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字變為3個字,印度要改國名?印媒透露莫迪將在議會提出決議

2023-09-06     軍事評論

原標題:2個字變為3個字,印度要改國名?印媒透露莫迪將在議會提出決議

據環球網報道,印媒透露印度可能將更改國名,莫迪政府正計劃在9月20日前後召開的議會特殊會議上,將印度改名為三個字的「巴拉特」。

其實這並不是印度第1次有更改國名的想法,在去年8月,印度總理莫迪就呼籲,要擺脫一切奴隸制的傳統惡俗,分析認為這釋放出印度希望擺脫被殖民的過去,更好地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因為印度國名的來源並不是印度古歷史,而是在被英國殖民之後才出現的,有部分的印度人認為,印度二字本身就代表了被殖民的過去。

印度國旗

同時更多人注意到,印度總統、總理等人的專機並沒有寫印度,而是寫著巴拉特,近些年在印度,這三個字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公眾視野。

此外,G20召開在即,印度給大家發放的請帖寫的也是巴拉特總理,而並非過去的印度總理。從種種細節上來看,印度高層正在推動更改國名。

除了印度高層不斷地在展示「巴拉特」,試圖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外,印度很多學者也對巴拉特這一新名字進行了解讀,認為這確實更加符合印度的國名。

莫迪政府

首先,巴拉特具備更多的印度傳統色彩,是印度本國文化之一,而並不像印度這個名字一樣,它讓印度人覺得自己失去了作為文明古國的驕傲。

巴拉特在古印度語中有多重含義,它代表著尋找知識與光明,也指代海洋與雪地之間的宜居地,種種記載在印度著名的史詩級書籍《摩訶婆羅多》中多有提及。

另外在印度的古代歷史記載中,有一名叫巴拉特的君主,他被視為賢明與公正的化身,也被視為印度的歷史象徵。因此更改國名也被印度人視為在文化領域追本溯源。

印度首都

目前越來越多的造勢也說明,改國名對印度來說或勢在必行,早在2020年6月,印度第一次提交了更改國名的申請,當時最高法院對此卻予以駁回,理由是在憲法當中,印度二字的含義等於巴拉特。

儘管當時請求被駁回,但法院駁回的理由是印度屬於巴拉特的現代化稱號,這也意味著就算是印度最高法院,同樣也更認可巴拉特作為國家名字的合理性。

印度民眾想要改國名,起因也很簡單,主要就是在模仿中國,想要重視歷史教育提升國民自豪感,這樣可以讓未來的印度人堅定地走獨立自主道路,而不至於被美西方輕易操控。

印度泰姬陵

印度改國名一事能否成功,主要還在於印度政府的利益權衡,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目前來看,好處在於讓印度人更加重視歷史,獨立自主這一方面能邁出一大步,並且身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更加重視歷史、了解歷史也確實能起到增強民眾自豪感的作用,文化領域的崛起,也有利於印度更好地發展經濟,以及發揮國家影響力。

壞處則是短期內,印度社會將面臨動盪和民意的撕裂,一個國家是億萬人的集合體,現在大家庭突然要改名字,就算只有10%的人不同意,配合印度龐大的人口規模,這一數量也不容小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0830a70c3a95f243132dda40dc71a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