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超聯賽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球員的轉會費和年薪一路飛漲,就像泡沫一般無限膨脹,足協在上賽季末期就開始發現苗頭不對,隨即出台了「四大帽子」政策,遏制各俱樂部的投入和球員的薪酬以及外援內援的轉會費,強行讓中超泡沫的球市剎車。
限制俱樂部投入只是足協新政策的開始,本賽季,足協開始了更為瘋狂的操作,先是在2019年冬窗開啟歸化潮,國安恆大打頭陣,一口氣拿下了9大歸化對象;然後在10月份決定正式讓職業聯盟接管中超公司,中超未來的操作營運全部歸新組建的職業聯盟管理,聯賽將為高度職業化。
最後,足協開始醞釀新賽季更為瘋狂的政策,來自知名記者白國華的最新報道,中超新賽季政策曝光,該記者表示足協已經在濟南召開了執委會,在會議上,足協就6外援的政策基本達成了協議,每家俱樂部可註冊6名外援比賽中可同時派出4人,而且6外援沒有亞外的要求,各俱樂部若沒有亞冠任務,將會獲利。
對於歸化球員的政策,白國華表示還沒有定論,此前討論最多的是新賽季可能執行2歸化的政策,即每家俱樂部只能註冊兩個歸化球員,而且只能有1人出場比賽,目前2歸化的政策還處於待定狀態。另外,該記者還透露,相關部門給足協提供了50個歸化入籍名額,其中9個名額已經用掉了,9個名額可能是被山東魯能、北京國安、廣州恆大三隊用掉的,9人分別是德爾加多、李可、侯永永、艾克森、高拉特、阿蘭、布朗寧、洛國富、費爾南多。
因此,足協還剩下41個歸化名額,暗示足協可能執行2歸化的政策,讓41個歸化名額分給除恆大國安之外的14支中超隊伍,這樣一來恆大5將恐遭棄,高拉特、艾克森、阿蘭、洛國富、布朗寧、羅伯托·蕭、費爾南多7大歸化對象中的5人將被恆大放棄,只能剩下其中2名歸化出戰中超,按照恆大本賽季的操作動態,多餘的5大歸化將被外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