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電影如何拍出新意?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代表作幾乎都被搬上過銀幕或螢屏,被譽為國內當代諜戰題材作品的開山鼻祖。《解密》作為麥家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寫了十一年退稿十七次,可謂是他後來所有作品的母本與基石,部分情節與觀點在《暗算》《風聲》中多有呼應與重疊。而在轉型當導演的第十年,已將商業片拍得風生水起的陳思誠選擇將《解密》改編成電影,足見勇氣與魄力。綜觀全片,從小說到電影,文學IP轉化取得較高水準。
三重維度的密碼破解
影片緊扣「解密」,在思想內涵與情節演繹上層層推進,展開了三重維度的密碼破解過程。第一重是電文密碼,即影片中「紫密」和「黑密」所代表的機械密碼和密本密碼,這也是容金珍被帶進神秘機構701後傾注一生心力、用天賦與才華奮鬥攻堅的事業。第二重是心靈密碼,影片承續了原著以傳記、採訪形式塑造人物的敘事手法,又把人情人性的開掘更進一步。容金珍不僅僅是一個符號、一個工具人、一個為國家前途貢獻才智卻終被「吞噬」的天才,他有自己的心靈密碼,天縱英才有著純粹而執著的正念,他的家國觀念是一點點形成、遞進和完善的:養父容小來用樸實的語言向幼年容金珍解釋「國」的概念,在他心裡埋下愛國的種子;少年容金珍親眼看到戰爭殘酷、同胞殞命,被老鄭告知破譯敵特密電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因而放棄去麻省理工深造的機會,主動選擇進入701。他的愛國之情樸素而單純,從未吐露過任何豪言壯語,卻用行動詮釋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師生之間的心理博弈更是貫穿全片的核心故事線。希伊斯是容金珍的導師與伯樂,在專業層面,他們的較量是智力的廝殺與對決,但在情感層面,他們都有自己的親人、國家與立場,後來又分屬不同政治陣營。這種情感的糾結與抉擇正是戲劇衝突的張力所在,也是人與人工智慧、人腦與計算機的區別。希伊斯竭力勸阻自己的高徒投身於解密工作,得知他已經成功破譯「紫密」後又為其「量身定製」了「黑密」。容金珍為保住恩師的體面與性命,將破譯「黑密」的功勳讓給同事嚴實,既捍衛了祖國利益,也顧惜了師生之情。第三重是人生密碼。容金珍從一個被家人拋棄的私生子到被洋老爹短暫收養,被託孤給遠親容小來後又逐步發掘出數學天賦,再到被數學家希伊斯收為弟子,被老鄭帶進701用自己的天賦為國效力,他在四位父親式長輩的托舉與呵護下,在跌宕起伏的家國命運和個人遭際中一直試圖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標系。「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密碼,這一生就是解密的過程」,這句話是本片的題眼,也是容金珍小心翼翼探索、修正的人生之路。如果說閱讀小說原著令讀者沉浸於對密碼破譯事業的獵奇、對天才個人命運被歷史洪流所裹挾的唏噓,那麼觀影時,觀眾可以沉浸在家國情懷、民族命運等宏大敘事的同頻共振中,沉思大時代下的個人悲歡與生命價值。
虛實相生的夢境矩陣
影片著力用具象化的夢境填補了小說原著中的大量留白。釋夢到底如何幫助解密,在原著中語焉不詳,小說以文學筆法將懸念與氛圍鋪墊得充分而緊張,但解密過程通常一筆帶過。影片大手筆設置了十段夢境,用意識流勾連起容金珍生命里的每個重要時刻與心態轉變。夢境矩陣有著莊周夢蝶式的玄幻哲思,詭譎的想像、瑰麗的色彩、跳進跳出的流暢運鏡與剪輯方式、油畫質感的光影效果加持,營造出虛實相生的視聽效果。區分夢境與現實是以電燈開關是否能控制燈光亮滅來判斷,包括片尾彩蛋里編劇、導演陳思誠與鏡中的容金珍對望並拉下燈繩,都很明顯借鑑了《盜夢空間》中的陀螺意象。
紅色海灘,擱淺的龐大海象,移動的密碼迷宮,巨型棋子映照他人生的不同階段,強烈的視覺衝擊、隱喻和象徵、時空變幻,弗洛伊德式的夢境呈現歸根結底都是容金珍潛意識的推演與外化,是他深層心理的投射。金髮女郎的誘惑、遊樂場的坍塌、輸液管連接著的計算機牆、數字深海……所有夢境的構築與瓦解都指向容金珍戰勝慾望、戰勝對手、戰勝自我的過程。風車、摩天輪、旋轉樓梯、蘆葦叢中拉著手圍成圈的女兵等等以螺旋或圓形意象呈現的夢境場景啟發他逐步破解了「紫密」。紅色海灘作為希伊斯和容金珍共有的夢境,喻示天才可以在專業領域天馬行空、光耀千古,但也有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對未知恐懼的無措,經不起磕碰:在持續攻克「黑密」的過程中,容金珍陷入了腦力風暴漩渦而暴躁焦慮,最終的密鑰卻是化繁為簡、回到原點,恰如一道沒有上鎖、輕輕一推就開的門,推開以後就豁然開朗。
哀而不傷的情感表達
麥家筆下的天才幾乎沒有好下場,「天才易折」。原著中容金珍因為長期無法破譯「黑密」而深陷思維迷障,時刻處於脆弱而危險的瘋魔邊緣,筆記本被偷導致他徹底崩潰,最終精神分裂,走進了大多數破譯高手的淒涼宿命。電影對人物命運結局作了善意而溫情的改動:雖然也保留了筆記本丟失這一情節,卻是希伊斯為打破容金珍的脆弱和偏執,幫助他走出困境、順利解密的一招「險棋」,這又呼應了之前校園生活中希伊斯為擾亂他的思路而在與之對弈時藏起了一個無關緊要的棋子,導致棋局勝負翻轉的情節。
影片不乏對《奧本海默》《模仿遊戲》《美麗心靈》《盜夢空間》等電影的致敬與借鑑,傳記片、年代劇、商業片、藝術片、科幻片,多種類型電影鏡頭與風格的雜糅、跳躍對審美情趣各異的觀眾來說也是一種挑戰。但是毫無疑問,這個故事的內核是東方的、含蓄的,有著傳統中國人樸素綿長的家國情懷和克制隱忍的情感表達。正如結尾處,油盡燈枯的容金珍用鮮花、蠟燭和禮物把宿舍布置成妻子希望看到的樣子,在妻子的懷抱中走完人生最後一天,畫外音絮絮講述他終其一生參透出的「國家」概念,傳達出深沉的愛國情懷與中式浪漫。毋庸諱言,在人物情感的走向設計上,影片也有遺憾之處:比如將容必瑜對容金珍的姐弟情轉變為愛情,匪夷所思而完全沒有必要。當養母與姐姐在特殊年代被批鬥時,容金珍趕回去救助並以自己的革命英雄身份有力護住了親人,是出於對親情的顧念以及對養育之恩的回饋,這也是他家國情懷的重要一環。將親情硬拗為愛情,讓另一條本就生硬牽強的容金珍與妻子小梅的愛情線更顯混亂無章。劉昊然的演技在片中十分亮眼。他一改往日「小鮮肉」的青春靚麗形象,放下偶像包袱,減肥、拔眉、抬高髮際線,妝造明顯是參照陳景潤,典型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形象。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把「瓜兒天才」演成智障,而是打碎了自己,熔鑄成鮮活的容金珍,在與陳道明、約翰·庫薩克、吳彥祖、俞飛鴻、朱珠等實力派演員對戲時並不遜色。欣賞電影《解密》,不需要太多數學基礎,卻有一定的情感門檻。容金珍這個人物沒有原型,同時又有無數原型,他是隱蔽戰線眾多默默無聞卻做出卓絕貢獻的科研人員和無名英雄的縮影。創製團隊在努力把冰冷、殘酷的敵後鬥爭用溫暖、明媚的鏡頭語言加以描述,讓虛構人物在歷史真實中血肉豐滿,讓傳奇故事在塵世悲歡中透出人情味與煙火氣,這些足以打動觀眾。(周雲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