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吉利,這位蘇州工程師掙到23億身家

2023-12-21   市界

23億身家背後

12月20日,港股「自動駕駛第一股」——知行汽車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知行科技」)正式登陸港交所。

乍一聽這名字像整車廠商,但其實知行科技是一家為車企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雖然這家公司名不見經傳,但它的客戶都是車圈內響噹噹的企業。目前,長城、奇瑞、東風等都與其展開了合作,尤其是吉利集團,為知行科技貢獻了超9成的收入。

招股書顯示,知行科技專注於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該控制器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大腦,是L2級至L5級自動駕駛的任務關鍵組件。

最近,問界新M7和智界S7的接連問世,讓不少車企大佬為智能駕駛吵瘋了,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嘗試主動了解智能駕駛。

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被分成幾個階段。國際汽車工程學會(SAE)根據人為干預的程度和駕駛場景的範圍將汽車自動化分為L0-L5這六個級別。

目前,國內有很多廠商已經研發出了L2+級的自動駕駛技術,並將硬體裝配到了量產車上。而知行科技就是為這些廠商提供可量產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此次知行科技上市後,最受益的當屬其創始人兼CEO宋陽。

現年48歲的宋陽,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專業,曾任職百利得汽車總經理,在博世汽車擁有超10年的從業經歷。

他在博世的十年間,一步一步從初級工程師做到了博世中國智能駕駛研發部開創人,之後還加入到了全球四大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之一的美國KSS。

2016年,正值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大浪潮,小馬智行、百度自有自動駕駛部門Apollo、文遠知行、黑芝麻等一批公司相繼成立。

(圖/視覺中國)

宋陽也在那時選擇,跟許多「博世」系的老朋友一起創業。

知行科技高管的技術背景很深厚,比如聯合創始人羅紅,精通汽車電子控制器硬體開發,在博世電子事業部中國地區的創新項目中,負責硬體開發;CTO盧玉坤,作為研發專家,在汽車行業積累了超17年的經驗,曾在博世汽車主要負責汽車被動安全技術及駕駛輔助系統研發。

副總裁李雙江有著超14年汽車行業的經驗,涉及軟體開發、人工智慧技術及機器學習領域,並擁有超過十年自動駕駛行業經驗,曾在博世汽車專注於自動駕駛軟體及傳感器研發。

多年的行業積累,讓出身工程師的他們看到了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痛點,也看到了賺錢的機會。不可否認,自動駕駛的關鍵環節和產品還在被博世等國際大廠所控制,但宋陽認為,如果中國企業能集中力量攻克好細分領域,還是有趕超的機會。

為此,在創業初期,他帶領團隊一頭扎進了自動駕駛領域最難的部分,選擇從高難度的「自動駕駛中央控制器」切入自動駕駛領域,這也是最核心最值得研究的部分。

在他的帶領下,知行科技從最初提供自動駕駛功能的研發及測試服務,一步步躍升至為車企們提供L3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服務、L4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服務。

按照知行科技2022年銷售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生的收入,它已經成為了國內第二大的第三方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了26.2%。

或許是踩中了這股自動駕駛火爆的風,以及創始團隊大多出身博世的背景,知行科技從誕生之初,便被資本環繞。

公司成立後的第二年,知行科技就拿到了蘇州南園融通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天使輪融資。此後8年時間裡共獲得9輪融資,背後包括訊飛創投、招商啟航資本、混改基金、國中資本、明勢資本、理想汽車等知名投資者。

IPO後,宋陽直接持有知行科技21.6%的股份,並通過藍馳平台、紫馳平台、紅馳平台和綠馳平台間接持股14.4%,合計持股36%,為知行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截至12月21日收盤,知行科技報收26.1港元/股,市值達到了59.07億港元。粗略計算,宋陽的身價超2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

(全球發售完成後上市公司股權架構)

招股書顯示,全球發售完成後,其他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者包括:北京車和家(4.1%)、元禾原點(0.6%)、 建銀基金(2.5%)、粵財投資(1.6%)、中天佳創投資(0.7%)等。

據悉,北京車和家背後實控人是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知行科技此次成功上市後,李想也間接獲得了2.4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1億元)的市值。

要賺吉利們的錢

知行科技的業務主要分兩部分:一是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二是智能前視攝像頭(iFC)產品。

其中,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為公司營收貢獻最大。

2022年,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銷售收入為12.5億元,占知行科技總營收的94.3%,截至2023年上半年,該占比進一步上升至94.9%。

該業務包含了兩條產品線:一是與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合作開發的SuperVision(輔助駕駛導航方案)。二是知行科技自主設計的IDC系列。

具體來看,知行科技和Mobileye於2018年達成戰略合作,2021年起,Mobileye成為知行科技最大的供應商。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Mobileye分別占知行科技總採購額的13.6%、54.6%、69.2%及90.3%。

雙方合作的技術方案於2021年10月量產,並在2022年向極氪批量交付。據悉,極氪001搭載的就是這套駕駛輔助系統,它也是這套系統的首發車型。

再看知行科技自主設計的IDC系列,包括iDC Mid(行泊一體域控制器)及iDC High(高階行泊一體域控器)兩種產品。

其中,iDC Mid 已於2023年完成量產交付,搭載在奇瑞汽車星途攬月及星途凌雲上。但奇瑞並不是知行科技的最大客戶。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吉利集團為該公司帶來了0.95億和12.78億元的收入,占知行科技總收入的53%和96.4%。

面對資本市場質疑其過分依賴大客戶的問題,知行科技坦言,「大部分收入來自向吉利集團銷售及由Mobileye提供基於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基礎版本的SuperVision,面臨著過度集中的風險,倘若來自該等客戶或產品的收入損失或大幅減少,可能會對其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為此,知行科技已經有意在拓展更多的客戶。

目前除吉利集團之外,該公司還獲得了長城汽車、奇瑞汽車、東風汽車等16家知名OEM(整車廠)客戶相關的定點函,覆蓋車型超過30款。

知行科技表示,其他品牌車企今年開始貢獻收入,預計下半年有一定放量,將在2024年的業績中釋放。iDC High產品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有望獲得更多品牌車企的青睞。

儘管營收在上漲,但目前知行科技還遠未到盈利的時刻。

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虧損額分別為5382.7萬元、4.64億元、3.42億元。2023年上半年,還虧損了9974.8萬元。

對此,知行科技表示,公司專注於研發、產品開發及擴大客戶群,而不是尋求短期回報或盈利能力。「未來,隨著SuperVisionTM銷量預期增長及iDC Mid量產, 我們預期將受益於不斷增長的規模經濟並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

蘇州成贏家

不管怎麼說,能夠成功登陸港股,說明贏得了資本市場的肯定。對知行科技來說,一切故事可能從這一刻才正式開始。

天眼查App顯示,知行科技成立於江蘇省蘇州市。而蘇州,是眾人皆知的「智駕之城」,「港股自動駕駛第一股」在此處誕生,並不讓人意外。

因為在這裡,除了知行科技之外,還有Momenta(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智加科技、圖達通、九識智能等相關的自動駕駛企業。

近期,市場也傳出智加科技計劃登陸美股市場、Momenta計劃登陸港股或者在美國公開募股的消息。

蘇州,作為工業強市,在汽車產業上擁有整車、動力系統、底盤、車身、電子電氣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在全國汽車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對於新能源汽車這個香餑餑,蘇州動作稍稍慢了一步。

近幾年,蘇州另闢蹊徑,找到了另一條發展道路,那就是自動駕駛領域。

早在2017年,蘇州就開始做規劃了,計劃2022年把智能車聯網作為25個產業創新集群的重點細分領域,全力推進,大力引入相關的智能車聯網企業。天眼查App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近6000家企業經營範圍含「自動駕駛」「智能駕駛」「無人駕駛」,江蘇企業占比超過5%。

為了更好地吸引企業入駐,蘇州建立了278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聚集了眾多科技創新企業。目前,這裡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25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4000家。

(蘇州工業園區地標建築)

據宋陽回憶,他把公司總部落在這兒的時候,園區內還有個專門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該服務中心在政策申報、智慧財產權以及人才服務等方面,給了知行科技很大的幫助。例如,申報項目的時候,企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協助他們具體核對硬指標與軟指標,包括材料撰寫方面也給予貼心指導。

再加上蘇州多年的產業積累,該地區相關的自動駕駛人才都聚集於此,讓知行科技在招聘人才上輕鬆了很多。宋陽也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企業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上。

除了周到的服務外,蘇州在母基金、引導基金等方面發力,為科技企業們「輸血」。例如,2021年,蘇州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成立,基金規模為60億元,為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2021年,蘇州設立了100億元的專項基金,為企業提供支持。

蘇州園區科創基金表示:「近年來,園區積極搶抓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機遇,全力支持優秀企業加快上市步伐,通過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梯隊,培育了一批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上市企業軍團。園區將持續為擬上市企業提供系統性、全周期的上市服務,助力企業早日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

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知行科技短短8年時間內獲得了9輪融資,融資背後有不少蘇州相關基金的助力。

比如2017年,蘇州南園融通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參與知行科技的天使輪融資,2018年,元禾原點旗下的蘇州工業園區原點正則貳號參與投資了知行科技的A輪,到了2022年,蘇州園區科創基金、雅楓資本等參與了C+輪融資。

在知行科技進入資本市場前,蘇州相關的企業如浙江七新、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潤淼資產管理和嘉實國際投資,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了發行,累計認購規模6700萬美元。

資金與服務支持到位後,蘇州還要繼續發揮自己「智駕城」的光環,擴更大的圈子,助力企業更上一層台階。

《蘇州智能車聯網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明確目標:2025年全市智能車聯網產業規模超1000億,集聚產業的相關企業超1000家,營運業務規模超100億的企業1-2家,超50億元的企業3-5家,超10億元的企業10家,超5億元的企業50家。

蘇州給予了知行科技這樣的科技企業很大的助力,宋陽帶領的知行科技,登陸資本市場只是第一步,後續如何盈利以及擴充客戶圈,是他要面臨的更大挑戰。

作者 | 楊 俏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解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