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有片清朝古建築群,由慈禧太后撥款修建,整整1.4萬平

2023-01-16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廣東佛山有片清朝古建築群,由慈禧太后撥款修建,整整1.4萬平

上回給大家推薦廣東佛山三水長岐古村的時候,有網友留言說大旗頭村也很值得一去。周末,我去了!

提前跟大家說一句,這座古村對於喜歡歷史建築的人來說,非常值得打卡。

大旗頭村位於佛山三水樂平鎮,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整座村子占地面積約5.2萬平方米,古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由清代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

我大約下午2點半到達,村裡有停車場和衛生間,停車十分方便,有零星遊客在古建築群里轉悠,對於喜歡慢悠悠拍照的我來說,感覺十分愜意舒適無比。

大旗頭村的古建築清一色鑊耳屋,旗盤式布局,全部三間兩廊格局,十分整齊劃一。共有兩個門:定南門和拱北門。

這種清一色一模一樣的建築實屬罕見,鄭紹忠為什麼這麼有錢,可以建1萬多平的房屋給自己同姓人居住?

說起來也是巧合。

鄭紹忠60歲大壽的時候,慈禧太后聽說鄭紹忠跟自己同一天生日,很是開心,本來慈禧太后就挺喜歡鄭紹忠這個人,心花怒放之下,給鄭紹忠賜了個親筆寫得「壽」字,又聽說鄭紹忠老家房屋破舊,還撥了錢款讓他回鄉建房子。

於是,鄭紹忠便建了這一大片房子給自己同村的鄭姓人居住。不過,可惜的是,鄭紹忠62歲的時候便去世了。

此時,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雖然居住的人都姓鄭,可鄭姓的地位肯定有高有低,分房的時候怎麼分呢?

在這裡說一句,明清時期,麻石的價格十分昂貴,身份地位高的人家,麻石牆就修得比較高,在大旗頭村,麻石牆的高度也有高有低,身份高下可見分曉,當然,大部分人家是沒有麻石牆的。貧富差距十分明顯。

為了將身份與普通人家區別開來,村裡僅有的兩口井還修建得非一般高。鄭紹忠的曾祖夫曾被封為「振威大將軍」,大旗頭村一口井修在振威將軍家廟前,一口井修在池塘邊。身份地位高的人用家廟前那口井,普通老百姓用池塘邊的井。

聽說,鄭紹忠身為一介武將,卻基本是個文盲,因此,修建村子的時候非常希望鄭氏家族能多出幾個讀書人,因此,在布局上可謂煞費苦心。

怎麼說呢?

古代讀書人有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缺一不可。鄭紹忠在建造房屋前,巧妙布局,將文房四寶融入了建築之中。

拱北門有一座文塔,是為「筆」;屋前有一口池塘,是為「墨」,村前的麻石廣場,是為「紙」,還有一座曬坪,是為「硯」。

這筆、墨、紙、硯至今依然保留如新,曬坪還建了石圍,石圍至今依然安在,為了保護這些古蹟,人們還在石圍上加了玻璃護罩。

現在的大旗頭村,人們早已搬出了這片由鄭紹忠修建的古屋,全都住進了更舒服的新房,這片古建築便空置了出來。

不過,如果你來了大旗頭村,依然可以從巷子裡進屋參觀。有時候,還能從院子裡的台階上到二樓,視野角度更開闊呢。

旅遊貼士:

大旗頭村地址: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古屋群

門票:無

開放時間:24小時(建議白天去,晚上燈光昏暗)

交通:從樂平鎮行政服務中心步行約1.9公里可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e2c04e748ca88d3a177da0547009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