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歷】8 月 18 日,宜換個環境

2023-08-18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單向歷】8 月 18 日,宜換個環境

赫爾曼·黑塞,永屬於年輕一代的作家。他的自我探尋之路歷經瘋人院、戰爭和迫害,並非一段坦途。

作為德國人,黑塞在一戰中因參加反戰運動而被德國戰爭狂熱分子攻擊。

他扛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完成在戰俘救濟所的工作後才放棄了德國國籍遠走瑞士,與早已精神崩潰的妻子一起接受心理治療。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黑塞完成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悉達多》:「我胸中的鳥兒並沒有死去……我經歷了那麼多的蠢事,那麼多的罪惡,那麼多的錯誤,那麼多的噁心、失望和苦惱,只是為了重新成為一個孩子,以便重新開始。」

赫爾曼·黑塞

黑塞出生於德國南部一個名為卡爾夫的小城,家庭宗教氛圍濃厚,父母都是牧師,外祖父是曾在長期在印度傳教的傳教士。

從小聽長輩談論在印度的經歷和閱讀家中有關東方文化的藏書,黑塞早已心生叛逆。在神學院學習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煎熬,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出格的舉動:翻牆逃學。隨之而來的懲罰是被關進精神病院反思,黑塞以死相逼才換取退學在家自主學習的機會。

後來,黑塞離家獨自謀生,走過許多城市,在工廠當過學徒,也做過書店店員。

期間,黑塞唯一沒有停止的事就是學習。他閱讀了大量國內外典籍,既受西方文化傳統的深刻影響,又對老莊的哲學心嚮往之,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思想體系。

黑塞曾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筆下的聖者雖然穿著印度袈裟,但他的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釋迦牟尼。」

《悉達多》手稿

黑塞之所以能成為每一代青年的良師益友,不止在於他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更在於他真切地抗爭過,並且明白為此需要付出的代價與如何承擔的道路。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向歷 2023·經典款

現已上市,購買請點

單向歷 衍生周邊

拼貼詩盲盒

點擊直達購買

單向歷 靈感提示詞

激活大腦通路

點擊直達購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7246d00c182c8fe4f22d4534bec9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