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連魯迅都評價他,「多智而近妖」

2023-06-26     瀾風說

原標題: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連魯迅都評價他,「多智而近妖」

諸葛亮在民間傳說中一直是撒豆成兵,能呼風喚雨的奇人,魯迅在評價《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形象的時候,曾說他「多智而近妖」,而近年來,這一形象無疑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人們開始懷疑,他是不是真的那樣完美而無缺?

一:幾個質疑點的總結

人們對諸葛亮提出質疑的首先是他的功績,按照中國古代立功的要求,諸葛亮數次北伐而不成,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劉邦同樣在巴蜀當漢王,卻數月返定三秦的對照,是不是可以說諸葛亮能力不足?

然後是對諸葛亮「謀國而主不疑」的忠心的質疑,據史實記載,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劉禪禁止群臣給諸葛亮奔喪,二是不許百姓私下祭祀諸葛亮,三是便是那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疑似抱怨之語。

第三便是《隆中對》,看著很精彩,卻還是以失敗告終的戰略。

二:對其功績的分析

諸葛亮在生前曾多次北伐,卻總是以失敗告終。這個不僅和韓信的傳奇故事相差甚遠,更是留下有子午道奇謀不用的責難。我們開始以為,諸葛亮哪裡會用兵?

北伐我認為最好的機會是第一次北伐,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當時對諸葛亮有利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魏國曹丕新喪,魏國人心不穩。然後是利用了魏國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利用孟達成功分散了魏國的兵力,第三是自己巧妙地聲東擊西,利用趙雲拖住了曹魏的關中軍主力,自己則率軍進攻空虛的隴右,連奪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形勢一片大好,曹魏手忙腳亂。

然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守好蜀軍關鍵點街亭,長安便依依在望了。可是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馬謖大意失街亭,蜀軍的失敗便也無可避免了,不得不唱了一出空城計。

我們可以從剛剛說的這幾點很容易看出。諸葛亮能力不行完全是說不通的。首先對於時機的把握就是十分準確,然後巧妙利用魏國的矛盾,分散魏軍的注意力和兵力,最後是一記聲東擊西,奇襲三郡。諸葛亮做到了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的一切。

之後每次北伐,無不例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是北伐失敗的命運是為何呢?

首先曹魏和項羽不同,曹魏完全消化了北方六州,並且比項羽更得關中人心,傳檄而定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然後便是地利不存,漢水已經改道了,運輸物資基本上十分困難,以至於後來根本就不和你打,把你糧草耗沒了你也就自覺地走了,最後一個是夷陵之戰,關羽失敗之後,蜀漢國力大損,軍隊實力有限。

這三點,皆是天時,又哪裡是人力可為,你可以有木牛流馬,糧食運不來你也只能幹著急。

三:關於劉禪的懷疑

首先說不許奔喪。原文來自於《譙周傳》,不妨設想一下,皇帝去世了,各個太守都跑來奔喪,地方上的事,誰來處理,敵人來犯,怎麼辦?並且在當時,離職奔喪一律是不被允許的,並非只是針對諸葛亮。

然後是不許百姓祭祀諸葛亮。我們不妨來看看原文:

「蜀人所在求為諸葛亮立廟,漢主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步兵校尉習隆等上言:「請近其墓,立一廟於沔陽,斷其私祀。」漢主從之。」

劉禪也不是說諸葛亮的廟一律不許立,而是不許亂立,要祭祀諸葛亮的可以去沔陽。另外,按制度在成都給諸葛亮立廟本來就不可以。現在的成都武侯祠就是從前的昭烈廟,可人們到那兒去都是去拜諸葛亮,要是當時這麼做,劉備多沒面子啊。

最後要說的就是那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這則材料出自《魏略》,《魏略》聽名字就知道是哪國人寫的,該怎麼說自然心裡也是有數的。

就連引用這段史料的裴松之也看不下去了,在下面狠狠批了一大段,然後來了句總結:

「以事相驗,理不得然。此則魏略之妄說,乃至二百餘言,異也!又案諸書記及諸葛亮集,亮亦不為太子太傅。」

裴松之是個很愛較真的人,他在給三國志做注時通常都是一言不發地把史料附在後面。然而對於這則史料卻罕見地發了段長評,旁徵博引來反駁,可見這話疑點重重。

劉禪後來多次嘉善諸葛亮兒子,並且不遺餘力地重用。這還不能表達他對這位只有八百畝桑樹的偉大丞相的懷念和敬意嗎?

四:隆中對

評價一個戰略,主要在於戰略方向的明確性和容錯性。解決了朋友與敵人的問題,還要有一定的容錯性,因為萬事不可能總是理想的。

於是我們在討論隆中對之前,我們要先弄明白,《隆中對》說了什麼。

諸葛亮首先明確提出了目前曹操是不可以抗衡的,只有聯合孫權,作為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的基本盤是交通便利的荊州和土地肥沃的益州,我們的敵人是暗弱的劉璋,年老的劉表,不恤的張魯和南方的戎狄,等到有機會了,你就自己率軍出擊關中,派一位上將同時出擊宛洛。

一連串,從外交目標,到戰略方向,到未來大局,全都想好了,戰略目標明晰,什麼是敵人,什麼是我們的朋友,解決了這個戰略方向的大問題。

而執行這個計劃從開始就出了意外,因為劉備不肯偷襲劉琮,一度狼狽的攜民渡江;卻在抓住了赤壁之戰的時機下,沒有影響孫劉聯盟的建立;赤壁之戰後天下三分,劉備只有荊州的一部分,卻仍然可以拿下益州;等到劉備拿下漢中,關羽威震華夏,打的曹操一度想遷都,《隆中對》幾乎要成型。

一個讓如喪家之犬的劉備七年後就鼎足三分,十四年後稱為漢昭烈帝,事實證明可行性極大,而且容錯率相當高的規劃,其難度就好像,你白手起家,有個年輕人跑來找你,提出了一份規劃,十四年之後,你便和淘寶,京東三分市場,聽著不像一場夢嗎?

而蜀漢,硬是把這場夢做成了!

五:歷史地位

諸葛亮軍事上是武廟十哲,忠心上是「兩朝開濟老臣心」,

理政上是人們所說的:「葛公在世,不覺其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作為一個符合所有完美人設的人,每年去武侯祠的人絡繹不絕,至今仍然讓人們懷念不已。

文/扒拉文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f2584251f89ad47bf406a480b230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