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病毒各有偏好人群!醫生教你扛過這波感染
最近,天氣寒冷氣溫驟降
各種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
如何扛過這波感染?
萬一感染了
怎麼讓自己儘量舒服點?
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
哪類人群容易「中招」
人的免疫力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年齡是主要因素之一,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也呈現出年齡「偏好」
流感病毒
各年齡段均易感
我國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H3N2亞型)為主,其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嬰幼兒尤其易感。這類患者發熱和全身症狀明顯,如突發高熱(體溫>39℃),可伴咳嗽、咽痛、寒戰、肌肉關節酸痛等,嬰兒可出現精神萎靡、拒奶、少動。
鼻病毒
各年齡段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最常見病原體之一,存在很多亞型且時常變異。嬰幼兒、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易感人群。
呼吸道合胞病毒
很少影響成人生活,兒童易感
普通感冒中,很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多數患者症狀較輕,成年人症狀很少會影響日常生活,但兒童可致肺炎。
肺炎支原體
今年更低齡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見於5歲及以上兒童。相較於往年,今年呈明顯的低齡化特點,3歲以下也有發病。
腺病毒
5~14歲人群易感
腺病毒喜歡密閉擁擠、溫暖潮濕的環境,如教室、托幼機構等,因此5~14歲人群更易感染。
醫生:免疫正常7天自愈
3種情況需就醫
醫生建議,近期流行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均由已知的病原體引起,接種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手段,60歲以上中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嬰幼兒及其家庭成員等重點人群應儘早接種。
上述病原體引發的呼吸道感染性,只表現出咳嗽、流涕、發熱等症狀較輕的患者,不需抗病毒治療,免疫正常的人通常7天左右自愈,但如果存在以下3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症狀重
出現高熱持續不退(超過3天),腹瀉、嘔吐、咯血、極度疲乏等症狀。
並發感染
部分患者可並發細菌感染及暴發性心肌炎等,可出現胸痛、心悸,甚至休克,須儘快就醫。
特殊人群
孕婦、老年人、嬰幼兒、基礎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狀通常更多、更重,出現肺炎、重症幾率大,須密切監測體溫、精神狀態等,一旦病情加重,立即就醫。
萬一感染了病毒
怎麼讓自己舒服點
目前,感染流感病毒有「特效藥」,可以在明確病原體的情況下,遵醫囑儘早使用。對於其他的病毒感染,主要是對症治療。此外,一些物理方法和生活細節也有助緩解各種不適
發燒、頭痛
充分休息:多睡覺。
多喝水:可以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防止虛脫,且有利於通過代謝幫助散熱。
不要捂汗:以免導致脫水,引起電解質紊亂。
溫水擦拭:使用退燒貼,或用濕毛巾擦拭腹股溝、腋下等大血管處,促進降溫。
咽 痛
鹽水漱口:有助清除發炎組織的黏液,減少刺激。
吃粒潤喉糖:口腔會分泌更多唾液,有助抑制喉嚨中的微生物。
咳 嗽
墊高枕頭:平躺時,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容易積聚,加重咳嗽,尤其在晚上。最好將頭頸和背部從高到低同時墊高。
試試食療:乾咳時可以將一隻生梨挖空,中間放點冰糖,外面放點水一起燉熟,還可以放點百合、金銀花。
鼻 塞
鹽水洗鼻:出現鼻塞症狀時,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打開加濕器:保持一定的濕度。
多喝水:有助稀釋黏液,也能幫助緩解鼻塞。
編輯:奚宇軒
資料:勞動報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