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頂住!

2023-06-19     新經銷

原標題:經銷商,頂住!

作者丨袁來

各位朋友好。

見字如面,我是袁來。

前段時間,我密集地拜訪了幾位經銷商老闆朋友,詢問了現在的生意情況如何,得到的答案估計跟很多經銷商都一樣:生意很不好!

生意不好,有兩個具體的對比:第一,同比2022年下滑;第二,同比2019年沒有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另外,也因為折扣超市、連鎖零食店、批發店以及閃電倉的崛起和擴張,搶了不少主流商超和小店的生意。

綜合因素,導致經銷商生意進一步的下滑。

經銷商老闆們都很焦慮,雖然沒有像2017年、2018年,阿里零售通、京東掌柜寶、易久批出現那般瘋狂、直接生意掠奪,但在部分區域,比如湖南、重慶等地,各式的零售新物種確實給經銷商和單體門店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面對生意的下滑,該怎麼辦?

這讓我想起全潔來商貿總經理劉芬總的一句話:改變能改變的,不能改變的,有高個子頂著,我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話:不能改變的話,不僅有高個子頂著,還有一批小經銷商先倒下。

什麼意思?

經銷商能改變的是不斷打磨自身的經營效率和經營成本,既然做了經銷商這門生意,經營商品的流通,必然是要承擔上下游,以及整體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挑戰。

既然改變不了外界的變化,只能迎著變化,紮實做好基本功。

最新的外界變化,最先影響的是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作為主流的在普通地級市和縣級市的經銷商,壓力傳導,先受影響的是在最前沿城市的經銷商。

另外,即使到了自己的城市,也要相信「瘦死得駱駝比馬大」,最簡單的道理,你的生意規模大,相比小經銷商必定抗風險能力更強。

要倒下,必然是小商先倒!

當然,這不是說外界變化來了,經銷商啥也不幹,而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裡,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從90年代商貿流通體制改革開始,個體經銷商的出現,也不是沒有經歷過波折、挑戰,KA賣場的崛起、電商的崛起、新零售的崛起,哪一次不是對經銷商生意產生了直接性的影響,在影響波折中,一批批經銷商倒下了。

但縱觀整體經銷商群體的發展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弱,反而有一部分經銷商在波折中,越來越強大!

面對外界變化,該如何壯大經銷商的生意?

今天給大家分享,我見到的三位80/90後經銷商對經銷商生意的理解。

第一個是一位90後女經銷商老闆,14年拿著父輩的200萬資金創業,8年時間成為區域乳品知名大商。以下是她對經銷商生意及相關話題的理解:

1. 市場利潤薄,環境差,越是這樣越要「重學、重做」,現在很多經銷商忘了過去因何而成功。過去都是一點點做終端做起來的,但現在做大了,在辦公室看著報表,覺得市場不好做了,其實是因為沒有走進市場,看看原因到底在哪裡。

2. 過去經銷商存在的意義是倉配和墊資,而現在經銷商存在的意義就是推新品。

3. 二代接班的重點矛盾不是二代如何接的問題,而是父輩如何交(教)班的問題,不要搞反了。

4. 關於團隊管理,不要天天想著「管」,一切以「他不會做」為出發點,是幫扶的邏輯,而不是管控考核的邏輯。

5. 關於廠家管理經銷商的話題:為什麼現在經銷商不好管,因為不賺錢;為什麼過去經銷商好管,因為賺錢(沒有太多複雜因素,賺錢是最為簡單直接的衡量標準)。經銷商不是不好管,而是有沒有以想著幫經銷商賺更多的錢為出發點。

第二個是一位90後經銷商老闆,從父輩只有幾百萬的生意接手,如今做到年銷過億,再加上數千萬零售超市生意。他的分享是:

1. 在縣級市場有兩類零售生意可做:第一、縣城社區生鮮超市;第二、鄉鎮超800㎡以上超市;

2. 做一線品牌生意單純進銷差價賺不到錢,但必須要做:第一、賺費用返利的錢;第二、通過下游訂貨會賺資金周轉的錢。

方便麵、牛奶、飲料,這些一線品牌如果做了一年,不能通過下遊資金周轉,依舊用自己的錢做代理,直接放棄。

3. 一線業務員薪資要高於本地同行20%的收入,團隊才能穩定。

4. 一個縣城商貿公司的發展模型:經銷代理+本地供應鏈+實體零售超市+本地社區電商。

5. 如果一個經銷商的核心能力在於分銷,多品類多品牌是必然路徑;如果核心的能力在產品動銷,多品牌單品類是必然路徑。

第三個是一位89年經銷商老闆,聚焦休食品類經銷,22年在一個縣級城市年銷過億,他的分享是:

1. 做好某一兩個核心品牌,努力成為廠家的標杆經銷商,跟著新品走,放心投錢投資源。為什麼?因為公司不可能讓「標杆」倒下!

2. 過去傳統經銷商做的生意是滿足需求,而現在存量競爭的背景下,我們要做的是「營造場景、創造需求」,具體怎麼做?最簡單的現實案例:牛奶和堅果捆綁組合銷售。

3. 優秀的經銷商是拿著廠家城市經理跟他說的50頁市場策略的PPT,轉頭摘取30頁PPT跟本地系統門店超市店長、採購談品類發展趨勢;

4. 很多休食經銷商接「網紅」商品,不是為了賣好,而是為了證明賣不動。沒有給網紅商品C位陳列,上來就考慮賺錢,怎麼可能。網紅走線下,一開始別想賺錢。

5. 做新品類上來要考慮的是市場份額、江湖地位,而非單個SKU利潤和毛利。

上述是三位年輕經銷商老闆對經銷商生意的觀點總結。

最後,介紹一下「新經銷」對經銷商生意的理解,過去五六年時間,我拜訪了三百多位的經銷商,我們對經銷商也有一套理解,是站在更加客觀的第三方的解讀。

1. 2000年的經銷商和2020年的經銷商,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規模上,還是能力特徵上,已經開始進化為公司化、團隊化、專業化的生意。

2. 很多人認為經銷商的生意無非是商品搬運,代理更多的商品,覆蓋更多的門店,沒有什麼商業模式可言。

但事實上,如今經銷商已經演化出了5類經銷模式。在不同模式之下還延伸出了其他不同的生意方向。

3. 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有且只有兩個:分銷或動銷能力。如果專注分銷,要做廣做全;如果專注動銷,要做深做專。

經銷商從誕生到現在,歷經三十年的汰換和疊代,到底正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從個體化到公司化,經銷商的生意模式到底有哪些?圍繞著核心能力如何做好日常的經營管理?

以上三位經銷商老闆,再加上我作為行業觀察者,都將會在「經銷商會員俱樂部」內部社群內完整給各位分享,歡迎加入到由「新經銷」發起的「經銷商會員俱樂部」,我們一起與優秀經銷商學習交流研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a2e29d31256d858f6ca05bd30e0f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