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穩短劇「C位」的快手,如何讓爆款劇集成為好生意

2023-07-04     新榜

原標題:站穩短劇「C位」的快手,如何讓爆款劇集成為好生意

快手短劇暑期檔來到第三年。

6月29日,快手娛樂發布了包括明星、短劇、紀實在內的6大暑期內容企劃,其中快手短劇將會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期間集中上線超過50部精品星芒短劇。

從片單來看,「批量輸出」的快手短劇暑期檔為觀眾提供了多種題材選擇,有《紅袖暗衛》《央山錯》等古風短劇,有《暗香》《描紅》等民國風短劇,也有《拜託啦奶奶》《星光似我》等現代都市內容,還有《我回到十七歲的理由》《今日宜上學》這類青春校園劇集。

作為第一個檔期化運營短劇的平台,快手從2021年開始上線暑期檔短劇,2022年試水寒假檔 ,抓住假期流量高峰,持續扶持甜寵、古風等優勢題材,拓展都市、醫療、鄉村等多元化內容,由此誕生了《長公主在上》《再婚》《萬渣朝凰》等爆款短劇。

每一個檔期都對應著品牌營銷的主要節點,聚集流量的同時也形成了從內容到商業的閉環。

在6月29日的發布會上,快手娛樂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於軻宣布了今年暑期檔快手短劇商業化鏈路的升級,包括推出短劇營銷資源包,接入快手磁力方舟觸點等。

於軻表示:「希望通過快手在整個行業的領先者身份,來重塑短劇內容營銷新價值。」

從爆款內容到跑通商業化路徑,快手短劇如何始終走在行業最前列的?我們試圖一探究竟。

累計播放量600億, 快手短劇的破圈邏輯

過去一年,微短劇在廣電總局的備案數暴漲近10倍,2021年不過398部,到2022年上半年就超過2800部。

脫穎而出的出圈爆款,比如整個行業第一部播放量破10億的短劇《這個男主有點冷》、多次登頂微博熱搜的《長公主在上》、2023Q1首個開到豆瓣7.5分高分的短劇《東欄雪》等等,皆出自快手平台。

毫無疑問,快手正在領跑短劇行業。從賽道興起之初,快手就是國內第一家布局短劇的平台,率先推出短劇廠牌「星芒短劇」,截至目前平台上短劇創作者人數超過13萬,產出的短劇累計播放量達到600億

之所以能持續產出爆款,離不開快手短劇生態的兩大特點:

一是用戶優勢。 快手擁有全網最大的短劇用戶群體,規模達到2.6億,且粘性很強,近8成用戶每周會消費3-4次短劇,是短劇深度用戶。

二是內容優勢。 早期短劇大多是甜寵題材,快手是最早開拓多元化短劇內容的平台,目前重點扶持古風、家庭、青春、都市和時代旋律五大題材,每類題材都有了其代表作品。

這其實是「需求指向供給」的結果。快手娛樂負責人陳弋弋表示,快手短劇用戶中女性占比超過65%,30歲以下用戶占比超過一半,愛看古風、戀愛、校園內容,35歲以上用戶更關注家庭和都市題材,用戶的內容需求直接影響了快手短劇的內容生產方向。

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即使短劇競爭越發白熱化,快手始終提倡的是「卷故事,而不是卷製作」

於軻透露,目前快手短劇製作成本不會超過百萬,平台篩選短劇時,故事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評價,覆蓋因素有二三十項,包括角色設置、故事大綱、前三集劇情等等。

如何創作出一個好的故事?綜合多部爆款短劇經驗,快手短劇給出一套爆款公式:情緒價值+人設塑造+話題熱點

以播放量5.4億次的《東欄雪》為例,由《長公主在上》原班人馬打造,宮廷權謀下的虐戀拉扯滿足了觀眾的情感想像,人設上是當下最流行的女A男O、雙強雙腹黑,話題上則是用反套路帶來討論度,#東欄雪教科書級別戀愛腦#等話題拿下全網71次熱搜。

要創作出這樣的爆款,少不了平台的助推。據了解,快手給所有短劇創作者以內容指導,全程參與項目環節,後期運營宣發也有專門的流量扶持。

超級視MCN內容總監裝兔兔有親身感受:「平台會站在更宏觀角度去分析用戶喜好、近期熱點、易卡審核點,還有專業團隊定級。」借平台助攻和暑期檔流量高峰的東風,他們去年創作的第一部快手短劇《星星小賣部》播放量突破了3億次。

商業化短劇數量增加157%, 好內容成為好生意

短劇賺到錢了嗎?這是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

如今的快手短劇已經能給出肯定答案:賺到了。

新榜編輯部觀察到,快手幾乎為創作者提供了當下短劇能變現的所有方式:分帳、廣告、品牌定製、付費、電商等,其中占短劇營收大頭的就是分帳和品牌合作。

「快手很多短劇製作公司純靠分帳就可以盈利」 ,於軻此前在採訪中提到。

快手短劇的分帳周期是三個月,據裝兔兔介紹,快手的分帳獎勵基本上第二個月就能到帳,「這讓我們又能有充足的資金去籌備下一部短劇,一部接一部地跑」。

在品牌營銷上,快手短劇的定位也逐漸清晰。短劇爆款頻出,流量曝光大,不同內容類型精準指向不同的受眾群體,也能滿足不同類型品牌的營銷需求。

而且,快手短劇提供了豐富的植入場景,包括品牌定製、軟植入曝光等,有商品外鏈等組件幫助交易促成,形成了商業閉環。

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檔期化的提出和運營,也正好覆蓋品牌在全年的重要營銷節點,一整年完整的曝光打造計劃,進一步挖掘短劇優質內容和品牌營銷的需求匹配。

過去一年,快手短劇合作了包括唯品會、淘特、支付寶等在內的近40個品牌客戶,年對年數量對比來看,品牌客戶增加了325%,商業化短劇數量增加了157%。

例如《東欄雪》與京東新百貨的合作,導演知竹專門為京東新百貨寫了劇情,品牌自然植入,男女主CP發糖讓不少觀眾大呼上頭,集均播放量超過1000萬。

播放量破10億的短劇《再婚》,是一部與唯品會合作的品牌定製短劇。

製作方冬漫社負責人湯明明說,劇本創作階段便提前為唯品會留好了劇情敞口,主創們還在劇外的直播間安利種草唯品會上的搭配好物。

更進一步地,如果短劇帳號做成了一個IP,還可以做電商變現。

785萬粉絲的「一隻璐」,是《這個男主有點冷》《萬渣朝凰》等爆款短劇的女主角,她通過短劇沉澱粉絲而後開啟帶貨直播。據新榜旗下新快數據,近30天內「一隻璐」帶貨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

作為短劇商業化生態最成熟的平台之一,快手正在試圖為短劇營銷制定一套科學的行業標準。

近日,磁力引擎發布了短劇營銷解決方案 ,結合快手短劇商業化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一套以「短劇核心傳播域、劇外衍生場域、品牌陣地私域、站外擴圈場域」為路徑,實現品牌聲量熱度、受眾觸達、追劇互動、心智連接、資產沉澱的營銷目標。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星芒短劇的品牌招商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0%。據了解,6月30日起短劇還會接入快手磁力方舟觸點,快手商業短劇選舉系統平台將於近期上線,短劇營銷效率會進一步提高。

短劇產業化運營, 快手下一步怎麼走?

以快手等平台為基礎,有優質內容爆款,也有完整的上下游變現路徑,短劇正在逐步成為一個可持續運轉的產業。

入局者越來越多,頭部MCN如古麥嘉禾、神狼文化,版權方如米讀、快看漫畫,傳統影視公司如開心麻花、十二生肖,都在快手短劇生態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截至目前,快手短劇內容創作者中,52%來自專業的MCN機構、影視機構和導演工作室,3000人的粉絲數超過百萬。

生態搭起來了,下一步要怎麼走?

在快手娛樂暑期計劃發布會上,於軻指出明星短劇會是今年快手的重點方向

明星業務和短劇同屬於快手娛樂這個大生態,相關數據顯示,快手娛樂是平台第一大內容消費品類,日活超3億,相關內容短視頻單日播放超過100億,已經有成龍、周杰倫、迪麗熱巴等2100個明星入駐快手,整體粉絲量超過15億。

短劇和明星是「強強聯手」。短劇能夠解決藝人不知道在短視頻平台發什麼內容的問題,明星自帶的流量效應會進一步提高短劇的影響力,助力短劇破圈。

已有案例驗證了這個結論。2022年,快手和王耀慶團隊為美汁源定製短劇,播放量超過3億;與Twins組合合作明星IP劇場《雙生花店》,在阿sa和阿嬌的帳號同時播出,播放量近2億。

在短劇收益部分,快手宣布星芒短劇政策升級,不再設置分帳天花板,爆款內容將拿到更多收益。

商業化也隨之升級,除了上文提到的短劇接入快手磁力方舟觸點外,快手會對短劇資源重新整合,推出S、S+、品牌定製短劇和明星短劇四個資源包,無論是有植入需求還是有直播需求的品牌,都能找到適合的資源組合。

過了短劇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後,以暑期檔為新的出發點,快手短劇或將在短劇下半場持續領跑。

用於軻的話來說,「如果用人的生命周期來形容短劇,這個行業還處在少年時,只要大家冷靜看待,深入研究創作,必然能茁壯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16000d8745fa0fe754ba1d16cd515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