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老是說:防癌要早發現!究竟多早才算早?

2022-02-19     千彥水

原標題:醫生老是說:防癌要早發現!究竟多早才算早?

今年兩會推出的健康中國戰略中,全國政協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永章提到:據預測,未來十年,我國癌症發病將會出現井噴,33%的家庭會因此耗盡所有積蓄。而早期癌症治癒率可達90%以上,所以早診早治一直以來是國際公認對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很多已開發國家已經從中受益。

早診斷和早治療乃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核心工程」啊!能夠順利促進早診早治的前提,就是要早發現,及早進行癌症篩查,對風險人群儘早的進行健康干預。

說道「早發現」,很多網友都會疑問,防癌要早到什麼程度發現才是最好的?每天都參加單位體檢,算不算早呢?

這的確是個大家都扎心的問題啊!首先,我們來看看癌症發展需要經歷這五個階段,才可以從「種子」變成一棵難以撼動的「大樹」。

階段一:癌前病變(種子)

癌前病變也就是惡性腫瘤的癌前階段,機體細胞已經發生了異常的改變,有惡變成癌的趨勢,不過還沒有真正轉變成癌細胞,所以說還不能說是癌,它還是可以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將它「去惡從善」、「回頭是岸」的。但是這時候,很多人都選擇去忽略它,一直拖著,讓「種子」繼續生長。

就好比很多慢性的炎症和息肉就是癌前病變的表現,例如慢性胃潰瘍、腸息肉或腺瘤、皮膚黑色素痣等等,這都是很常見的疾病,卻往往很多人都不去重視起來,這就讓「癌」有機可乘了。所以,在癌前病變之前就要做好癌症篩查工作了!

階段二:原位癌(樹苗)

這個階段,異常的機體細胞就完全惡變成癌了。雖然癌真的很可怕,但是原位癌它有個特點,它只不過是局限在原位的癌,也就是說癌細胞就局限在一個地方,它們不會隨意跑到別處,就乖乖地呆在一個地方。這時候如果你發現了原位癌,就可以趁著「樹苗」根基不是很深的時候,把它連根拔起。原位癌通過恰當的治療,主要是用手術的辦法,預後還是非常好的,完全可以治癒。所以,在這個階段查出了癌症,也是很幸運的!

階段三:浸潤癌(大樹)

到了浸潤癌階段,治療起來就很棘手了,癌細胞開始招惹周圍正常的組織,變得不太安分了。要想把這棵「大樹」剷除,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已經根深葉茂,把它拔起來,雖然大部分的根已經拔出來,但是還是會可能殘留一點根部在泥土裡,它就有很大機會再次生長起來。我們常常聽到的癌症復發,就是這個原因了。

浸潤癌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某種癌症,例如肺癌、胃癌、肝癌等等,這些都是浸潤癌。這時候,人們會因為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身體不適,去醫院一查就確診為某某癌。一切都是後知後覺的錯啊!

階段四:區域淋巴結轉移(種子向周圍播種)

「大樹」成熟結出包裹著種子的果實,果實落地,種子也就可以在土壤里生根發芽。這就等同於,癌症發展到區域淋巴轉移。這個階段很危險,癌細胞侵襲到離它們最近的淋巴結,進入了淋巴系統,為下一步的「侵略」做準備。

階段五:遠處轉移(種子隨風向遠處播散)

這個階段,「種子」因為藉助了外力——「風」,它就可以遠處播散。道理相通,癌細胞在上階段已經成功侵占了周圍區域的淋巴結,接下來它就借著四通八達的淋巴管道,肆意地向遠方組織器官侵略。晚期的癌症病人就會出現肝轉移、腦轉移等等的遠器官轉移。

現在,我們都心中明了,自己如果能夠在最早的癌前病變階段或者原位癌階段發現癌症的蹤跡,我們的健康就有了很大的保障。相信,很多人也會意識到這一點,每年都會積極參加體檢。可是小編告訴大家,普通的健康體檢≠早癌篩查。

因為常規健康體檢的側重點主要在體格檢查、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沒有放在癌症篩查方面。

以下附上七大高發癌症的最靠譜的篩查項目,希望大家不花冤枉錢,就能達到防癌的最佳篩查效果!

1.肺癌:低劑量螺旋CT

2.胃癌:胃鏡

3.結直腸癌:大便隱血試驗

4.肝癌:甲胎蛋白+超聲檢查

5.乳腺癌:自檢+乳腺超聲、乳腺X線檢查(鉬靶)

6.甲狀腺癌:超聲檢查

7.前列腺癌:直腸指檢+血清PSA檢查

參考資料:

1.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篩查:中老年人的「必修課》 2018-08-02

2.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訂閱號,《【答疑】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2019年3月11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8e6b0eb2989745a5d24271df0e12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