舉行「粉紅點 」活動,以支持新加坡的多元性別社區。

粉紅點曾經公開邀請李顯龍總理出席活動,對此他表示無論一個人的性取向如何,都歡迎他來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沒有干涉人們的私人生活,也不阻止粉紅點每年聚會。但是,新加坡不像美國舊金山,也不像中東的一些國家。「(我們)介於兩者之間,(新加坡的)社會就是這樣。」

2019年,一位「重磅人物」公開出席了粉紅點活動——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之孫,李顯龍之侄李桓武。李桓武與父親李顯揚(李光耀次子)、母親及伴侶一同出席。

李桓武與家人出席粉紅點現場。左起:母親林雪芬、李桓武、伴侶王毅睿、父親(李光耀之子)李顯揚 / Pink Dot

李桓武在2018年公開出櫃,此後積極參與本地多元性別運動,並與同性伴侶王毅睿於2019年在南非舉行婚禮。

一位「李家人」的公開出櫃引發了許多社會討論。對於兒子出櫃結婚的事實,李顯揚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他表示「相信我的父親(李光耀),會很高興知道這一點」。

而國父李光耀早已多次公開談論過這一問題,他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私人生活不應該受到干涉。曾有記者問他:「如果你的一個孫子對你說他或她是同性戀,你會有什麼感覺?」李光耀回答:「我的孩子目前沒有一個是同性戀,但如果他們是,那就是了。」

這種態度似乎也代表了大部分新加坡人——將個人生活與公共生活分開,不干涉個人,但也不在公共領域討論此類話題。

利益交織 保守底色難改

廢除377A是否意味著新加坡在走向性取向以及家庭組成方式多元化的方向呢?答案是否定的。李顯龍已經表示,廢除377A的同時,新加坡將會修憲保護一男一女的婚姻定義。

政府將此舉視為保護傳統家庭價值的措施。李顯龍在講話中強調,政府無意改變婚姻的現有定義和相關政策,新加坡的法律只承認一男一女之間的婚姻。在其他國家合法結合的同性戀婚姻,在新加坡也不被承認。近年來,新加坡出台的一系列法律也在強化異性婚姻的觀念。

2022年之前,同性戀人士可以作為未婚的單親父母收養孩子。雖然他們通常面臨相關部門對其合適性的更嚴格審查,但只要符合《兒童收養法》的要求,單身人士就可以收養。2022年5月9日,修訂後的《兒童收養法》規定,想要收養孩子的夫婦必須根據新加坡承認的法律結婚,在海外舉行的婚姻必須在新加坡得到法律承認。因為新加坡的婚姻法只允許男人和女人相互結婚,這意味著只有結婚的男人和女人才能一起申請領養,因此單身的同性戀人士及同性配偶將不得在新加坡領養孩子。此外,還規定了同性伴侶收養兒童或雇用代孕者為非法行為,將處以罰款和最高3年監禁的嚴厲處罰。

在大眾文化領域,新加坡《電影法》規定,不允許的內容包括 "宣傳同性戀 "和 "過度描寫同性之間的性行為 "的內容。與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LGBT)相關的內容至少分級在16歲以上觀看,以另類性行為(如同性戀)為中心的電影可能被列為最高R21等級。比如今年6月,迪斯尼動畫片《巴斯光年》在新加坡上映,因其中有女同性戀配偶養育孩子的 "明顯的同性戀描寫 "而被評為NC16級。對於廢除377A,通訊及新聞部回應稱,仍將執行目前的媒體分級制度,限制較年幼者觀看。

2019年,第11屆粉紅點活動上,參與者亮燈表示要求廢除377A / Pink Dot

作為一個多宗教、多種族國家,在新加坡政府看來,平衡好各個群體的價值觀是最大的責任。新加坡的基督教和穆斯林群體將同性戀視作一種罪過,這些宗教組織甚至反對廢止377A法案。對此,新加坡政府只能採取折中、平衡、保持現狀的態度,將中庸作為生存之道。

候任總理黃循財公開表示一男一女的婚姻定義不會在其任期內監督下發生改變。他進一步解釋道,新加坡總體上仍是保守的社會,雖然人們的態度在轉變,年輕人比較能接受性取向多元化的群體,但政府要做的是取得新的平衡來反映社會態度,同時保持團結,避免分裂。

當然,新加坡人的基因里流著務實的DNA,在經濟利益面前其他價值都要讓步。這種情形下,政府和社會對同性婚姻的反對,更多的是利益而非倫理因素。這裡可以參照賭場合法化的例子。

李光耀堅定地反對設立賭場,但李顯龍在其任期內推動了發放賭場牌照,修建新賭場吸引外國遊客。賭場和同性婚姻議題一樣挑戰著本地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觀念,但不同的是賭場可以帶來利益變現,比如振興經濟、增加國人就業、吸引外國遊客等。

如果從利益角度考量,同性戀去罪化雖然不會帶來賭場那樣的經濟收益,但至少不會影響新加坡人的生活,大多數人也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但同性婚姻則不同,現行婚姻制度與公共住屋、教育、領養條例等許多國家政策相關,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將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新加坡人的個體利益將受到負面影響。

比如最為實際的住房問題。新建政府組屋(BTO),要求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三室一廳及以上大戶型,或是35歲後單身申請小戶型;非婚生子無法獲得嬰兒花紅;公積金住房補貼也只適用於傳統的家庭單位等等。一旦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伴侶也可作為家庭單位申請新建組屋的大戶型,就會增加申請者的數量、降低非同性婚姻家庭住房中籤的可能性,這就削弱了民眾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簡單來說,當同性婚姻合法化影響到其他人的現實利益時,他們可能會站到對立面。

新加坡的支持同性戀集會 / Pink Dot

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在個人是否支持同性戀婚姻的問題民調中,約55%的人否認,僅有31%的人支持,且存在明顯的代際差異,大部分年輕人都支持同性婚姻,而住房需求更為迫切的35歲以上人士反對較多。

當下,新加坡政府在同性婚姻問題上保持現狀卻不解決問題的態度,在年輕人看來十分保守。那麼,377A之後,新加坡的平權將會走向一個更包容的未來嗎?也許新一代的年輕人在進入35歲之後是否會像前輩一樣變得保守,還是依然堅持原有理念推動同性婚姻平權?只有時間才能提供答案。(責編 / 權文武)

點擊 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2cd016f247617b0eec937a120dc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