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祖鐵木真:如果世上只有一個千古一帝,那麼一定會是成吉思汗

2023-06-07     雲夕客

原標題:元太祖鐵木真:如果世上只有一個千古一帝,那麼一定會是成吉思汗

(鐵木真)

公元1177年,按干支紀年,是丁酉雞年。

這一年,南宋皇帝趙昚已經執政六年。

全真教祖師王重陽領了便當,駕鶴西去,宋太宗趙光義的八世孫趙汝適剛剛出生。

西夏仁宗李仁孝即位伊始,金朝最有作為的皇帝金世宗完顏雍也已經在位整整十年。

宋夏相安無事,宋金也沒有爆發大規模戰事。

如此說來,這一年實在算不上什麼特殊的年份。

但故事的確要從這一年開始說起。

這一年,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鐵木真九歲。

他的父親也速該是蒙古乞顏部的首領。

這位父親也許是早戀主義的擁戴者,也許是著急想要抱孫子,某天突發奇想,居然想給九歲的鐵木真找個對象。

畢竟是首領之子,找對象當然不能在本部落找,最起碼應該走出去看看,找個其它部落聯姻。

一來有排面,二來還可以通過這種聯姻來加強部落之間的合作交流。

於是,也速該帶著鐵木真跋山涉水,到了另外一個叫做弘吉剌的蒙古部落,在這裡,也速該遇上了他的老朋友特薛禪。

所謂無巧不成書,特薛禪家裡正好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叫做孛兒帖。

倆大人一頓撮合,直接就把鐵木真和孛兒帖的婚事給訂下了。

既然大事已定,也速該決定不再逗留,但他不放心鐵木真再受長途跋涉之苦,決定自己先回家。

看著鐵木真在帳篷中熟睡,也速該踏上了獨自回家的路。

這位年輕的父親沒有想到,這將是自己和兒子的最後一面。

果不其然,也速該返程半路上就被敵對部落給弄死了。

(也速該)

也速該一死,乞顏部大亂,周邊的蒙古部落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政策,大舉入侵乞顏部。

九歲的鐵木真有心抵擋,但也干不過人家,只能開始流亡。

父親暴死,部族死傷,前途未卜,人生渺茫。

如此說來,鐵木真的命運真的不是很好。

都說天降大任於斯,必然要先給你來一頓悽苦的人生遭遇,我們的鐵木真同志可以說是實打實地挨了老天爺一頓收拾。

逃跑後的鐵木真去過很多地方,南宋狹小。西夏孱弱,金朝又僅有幾州之地,但蒙古不同,草原一望無際,天大地大,鐵木真大可以四海為家。

但那樣的生活,就真的只是流亡了。

流得好,是風塵俠客,紅塵一笑,流得不好,搞不好直接餓死在草原上了。

但這兩者很顯然都不是鐵木真想要的。

九歲的鐵木真並沒有特彆強烈地想為父親報仇的慾望,一來蒙古草原上的攻殺不斷,死人是常有的事兒,二來當時的鐵木真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如何報仇,而是如何活下來。

所以他很快投身了父親以前的好兄弟,脫里領導的克烈部落,希望可以在昔日故人手裡混口飯吃。

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鐵木真同志開始積攢自己的力量,他東劃拉點人,西劃拉點人,把父親以前的手下一集合,好不容易湊齊了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就是鐵木真的啟動資金。

不久,他辭別脫里,開始征戰草原,但是他明白,想要在這片用拳頭說話的草原上混出一片天來,自己單排是不行的,必須拉人組隊,開黑上分。

於是他找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扎木合。

他和扎木合倆人聯手,經過一番攻城略地,終於在草原上混出了些名氣,也讓乞顏部落重新開始發展。

(乞顏部落)

鐵木真替父親重振乞顏部落,很快被眾人推舉為汗。

這個「汗」呢,只是說起來好聽,其實就是本部落的小首領而已。

乞顏小部落的復興壯大很快讓草原之上的另外一個部落泰赤烏有了危機感。

泰赤烏部落認為,鐵木真這小伙子,人長得帥,打仗又狠,這才短短几年時間,就把乞顏部落給振興了,假以時日,還不得統一草原?所以必須趁著鐵木真羽翼還不豐滿,直接給他扼殺在嬰兒車裡。

說干就干,泰赤烏部落策反扎木合,聯合起來反攻鐵木真。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鐵木真畢竟是主角,作為主角,那就一定擁有主角光環,所以就算泰赤烏和扎木合聯合起來,也未必能拿鐵木真怎麼樣,搞不好還得被鐵木真給反殺了。

但歷史不是電視劇,歷史很殘酷。

鐵木真不僅抵擋不住泰赤烏部落的進攻,還讓人家追得雞飛狗跳,差點沒死了。

泰赤烏眼見就要一鼓作氣剿滅鐵木真,沒想到內部搞起了窩裡斗,泰赤烏部落的蒙古貴族們,還沒等消滅鐵木真,就因為商量如何瓜分乞顏部落的土地財產而內鬥了起來。

這種情況時常出現,人心總被慾望左右。

前不久我還看到一條新聞,廣東某地一對夫妻,幻想中獎五百萬,因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

這新聞和泰赤烏的這幫貴族們有異曲同工之妙。

倘若沒有,權當逗君一笑。

泰赤烏部落搞起了內鬥,鐵木真則重整力量,迅速反擊泰赤烏,沒兩天就把泰赤烏給打完蛋了。

我們的鐵木真同志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重整旗鼓,不外乎有乞顏部落百姓們的支持。

之所以百姓們支持鐵木真,是因為作為領導者的鐵木真對民政策那是相當好。

草原上的部落很多,首領也很多,但絕大部分首領每天尋思的事兒都是如何搶地盤,他們的生活就是殺人、搶地盤、再殺人、再搶地盤。

(草原上的戰爭)

所以百姓們飽受戰爭之苦,常常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在戰爭面前,只是一個又一個數字而已。

那些大部落的首領眼裡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當然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但鐵木真卻不一樣,他愛民如子,善待百姓,還經常搞送油送米送面的「三溫暖」活動。

這些事兒在當時看起來婆婆媽媽,且撈不到任何好處,甚至有很多人嘲笑鐵木真婦人之仁。

但請記住,這些被人們輕視嘲笑的婦人之仁,卻成了鐵木真同志最後取得勝利最為關鍵的原因。

封建時代,人要成功,有靠殺伐征戰的,有靠陰謀詭計的,有靠天時地利的,但靠來靠去,都不如靠百姓。

大家搶來搶去,爭來爭去,無非是為了想要坐擁天下。

那天下是由什麼組成的?

山川?河流?城池?

並不。

天下是由百姓組成的。

倘若天下黎民愛戴,豈不是等於是擁有了整個天下?

這是一個簡單到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但古往今來,萬千歷史人物,能想通此道的人,卻寥寥無幾。

鐵木真很幸運,他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也有一個直截了當的名字,叫做「仁義」。

勇猛無雙的鐵木真加上這份難能可貴的仁義,開始了新一輪的奮鬥。

老鐵之後的經歷很傳奇,也很跌宕。

他有過叱吒草原,追著敵人滿街跑的時刻,草原上的蒙古人聽到鐵木真的名字,基本上都嚇得直打哆嗦。

但他同樣有過輕敵大意,被對手窮追猛打,勢力潰散到只剩幾千騎兵,慘澹無比的日子。

他曾踏足山巔,也曾墜入深谷,但兩者都讓鐵木真受益良多。

他沒有被擊潰,反而越來越強大。

我曾翻閱過一些近現代的蒙古史料,一些對鐵木真的刻畫難免有些個人崇拜了。

在這些資料里,鐵木真生下來就是戰神級別的,拳打蒙古各部,腳踢中原政權,一腳一個小朋友,很快就把華夏一統了。

事實上,鐵木真的人生經歷、他的創業史、發家史異常沉痛,異常艱難,他未來的一切榮光,都是用血與淚的經歷換來的。

他經歷過無數次的屈辱,無數次慘痛的失敗。

多年以前,他曾經是一個失去父親的野孩子,像一隻野狗一樣被人追趕,被人驅逐。

但他現在已然長大,成為了草原之上的一代雄主。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從此之後他有了一個炫酷的新名字: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像 1)

成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開始了屬於他自己的偉大事業。

他曾興兵討伐西夏,也曾兵分三路收拾金朝,還曾經浩浩蕩蕩地開拔大軍攻打西遼。

他率領的蒙古鐵騎縱情馳騁在中原大地,但老鐵同志也沒忘了去國外轉悠轉悠。

滅亡烏茲別克的花剌子模,遠征東歐地區的各個強國。

他的一生時間基本都在打仗。

如果你能耐心地翻閱元史,你甚至會發現,鐵木真同志幾乎沒有一天時間休息過。

除了打仗,他還曾創立蒙古文字、編撰法典、設立千戶制度、等等功績,不勝枚舉。

當然,這些刻板的歷史背書你可能並不是很懂,那我換一句簡單的話來解釋給你聽:

那就是,鐵木真同志不僅僅是世界歷史上數一數二的軍事奇才,更是一個涉及文化、宗教、法律、政治、藝術等各方面的全才,通才。

幾乎每一個他所涉及的領域,他都處在該領域的金字塔最高峰。

唐宗文韜武略,從諫如流,但大唐不過是千里之地。

宋祖文治武功,極善權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兇殘亂世,但北宋不過半壁江山。

秦皇千古一帝,開王朝之始,但大秦短命,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漢武一身肝膽,封狼居胥,但窮兵黷武的政策卻為西漢的滅亡留下了隱患。

這些皇帝和王朝,固然優秀,固然偉大,但他們始終處在一個狹小的自我格局裡。

再看成吉思汗,他在那個悠遠的十三世紀的所作所為,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也超越了整個歷史的時空,更衝出了國家和民族的界限。

這樣的人,古今誰能再比擬?

(成吉思汗像 2)

我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三千字,根本無法把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生訴說清楚。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翻一翻有關鐵木真的自傳,才能對他有一個清晰且完整的了解。

任何所謂短小精悍的分析鐵木真的文章,無論寫得多好,都是片面的。(包括我這篇)

在下這篇文章,權當做拋磚引玉了。

公元1227年,宋朝寶慶三年,金朝正大四年。

鐵木真征討西夏,中道崩阻,時年六十六歲。

這個草原上的傳奇君主悄無聲息地落下了帷幕,但蒙古帝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0d87e3f644a86309651f8fd54fa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