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遊業近年最大併購案背後:買殼賣殼需求旺盛?

2023-05-18     品橙旅遊

原標題:海南旅遊業近年最大併購案背後:買殼賣殼需求旺盛?

【品橙旅遊】今年的「五一」假期,海南旅遊市場除了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外,還誕生了省屬國企發起海南旅遊行業最大併購案。

5月4日,海南省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旅投」)股權收購海南康泰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泰旅遊」)、東方俄賢嶺景區開發有限公司簽約儀式在海口舉行,此舉標誌著海南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旅行社企業集團被省屬國企收入麾下,這也是海南省旅遊行業近年來最大的併購案例。

作為一家總資產達165億元的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海南旅投為什麼要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收購2022年度未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並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從4月25日起對股票交易實行風險警示的康泰旅遊?

沒落的「地接服務」第一股

被譽為「地接服務」第一股的康泰旅遊,從高光時刻到沒落,只用了5年的時間。

康泰旅遊成立於2005年,主要從事海南旅遊地接業務。歷經十幾年的經營和併購,康泰旅遊曾擁有海南當地最豐富的旅遊產品線,經營範圍包括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赴台旅遊、西沙旅遊、邊境旅遊等業務,年接待量近百萬人次,在全國49個城市設立了統一管理的直屬銷售分支機構。

2015年,康泰旅遊接待量突破100萬人次,營收達到7.67億元。2017年,康泰旅遊成為了當時海南島最大的地接社之一,旗下有同行天下旅行社、海南沃德國旅、三亞康泰旅行社、三亞程泰商旅等多個旅遊服務公司,兼顧標準跟團、定製游、周邊游、商務團等各類人群。同時,康泰旅遊也從單一的旅遊地接,擴展到集旅行服務、旅遊交通、景區管理、酒店管理、旅遊投資5大板塊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服務集團。

旅行社是高流水、低毛利產業,而地接社在當時更是面臨資金大量被押占的情況,業務規模越大,被押占資金也會越大。

2016年末,康泰旅遊應收帳款資金1.28億元、預付帳款4500萬元,而同期康泰旅遊總資產也不過2.14億元;康泰旅遊短期借款6050萬元、其他應付款6027萬元,凈資產僅4100萬元,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2.58%。

這也意味著,康泰旅遊需要股東籌集更多資金。

2017年8月14日,康泰旅遊在新三板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於當天掛牌,成為了全國首家成功掛牌新三板的目的地地接服務旅行企業。

掛牌新三版半年以後,康泰旅遊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018年4月份,康泰旅遊公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8.48億元,同比增長18.52%;實現歸母凈利1720.04萬元,同比增長29.81%。

但康泰旅遊的這個「高光時刻」沒能堅持多久。

2018年,康泰旅遊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全年實現營收9.9億元,同比增長16.8%,凈虧損881.9萬元。

儘管康泰旅遊2019年的凈虧損降至269.5萬元,但隨後的三年疫情,徹底撲滅了康泰旅遊實現扭虧為盈的希望。

2020年至2022年,康泰旅遊的營收分別為1.674億、1.92億、0.869億,凈虧損分別為0.155億、0.219億、0.636億。

康泰旅遊2023年4月21日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其2022年度未經審計的期末資產總計約為0.5479億元,負債總計約為0.9522億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約為-0.4460億(2021年期末為0.2056億元)。

對此,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從 2023年 4 月 25 日起對康泰旅遊的股票交易實行風險警示,其原證券簡稱「康泰旅遊」更改為「ST 康泰旅」。

「接盤俠」海南旅投

海南旅投成立於2020年4月13日,為海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屬國有獨資企業,其使命是成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投資引領者、全省旅遊產業鏈的整合者、先導性旅遊項目的創新驅動者、重要旅遊服務設施的建設者和國際化旅遊產業建設的合作平台。

成立三年來,海南旅投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旅遊交通、酒店運營、旅遊商業、景區度假區、文體娛樂、海洋旅遊、大健康旅遊、旅遊金融等八大板塊。

攝圖網

2022年末,海南旅投資產總額達165億元,較成立初期增加67億元,增長69%;2020年-2022年營業收入:8.55億元、35.01億元、49.10億元,復合增長率為54%;累計盈利10.68億元,上繳國有資本收益2.20億元。

2023年一季度,海南旅投實現營業收入18.76億元,同比增長13.99%,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5.37%。其中,旅遊商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5.24億元,同比增長11.49%;旅遊交通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同比增長33.90%。

實際上,早在2023年3月份,康泰旅遊就已經傳出海南旅投要成為「接盤俠」的消息。

3月8日,康泰旅遊對外發布股東持股情況變動的提示性公告稱,海南旅投同意通過全國股轉系統受讓海南華錦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康泰旅遊20%(640萬股)的股份、受讓海南康盛旅遊服務中心(有限合夥)持有的康泰旅遊25%(800萬股)股份,收購人海南旅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意通過全國股轉系統受讓海南康盛旅遊服務中心(有限合夥)持有的康泰旅遊15%(480萬股)股份。

對於此次收購,海南旅投負責人表示,海南旅投與康泰旅遊具有高度互補性,本次項目收購完成後,康泰旅遊將成為海南旅投核心企業成員,將通過整合雙方產品研發、渠道推廣、整合營銷、資本運作等優勢,賦能旅遊交通、旅遊商業等業務發展,激發海南旅遊市場活力。

另據品橙旅遊了解,本次收購完成後,康泰旅遊的股權及結構如下:海南旅投直接持有1440萬股,占比45%,海南旅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480萬股,占比15%,二者合計持股60%,海南旅投實現控股,成為康泰旅遊的控股股東,海南旅投的股東海南省國資委成為康泰旅遊的實際控制人;海南華錦旅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280萬股,占比40%。

儘管5月4日的官宣收購併沒有對外透露具體的交易金額,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個被譽為「海南省旅遊行業近年來最大的併購案例」,其背後的交易金額不會太大。

一位不願具名的文旅研究分析師認為,由於地接社的資產較輕,不僅難以從銀行獲取大量貸款,而且在資本市場的眼中溢價也不高,正常情況下,預計此次的交易金額不會太高。

該分析師的觀點,也得到了另一位專門從事被ST(進行退市風險警示)上市企業併購投資人士的認可。

該不願具名的投資人士告訴品橙旅遊,針對一家凈資產為負的企業,或者是一家市值很低上市企業,資本方可以用一個很低的價格去完成收購。另外,對於本身就擁有一些需要上市的資產的企業或者投資機構,通過一個較低的價格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然後再把這些資產裝進這家上市公司,甚至是往這家上市公司不斷地注入各種資源,那麼這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會上漲,相關受益人可能就會獲得更多的經經濟利益。「在最近幾年的環境下,這種買殼賣殼的需求還是挺旺盛的。當然了,這個市場也挺亂的。」該投資人士如是說。

對於「買殼上市」,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也認為,上市公司隨著經營業績下滑,導致整個市值股價萎靡不振,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其實是損失。如果能夠通過收購重新激活這個殼,讓投資者獲得投資價值的回報,在某種程度上,對新進入的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機會。

康泰旅遊表示,項目收購完成後,康泰旅遊將充分發揮其市場洞察和產品研發策劃能力、全渠道的融合覆蓋能力及優秀的內容整合營銷能力,助力海南旅投打造市場化的產品,為各業務板塊精準引流,實現業務協同、價值增值和戰略落地。

不過,三年的疫情對旅行社的營銷渠道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大規模跟團游產品開始走下坡路,私人定製小包團類產品銷量有所提高。從大而全到小而精的旅遊模式逐漸成為主流。

面對正在復甦的旅遊業,旅行社需要思考如何在行業復甦過程中積累新的成長力量、找到新的發展模式,而這取決於企業的自覺與能力。

海南康泰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國內地接中心總經理厙雨廷認為,必須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用實際行動改造和宣傳新旅行方式與體驗。康泰著重打造高端客群沉浸式旅行新體驗,將原來30人的大團調整為10—20人的精品小團或一單一團等,細分客群,策劃主題游、研學游、康養游及康養旅居游等產品,在保障出遊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整體滿意度和體驗度。除了傳統OTA及線下渠道,抖音短視頻等平台實現企業品牌自播,並開展異業合作,更好地連結精準客群,實現服務與體驗輸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09efd34a4b0aa2d7256d1352a838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