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父母的困境,不用等到20年後就能遭遇,4個問題要拎得清

2023-08-09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二胎父母的困境,不用等到20年後就能遭遇,4個問題要拎得清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二胎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由於政策上的調整,我國多出生的二胎數量達到了1000多萬人。很明顯,二胎數量有所上升,這也就意味著二胎家庭的數量隨之有所增加,那麼當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晉升為二胎家長時,他們又會面臨著怎樣的教育難題呢?

事實上如果兩個孩子的教育抓不好,那麼不用等到20年後,父母們所遭遇的家庭困境就會不期而至

張莉是一位二胎寶媽,大寶正在上小學一年級,小寶正在上幼兒園。為了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在把小寶送上幼兒園後,她就重新返回了職場。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雖然自己對工作的內容已經駕輕就熟,但是二胎之間的矛盾頻發,這還是讓她的工作狀態受到了影響。

「你還是趕快回家一趟吧!兩個孩子又打起來了!」在接到婆婆的電話後,原本還要加班的張莉不得不向老闆請假,提前下班趕回家中。回到家後的張莉看到整個客廳被兩個孩子弄得一片狼藉,心裡一瞬間火冒三丈。

她毫不猶豫地沖大寶喊道,「你為什麼就不能夠讓著點弟弟?真是越大越不懂事!」原本沒有哭鬧的大寶聽到媽媽如此大聲的呵斥自己,心裡很是委屈的他隨即大哭起來。「你就是偏心弟弟,客廳根本不是我弄亂的!

大寶話音剛落,一旁的婆婆便趕緊接茬批評道,「房間確實是小寶弄亂的,但是你也不能動手打他呀!哥哥要有哥哥的樣子!」

看到媽媽和奶奶都偏心弟弟,大寶的情緒一下子崩潰了,「你們都向著他,等你們老了,我肯定不給你們養老!」

大寶說完後還置氣一般地狠狠的推了弟弟一把,隨即便跑回了房間反鎖了房門。看到大寶這一連串操作,張莉一時間有些恍惚。

事實上,在小寶出生以前,大寶一直是十分乖巧聽話的,這孩子變成了如今這樣,張莉心裡百感交集。「孩子這麼小就把彼此當仇人,真不知道長大後的他們要怎麼相處!

二胎家庭中這4個問題普遍存在,別後知後覺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兒童是一個擁有著完整人格的個體,他們對於優越感有著本能的追求,與此同時他們內心還隱藏著最天然的自卑感。

問題一:大寶有自卑感

在二胎出生後,大寶內心的優越感和自卑感受到刺激,被更強烈的激發出來,與此同時,有了大寶的參照,小寶更容易把大寶當成是自己的競爭對象,於是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感愈發明顯。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之間競爭感較強的問題,存在的較為普遍。

問題二:一碗水端不平

在小寶出生後,很多二胎家長都會為自己進行「一碗水端平」的心理建設,但是事實上在小寶出生後,大人們不得不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傾斜到小寶身上,這也就使得大寶被動的被忽略。

不得不承認,有些家長的做法,真的很讓人寒心。即便大寶同樣有著需要被回應的情感需求,也很有可能會被選擇性忽視

問題三:兩個孩子做對比

雖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是二胎家庭中的兩個孩子,無論是在個性特徵,還是在天賦優勢上,仍然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這也就使得很多二胎父母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拿兩個孩子進行對比。在對比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往往承受了更大的成長壓力以及存在於內心的委屈和不甘。

問題四:孩子之間有敵意

在部分二胎家庭中,父母忙著為兩個孩子提供更好的養育條件,這使得他們忽視了孩子之間親情感的培養

家長們天真的以為,有著血緣關係的維繫,孩子之間會自然而然的產生深厚的親情。但是事實上,如果父母們沒有重視孩子間親情感的培養,那麼兩個孩子彼此也可能會存在敵對情緒,拿對方當「仇人」

一碗水端平沒那麼簡單,父母不要傷娃而不自知

結合二胎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來看,父母們如果不能夠把時間、精力以及愛平等地分攤到兩個孩子身上時,那麼「一碗水端平」也只能夠是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孩子們根本無法在內心深處與家長們形成共鳴。

教育專家武志紅說,父母對孩子的看到應該是一種心靈上的呼應,應該是心對心的,感受對感受的情感體驗。

如果父母們對於二胎家庭中,孩子內心的情感需求視而不見的話,那麼這種情感上的忽視,很有可能在悄悄的傷害,孩子對於手足親情以及父母親情的珍視

當家庭不再是孩子內心溫暖的港灣,而是他們不得不努力表現競爭的決鬥場時,二胎家庭所發生的家庭矛盾就會頻發,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會隨之變得愈發緊張。

家有兩娃,父母們更應該重視起家庭教育中的「公平」

相信父母在做生養二胎的決定時,一定是出於對兩個孩子的疼愛,但是當教育不得其法時,這只會讓兩個孩子同時受傷。

1、設置陪伴每個孩子的專屬時間

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們應該在孩子的陪伴上有所分工,與此同時也要為每個孩子設置專屬的陪伴時間。

雖然說小寶因為年齡較小,勢必需要父母更多的看護和陪伴,但是同樣作為孩子的大寶卻不應該因此受到冷落。在兩個孩子的日常養育中,寶爸和寶媽要做好時間協調和分配,儘量讓大寶的存在感得到重視。

2、儘量避免不合時宜的勉強的「謙讓」

雖然大寶在年齡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要更懂事聽話一些。謙讓本就是一種由內而外自發的行為表現,但如果這是孩子被逼迫勉強的行為,那麼這就有違了謙讓本身承載的價值意義。

Tips:父母不要因為自己不合時宜的固有認知來讓孩子受委屈,否則這只會弄巧成拙。

3、認同並讚賞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不同之處。蒙台梭利教授認為家長們有責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適時地給予讚賞和肯定。

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們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兩個孩子身上,用心力去發現他們所擁有的獨特的天賦特長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眼中獨特的存在,如果父母們不能夠在這種情感需求上給予滿足,那內心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很有可能會成為家庭戰爭的製造者。Tips:向孩子表達只屬於他們的「專屬疼愛」,這是二胎家長必備的教育技能。

枕邊育兒寄語:

心理學研究表明,同胞競爭障礙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就意味著二胎家長們需要具備家庭教育主動權,了解每個孩子的真實需求,避免孩子們出現情緒上以及的失控。所以說二胎父母們要更懂得如何表達愛,分配愛。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1adc6d035de17bc4654ed22cb009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