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里育出「人體器官」,哈佛科學家分享新藥研發新利器

2024-11-04     北京日報

一個小小的晶片,能培育出什麼?11月3日,在第十二屆騰訊科學WE大會上,哈佛大學生物啟發工程懷斯研究所所長唐納德·英格伯給出的答案是:能培育出各種不同的「人體器官」。

器官晶片是一種鋪著人類患者的活細胞,可以模擬他們自身器官功能的裝置。記者了解到,將相應的細胞「種」進這種器官晶片里,再給它輸入氧氣、培養液,就構建出接近於體內的生長環境,長出一個細胞團,並具備對應器官的各種功能。

據唐納德·英格伯介紹,他所在團隊設計出的器官晶片模型,能模擬多種器官的功能,還成功開發出集成大腦、心臟、腸道、肝臟和腎臟等多個器官晶片的「人體晶片」。

圖片2

「開發新藥物對於治療疾病至關重要,傳統的藥物開發模式耗時久、價格高,器官晶片則是推動疾病治療和藥物開發的全新選項。」唐納德·英格伯說,這些突破將使藥物開發過程更快速、更經濟,也讓生產出的藥物更安全。未來,科學家們可以針對各類患者群體定製人體晶片,用於藥物測試,縮短試藥周期,最終實現精準醫療。

人體器官晶片已成為國際生物醫學領域技術的前沿爭奪焦點。記者注意到,近日,我國首個器官晶片領域的國家標準《皮膚晶片通用技術要求》正式發布。該標準主要規定了皮膚晶片的相關術語定義,皮膚晶片的外觀、細胞來源、組件性能、生物性能等技術要求,適用於以微流控晶片為載體的皮膚晶片產品的設計、生產和檢測。該標準的發布,將有效促進行業規範,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普通人該如何第一時間掌握前沿科技和清晰梳理人類科技史的里程碑?在本屆WE大會上,騰訊混元大模型發布了「科技樹」。從伽利略製成人類第一家望遠鏡、威廉·庫克和查爾斯·惠斯通發明電報,再到張先程在東南亞的水稻品種中找到強恢復系IR24......記者實際體驗發現,上千個科技史重要節點共同組成了一棵「科技樹」,打開騰訊元寶APP或騰訊元寶小程序,即可探尋人類科技史重要事件和相互依賴、相互啟發的脈絡關係。

圖片來源:騰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袁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4095b6a3f0b0087dfd3c687aed56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