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閒的沒事,打算出門轉轉。附近的地方其實早轉遍了,想找個新鮮地方走走。
想起每回走廣汕公路的時候都會看到金坑水庫的招牌,想必應該是有些風景的。它所在的金坑村已經開始拆了,村裡廢磚瓦礫一片。用不了多久,這裡也許會高樓一片。
水庫特別好找,一路導航到堤壩,途中還遇到一些驢友,據說從早上9點徒步18公里一直走到下午4點才走到水庫的位置。
這天的天氣也很不錯,微風佛面,藍天無雲,水庫據說由 1959 年開建,隸屬於金坑林場。雖然面積不大,但四面環山,毗鄰金坑森林公園,青山綠水風光秀美。
水庫泄洪閘下還修建了一個應急停機坪,偶爾有一些像我們這樣的人,在水庫旁邊的綠地上休閒。這裡的確是一個很令人心情愉快的地方。
只是,在水庫的一面有一處很大煞風景的景觀:一片密密麻麻的樓盤。像一塊疤似的立在水庫岸邊,因為離我們站的位置比較遠,起初,還以為是一座座墓碑,仔細一看,才發現竟然是樓盤。
如果能住在如此依山傍水之地,那還真是一種享受!
可惜,卻爛尾了!
在水庫泄洪閘附近,立有一座牌坊,或者稱之為大門更為貼切。門前立著一公一母兩個石獅子,看起來已經有些年代了。
大門頂部正中有一隻袋鼠。有路過的知情人說,這是澳洲山莊的門頭。澳洲最知名的動物恰好是袋鼠,這名字還真是貼切。
不過,湖邊的房子從這一面是無法進去的,已經被攔了起來,廣汕公路的大門也是不能隨便進去的,設了門崗,立了保安。
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在如此好山好水的地方建了如此大的一個樓盤?為什麼它又爛尾了?
我好奇的扒了扒,才發現澳洲山莊的爛尾盤早已不是新聞,而是存在了 20 多年之久。
簡單來總結一下。
大約在1997年,澳洲山莊的老闆承包了金坑林場的土地用來建房。1997年的時候,房價還非常便宜,就連寸土寸金的深圳也剛剛才成立了10來年而已。雖然金坑水庫距離廣州市中心並不近,但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用來養老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因為價格便宜,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據說買一套房總款才20來萬。
有許多人被這 2000 多套房的大樓盤吸引了,紛紛拿出畢生積蓄來買房,不夠全款的便找銀行貸款。本來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卻出了紕漏,最終變成了許多人一生的噩夢。
據說是會計捲款導致樓盤資金斷裂,這麼一個大樓盤最終爛了尾。買房的人辦不到房產證,但銀行貸款卻不能不還。期間多少心酸事,這裡就不再描述。
總之,小區沒水沒電沒房產證,但是卻有房貸。後來,千方百計讓小區通了水通了電,一個千人大盤卻僅入住了幾十戶人。
許多人好奇,為什麼一個爛尾了20多年的樓盤,卻沒有人接盤呢?
這中間又是一段複雜的故事。
傳說,澳洲山莊的開發商又將其中的一些面積轉賣給了另外一個開發商。這部分面積的業主,他們的房子便成了「無土之房」,成了真正的空中樓閣。
中間的維權之路漫漫,但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些人甚至從中年熬到了老年,唯一的心愿就是在自己的照片變成牆上的遺像之前,看到問題解決。
現在的澳州山莊,也因為時間長,年久失修,只能有扒掉重建一種可能。可是,這些購買了澳州山莊的業主,他們即沒有房產證,房產所在的土地又被轉賣,處境可謂雪上加霜。
如果按照現在的房價評估,曾經20萬的房子,現在200萬都不可能買得到。但對於這些在維權道路上走了20多年的澳州山莊業主們來說,房子升值跟他們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也許,他們只能等待70年產權到期之後,才能一勞永逸。
只可惜,他們許多人等不了那麼久了。
一筆糊塗帳,多少心酸淚。也許,這些業主一直在等一個能給他們帶來曙光的人。
至於這個人到底在哪裡?誰的心裡也沒底。現在,這些業主們估計又得證明那消失了的面積,曾是他們的房屋所在地。
雖然,我只是偶爾遇見金坑水庫,雖然我只是來旅個游,但是,看到那一大片爛尾樓,心裡也會湧上一些不舒服的感覺。
旅遊貼士:
金坑水庫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水庫路金坑水庫
小提醒:金坑森林公園因為種植有名貴沉香樹暫停開放,但另一邊的山可以徒步。
交通:地鐵21號線金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