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卡欽斯基專機斯摩棱斯克空難是本廠長的第一個空難專題,現在看來當時寫的太草率稚嫩,很多該說的來龍去脈都沒說清楚,故推倒重來一篇。
斯摩棱斯克空軍基地衛星圖,航空之家
2010年4月10日上午10時,一架由波蘭華沙奧肯切機場起飛的隸屬於波蘭空軍第36特別航空團的圖154M型客機(編號紅色101,生產編號90A837,1986年出廠,至事發時機齡24年,屬於一架老機)飛臨斯摩棱斯克軍用機場附近準備進入進近程序,該機此行的任務是搭載時任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夫婦和波蘭政府部分高官、議會成員組成的波蘭政府代表團前往俄羅斯的斯摩棱斯克參加紀念「卡廷慘案」七十周年的紀念活動(1940年,前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在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森林槍殺並掩埋了4421名被俘的波蘭軍官,此次事件也成為長期以來俄羅斯和波蘭關係的一個「心結」)。飛機上總共有4名機組成員,3名乘務組成員以及包括萊赫·卡欽斯基總統夫婦在內的89名乘客。
卡欽斯基夫婦
美術作品:卡廷慘案
紅色101號機的機組由機長阿爾卡迪烏什•普羅塔休克少校,副駕駛羅伯特•格日瓦少校,領航員阿圖爾•津泰克中尉,飛航工程師安傑伊•米夏拉克中士4人組成;乘務長組由乘務長芭芭拉•馬切伊奇克中士、空乘納塔利婭•雅努什科下士和尤斯蒂娜•莫紐什科下士組成。
空中浩劫畫面:紅色101專機機組成員
紅色101專機上的三名乘務組成員
其實當時紅色101號機的機況已經不容樂觀,2008年,波蘭空軍第36特別航空團的一些飛行員就曾因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拒絕駕駛飛機。2008年底,卡欽斯基在結束對蒙古訪問回國時圖-154M紅色101號機還因機械故障而租用其他飛機。對此,波蘭政府則多次由於資金問題否決了更換飛機的提議,卡欽斯基本人也曾以節約為由婉拒更換飛機。
紅色101號圖154專機生前遺照
卡欽斯基總統專機紅色101號機頭細節
卡欽斯基專機紅色101號圖154M生前留影
回到紅色101號機的駕駛艙,機組正在討論進近程序的分工:
格日瓦副駕駛(以下簡稱「副駕駛」):「我們決定好了沒有?」
普羅塔休克機長(以下簡稱「機長」):「減速。」
米夏拉克工程師(以下簡稱「工程師」):「我能問一下現在的氣溫和氣壓嗎?」
格日瓦副駕駛:「我告訴你現在的氣溫多少吧——簡直冷透了!」
機組隨後發出一陣笑聲。
格日瓦副駕駛:「準備聯絡塔台吧,要說俄語嗎?」
普羅塔休克機長:「對,他們只聽得懂這個,哈哈。」
波蘭國徽
按照圖154型客機的操作規定,在進近階段由機長負責操縱飛機,而同時普羅塔休克機長又是紅色101號專機4名機組中唯一會說俄語的,因此也只能由他負責和斯摩棱斯克空軍基地塔台聯絡。因此他的「工作負擔」頗為繁重。
空中浩劫畫面:冒著濃霧進近的紅色101號專機
機長:「(斯摩棱斯克)塔台,早上好,波蘭空軍101呼叫。」
斯摩棱斯克空軍基地塔台(以下簡稱「塔台」):「收到,波蘭空軍101,我們這裡有霧,能見度400米。」
機長:「波蘭空軍101收到。」隨後他用波蘭語對別的機組通報說:「大霧,能見度只有400米。」
機長:「塔台,波蘭空軍101請問氣溫和氣壓是多少?」
塔台:「氣溫2攝氏度,氣壓745毫米汞柱(933百帕),情況不適合降落。」
機長:「他們說不適合降落。」看了一眼副駕駛,機長說道:「繼續進近!如果不能降落的話就用自動駕駛復飛。」
本廠長繪製的波蘭空軍紅色101號圖154M專機二視圖
之所以機長依然在能見度不佳的情況下堅持駕機進近,事實上是出於一定的壓力的。因為當時駕駛艙內除了4名機組成員外,還有1名特殊的人物:波蘭共和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馬里烏什•卡扎納。機組當然知道此人背後的「大佬」是誰,雖然卡扎納在駕駛艙里只是隨便詢問機組現在是什麼情況,並沒有試圖干預機組的操作。但這個總統小圈子中的重要人物在駕駛艙內杵著本身就代表著總統大人的態度:必須降落!因為斯摩棱斯克空軍基地是距離卡廷森林最近的機場,要是備降別地,總統的原定行程肯定是要泡湯了。以卡欽斯基強勢且喜歡秋後算帳的脾氣,負責禮賓和外事活動安排的卡扎納自然討不到好,他要是不得煙抽,那首先肯定要把氣撒在機組頭上,到時候大家都要不得煙抽了。
空中浩劫畫面:在進近過程中「杵」在駕駛艙,影響機組決斷的波蘭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卡扎納
在普羅塔休克機長腦海里還對上一次的專機飛行記憶猶新,當時他作為副駕駛,在執飛前往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的專機行程中也遭遇了惡劣天氣(一說要避開當時的俄格交戰區),而當時的機長違背了卡欽斯基的改變了航線,外表和和氣氣但內心主意極正的卡欽斯基當時沒有說什麼,但回國後不久就撤換了專機的機長,普羅塔休克得以成功「上位」成為新的專機機長。
由此可見,普羅塔休克之所以在惡劣天氣的條件下持續進近的重要初衷就是「擔心丟飯碗」,擔心一旦「忤逆」總統的意思,就將步的前任的後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此時斯摩棱斯克機場上空的霧愈發濃郁,能見度不容樂觀,而且斯摩棱斯克機場沒有安裝ILS系統,導致機組無法建立盲降,但斯摩棱斯克塔台見紅色101專機機組執意要繼續進近,也只好硬著頭皮對其進行並不能保證準確度的引導。
本廠長繪製的波蘭空軍紅色101號圖154M專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的波蘭空軍紅色101號圖154M專機細節2
本廠長繪製的波蘭空軍紅色101號圖154M專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的波蘭空軍紅色101號圖154M專機細節4
塔台:「接近外指點標,航向正確,位於下滑道上。」
機長:「波蘭空軍101明白。」
當紅色101號專機機組正在全神貫注的尋找機場跑道時,駕駛艙內的近地警告聲響起,隨即機長切換了高度表的計量單位後近地警告聲一度消失,但在20秒之後又再次響起。領航員津泰克報出了此時的飛機高度「100米」,這是正常的進近高度,所以機組無視了近地警告繼續進近。
可是不久駕駛艙內響起了「PULL UP」的語音指令,機長覺得必須要復飛了:「放棄降落,準備復飛。」
副駕駛:「注意地形,注意地形,拉起飛機!」
領航員:「(高度)90米!」
機長:「最大油門,復飛復飛!」
領航員:「40米!」
副駕駛:「注意高度!」
領航員:「30米!」
機長:「拉起來
領航員:「30米!」
機長:「拉起來!」
領航員:「20米!注意地形!」
空中浩劫畫面:左側機翼撞樹後折斷的紅色101專機
沒多久,飛機的左側機翼突然撞上了一棵樹後失去了平衡,猛然向左邊傾斜後翻倒過來,倒扣在離斯摩棱斯克空軍基地不遠處的一片森林裡,隨即爆炸解體,機上96人包括卡欽斯基總統夫婦在內無一生還。直到飛機爆炸後,斯摩棱斯克塔台還在呼叫已經墜毀的紅色101號專機:「波蘭空軍101,離場復飛!」當然不可能收到任何回答。
空中浩劫畫面:紅色101專機的最後時刻
當確切的墜機消息傳到卡欽斯基將要蒞臨的卡廷森林,數百名先期到達的波蘭記者以及卡廷屠殺受害者後裔們當場哭天搶地,現場的俄羅斯記者一開始還以為是波蘭人在給他們開愚蠢的玩笑,當消息證實後,安慰也不是,不安慰也不是。場面十分尷尬,俄羅斯和波蘭的「世仇」可見一斑。
紅色101專機墜機現場的主起落架殘骸
波蘭政府發言人宣布,因總統卡欽斯基在墜機事件中遇難,波蘭將於2010年6月底前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眾議長科莫羅夫斯基將暫時履行國家元首的職務。
同樣出於俄波的傳統「世仇」(本質上是東正教的斯拉夫人和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在意識形態上的仇恨),波蘭媒體在第一時間將空難的髒水潑在俄羅斯頭上,認為紅色101專機是被俄羅斯擊落的,或者是被俄羅斯特工在飛機上安放的炸彈炸毀的。這種陰謀論在西方媒體中十分有市場。到底是不是真相不重要,能抹黑對手就是好新聞素材。
紅色101號圖154M專機殘骸
俄方收集的紅色101號專機部分殘骸(圖為比較完整的機尾部分)
空難發生後,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下令成立由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負責的調查飛機失事政府委員會,並派俄緊急情況部長紹伊古緊急趕往斯摩棱斯克。由俄羅斯和波蘭雙方組成的調查組暫時放下了「世仇」的成見,攜手進行現場調查,首先排除了客機毀於恐怖襲擊的可能性,因為墜機現場沒有任何不屬於飛機本身的殘骸,現場也並沒有起獲任何爆炸物哪怕是痕跡。飛機上的兩個俄造「黑匣子」和一個波蘭造「黑匣子」先後被發現。通過判讀黑匣子的記錄數據,證實飛機在最終失去平衡之前沒有發生任何故障。
經過15個月的調查後,俄羅斯和波蘭各自公布了自己的斯摩棱斯克波蘭總統專機空難的調查報告:
俄方的報告指出,紅色101號專機的機組在機場近空大霧,能見度惡劣並且機場塔台已經告知不適合降落的條件下依然執意進近,無視近地警報使得飛機復飛過晚,最終導致飛機進近高度低於下滑高度,左翼撞樹墜毀。在黑匣子的錄音中機組也並未遵守進近過程中除非和飛行有關的術語報數和復誦確認之外儘量避免和飛行無關的對話的規定,不停的在和進入駕駛艙的波蘭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卡扎納討論是否要降落,什麼情況下需要復飛之類的內容;另外俄方報告還指出,波蘭機組的進近行為很可能受到高官的強力干預(黑匣子通話記錄中出現了根本不該出現在駕駛艙的卡扎納的聲音,另外機組還可能受到同樣在飛機上的頂頭上司——空軍司令安傑伊•布瓦西克中將的壓力,不排除這位新晉司令想在總統面前裝逼表現的可能性),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有一個不好意思放上檯面的弦外之音,就是卡欽斯基本人和機上部分高官的剛愎自用和迷之自信最終害死了自己和一飛機人的卿卿性命)。
時任波蘭空軍司令的安傑伊•布瓦西克中將(拍此照片時還是少將)
波蘭方面的報告指出,斯摩棱斯克機場在明知紅色101號專機要在此降落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做好完全的接待準備,導航設施落後,用俄語而不是國際民航組織通用的英語來進行引導,沒有安裝在霧中降落至關重要的ILS盲降系統是導致波蘭空軍紅色101總統專機最終墜毀的原因(當然,由於黑匣子語音記錄器的對話記錄白紙黑字,波蘭人也沒臉否認紅色101專機機組應該負的主要責任)。
卡欽斯基的靈柩被運回華沙,「跪迎」的人群中包括現在的歐盟主席圖斯克
卡欽斯基夫婦的石棺
不過近幾年關於質疑紅色101號總統專機墜機原因的「陰謀論」沉渣又再度泛起。這和烏克蘭危機以及緊張的俄波關係密切相關(幫助烏克蘭軍在東烏和俄軍作戰的波蘭「武裝人員」傷亡極其慘重),至於真相對某些人來說並不重要。
本廠長認為:這起事件「完美」的詮釋了「NO ZUO NO DIE」的涵義。
在卡欽斯基「追悼會」上普京一臉嫌棄
卡欽斯基簡介:
萊赫·卡欽斯基,波蘭前總統,1949年6月18日出生於波蘭首都華沙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兒童時代,他與孿生哥哥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因在影片《偷月二人行》中成功扮演一對「小無賴」而成為轟動一時的童星。華沙大學法律學博士。2005年10月當選為波蘭第四任總統。2010年4月10日,卡欽斯基為參加紀念卡廷慘案70周年的紀念活動,所乘專機在俄羅斯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的機場降落過程中墜毀,當場死亡,享年61歲。
《偷月二人行》中的倆「小無賴」
倆「小無賴」長大後一個當了波蘭總統,一個當了波蘭總理
卡欽斯基總統專機斯摩棱斯克墜機事件後不久,波蘭空軍將剩餘的圖154M型飛機退役。專機部隊第36團撤編,政府高官出訪改為包租波蘭航空公司商用客機。
和卡欽斯基專機紅色101號同型的波蘭空軍第36團紅色102號圖154M
波蘭總統101號專機斯摩棱斯克空難被收入大型空難事故紀錄片《空中浩劫》第十二季第九集。
紅色101號專機性能數據:
機型:圖154M
設計商: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
生產廠家:茹科夫斯基工廠
乘員:機組5人+載員180人(最大)
長度:47.9米
翼展:37.55米
高度:11.4米
空重:553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00000千克
最大商載:18000千克
發動機:三台索洛維耶夫D-30KU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104千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900千米每小時
實用升限:11900米
最大航程:6600千米
載重航程:3900千米
附錄:波蘭空軍紅色101號圖154M機上人員名單
紅色101專機上的部分遇難人員
1、波蘭共和國總統萊赫·卡欽斯基
2、波蘭共和國總統夫人瑪麗婭·卡欽斯卡婭(女)
3、波蘭流亡政府末任總統雷沙爾德•卡丘羅夫斯基
4、波蘭共和國總統辦公室副主任馬里烏什•漢茲利克
5、波蘭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安傑伊•克雷默
6、波蘭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斯坦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
7、波蘭共和國文化與國家遺產部副部長托馬什•梅爾塔
8、波蘭共和國國家銀行行長斯瓦沃米爾•斯克日普克
9、波蘭共和國總統辦公室主任瓦迪斯瓦夫•斯塔夏克
10、波蘭共和國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什奇格沃
11、波蘭共和國總統辦公室國務秘書帕維烏•維皮希
12、波蘭共和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馬里烏什•卡扎納
13、波蘭共和國議會上議院副議長克里斯蒂納•博赫內克(女)
14、波蘭共和國議會上議院議員雅尼納•費特林斯卡(女)
15、波蘭共和國議會上議院議員斯坦尼斯瓦夫•扎永克
16、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萊謝克•德普圖瓦
17、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格熱戈日•多爾尼亞克
18、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格拉日娜•傑西卡(女)
19、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普熱梅斯瓦夫•戈謝夫斯基
20、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伊莎貝拉•亞魯加-諾瓦茨卡(女)
21、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塞巴斯蒂安•卡爾皮紐克
22、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亞歷山德拉•納塔利-希維亞特
23、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阿爾卡迪烏什•雷比茨基
24、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約蘭塔•希馬內克-德雷什
25、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茲比格涅夫•瓦塞爾曼
26、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維斯瓦夫•沃達
27、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議員愛德華•沃伊塔斯
28、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副議長克日什托夫•普特拉
29、波蘭共和國議會下議院副議長耶日•斯馬津斯基
30、波蘭共和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弗郎齊歇克•貢戈爾中將
31、波蘭共和國武裝力量作戰司令部司令布羅尼斯瓦夫•克維亞特科夫斯基中將
32、波蘭空軍司令安傑伊•布瓦西克中將
33、波蘭陸軍司令塔德烏什•布克少將
34、波蘭海軍司令安傑伊•卡爾維塔中將
35、波蘭特種部隊司令沃齊米日•波塔申斯基少將
36、華沙衛戍區司令卡齊米日•吉拉爾斯基準將
37、波蘭東正教會軍中教長區總主教米龍•霍達科夫斯基準將兼總主教
38、波蘭天主教會軍中教長區主教塔德烏什•普沃斯基少將兼主教
39、波蘭天主教會軍中教長區司鐸揚•奧辛斯基中校兼司鐸
40、波蘭代理福音派軍中牧師亞當•皮爾希上校兼牧師
41、卡廷遇難者米奇斯瓦夫•斯莫拉文斯基少將之孫女葉娃•邦科夫斯卡(女)
42、戈爾佐夫斯卡卡廷大屠殺家庭副主席、卡廷遇難者弗朗齊歇克•博羅夫斯基少尉之女安娜•瑪利亞•博羅夫斯卡(女)
43、卡廷遇難者弗朗齊歇克•博羅夫斯基少尉之孫子巴爾托什•博羅夫斯基
44、西伯利亞流放者協會總秘書愛德華•杜赫諾夫斯基
45、北倫敦總鐸區總鐸,倫敦聖安德肋•保保拉教堂堂區主任布羅尼斯瓦夫•戈斯托姆斯基教長
46、堂區遊戲協會主席約瑟夫•若尼克司鐸
47、華沙卡廷大屠殺家庭會長茲齊斯瓦夫•克魯爾司鐸
48、卡廷大屠殺家庭聯盟會長安傑伊•克瓦希尼克司鐸
49、卡廷遇難者阿達瑪•盧托波爾斯基少尉之子塔德烏什•盧托博爾斯基
50、波蘭卡廷大屠殺基金會主席澤農娜•博扎娜•馬蒙托維奇-沃耶克(女)
51、卡廷大屠殺委員會主席斯特凡•梅拉克
52、鬥爭和殉難場所保護委員會副主席,月刊「Palestra」的編輯斯坦尼斯瓦夫•米凱律師
53、波德哈拉的卡廷大屠殺家庭協會會員、卡廷遇難者弗朗齊歇卡•奧拉夫卡的侄女布羅尼斯瓦娃•奧拉維克-勒夫勒(女)
54、卡廷遇難者托馬什•皮斯科爾斯基之女卡塔齊娜•皮斯科爾斯卡(女)
55、卡廷大屠殺家庭聯盟主席安傑伊•薩尤什-斯孔普斯基
56、雕塑家,Pomnika Ofiar Katynia w Chicago的作者沃伊切赫•塞韋倫
57、卡廷遇難者亞當•索爾斯基少校之侄萊謝克•索爾斯基
58、「東方哥耳哥達」基金會主席特雷莎•瓦萊夫斯卡-普日雅烏科夫斯卡(女)
59、卡利什卡廷大屠殺家庭協會主席加布里埃拉•齊赫
60、波蘭共和國最高律師公會主席喬安娜•阿加卡-因德卡律師(女)
61、波蘭共和國全國軍人世界協會主席切斯瓦夫•齊溫斯基
62、波蘭共和國戰爭英勇軍功騎士俱樂部幹事茲比格涅夫•登布斯基中校
63、波蘭總統辦公室,華沙南布拉加區市政專員卡塔芝娜•多拉欽斯卡(女)
64、俄語翻譯亞歷山大•費多羅維奇
65、波蘭共和國總統小堂專任司鐸羅曼•因傑伊奇克司鐸
66、波蘭共和國總統辦公室雇員達留什•揚科夫斯基
67、波蘭共和國民權監察使雅努什•科哈諾夫斯基
68、戰爭英勇軍功官斯坦尼斯瓦夫•納文奇-科莫爾尼基準將
69、波蘭共和國戰鬥人員和受迫害者辦公室主任雅努什•克魯普斯基
70、歷史學家、波蘭國家紀念院院長雅努什•庫爾特卡
71、總統醫生沃伊切赫•盧賓斯基上校兼特許任教資格博士
72、波蘭總統辦公室秘書芭芭拉•馬明斯卡(女)
73、西伯利亞流放者、前克拉科夫的民主反對派社會活動家雅尼納•納圖塞維奇-米雷爾
74、波蘭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皮沃特里•努瑞沃斯基
75、斯特凡•維辛斯基樞機大學校長雷沙爾德•魯馬涅克司鐸兼教授
76、波蘭總統辦公室秘書伊莎貝拉•托馬謝夫斯卡(女)
77、波蘭沿海自由工會活動家安娜•瓦連季諾維奇(女)
78、戲劇及電影演員雅努什•扎克任斯基
79、波蘭人共同體聯盟主席馬采•普瓦任斯基
80、波蘭鬥爭和殉難場所保護委員會秘書長安傑伊•普熱沃支尼克
隨行保衛人員
81、雅羅斯瓦夫•弗洛爾恰克中校
82、達留什•米哈沃夫斯基上尉
83、帕維烏•姚奈切克中尉
84、皮沃特里•諾塞克少尉
85、阿圖爾•弗蘭楚茲上士
86、亞采克•蘇魯夫卡中士
87、帕維烏•克拉耶夫斯基中士
88、馬雷克•烏列里克中士
89、阿格尼什卡•波格魯德卡-文克瓦維克下士
紅色101號專機機組人員,全部隸屬於波蘭空軍36第特別航空團
90、機長阿爾卡迪烏什•普羅塔休克少校
91、副駕駛羅伯特•格日瓦少校
92、領航員阿圖爾•津泰克中尉
93、飛航工程師安傑伊•米夏拉克中士
94、乘務長芭芭拉•馬切伊奇克中士(女)
95、空乘納塔利婭•雅努什科下士(女)
96、空乘尤斯蒂娜•莫紐什科下士(女)
波蘭共和國總統助理索菲婭•克魯申斯卡-古斯特(女)因身體不適而臨行前取消行程,逃過一劫。
卡欽斯基夫婦國葬場面,美製悍馬車拖著蘇制ZIS-3野戰炮,棺木擱在炮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