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辛口鎮七旬夫婦精心撫養腦癱侄子24年如一日 撐起人生「保護傘」 真情感動身邊人

2024-10-19     搜狐網地方資訊

天津北方網訊:「來,陸陸喝點水。」西青區辛口鎮水高莊村的一間老平房裡,70歲的高祝營和老伴兒高孟艷端著一個帶吸管的水壺,喂25歲的侄子陸陸喝水。陸陸自幼患有腦癱,雖然有著90公斤的大身板,但智力只相當於一個嬰兒,不會說話、吃喝拉撒完全無法自理。

「就算只有一分錢,我也花在孩子身上,只要陸陸舒坦,我就高興。」24年來,姑爹高祝營和姑姑高孟艷,一直陪在陸陸身邊,精心撫養著侄子。

弟弟去世 侄子是兒

24年前,高孟艷的弟弟在一次車禍中受重傷住院,雖然在醫院裡搶救治療一個多月,但最終醫治無效去世,留下一個只有5個月大、患有嚴重腦癱的男孩陸陸。不久後,年輕的弟媳決定改嫁離家。孩子誰來養?未來怎麼辦?一系列問題擺在了高孟艷夫妻面前。

高孟艷和高祝營將陸陸接到自己家,精心撫養。不過,現實遠沒有那麼容易。陸陸被確診為重度腦癱,和健康的孩子有很大區別,不會翻身、不會吞咽、不能坐穩、不能控制大小便。而當時兩口子家裡還有兩個正在上中學的女兒需要照顧,還要賺錢養家。

「難嗎?難!」高孟艷說,身邊所有人都勸她放棄,因為以後會更難。不過,高孟艷和高祝營就「不信邪」,精心撫養陸陸的同時,一直帶著孩子到天津和北京的各大醫院求醫問藥。兩口子總想著把陸陸的病治好,長大了還能幫他娶媳婦成家。

傾力付出 再受打擊

不過,現實卻並不總是如人意,陸陸的病情沒有任何改觀。隨著年齡的增長,別的孩子會說話了,會走路了,會自己上廁所了,而陸陸只是從小嬰兒長成了「大嬰兒」。如今,25歲的陸陸體重已經超過90公斤,依舊不會說話、不會翻身、不會控制大小便,更不要說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吃飯。

24年來,高孟艷和高祝營沒睡過一個整覺,每夜都要幫陸陸翻身。「我還要整夜抱著孩子的腳給他捂腳,要不就得著涼。」高祝營說。以前,尿墊和紙尿褲太貴,高孟艷自己做了幾十套被褥,陸陸尿濕一床換一床。因此,高家以前滿屋都掛著換洗的被褥和舊衣服做成的尿布。後來,老兩口的女兒立業成家,分別負責給陸陸買紙尿褲、尿墊和衣服,高家才告別了滿屋尿布的歷史。

雖然一直滿屋尿布、尿墊和紙尿褲,但高孟艷家沒有一絲異味。而在高家外屋的桌子上,還擺著很多藥。「主要有三種藥,一種是助眠的,一種是治療抽搐的,還有就是開塞露。」高祝營說,陸陸沒法自主排便,他每天會定時幫孩子打開塞露。陸陸排完便,高祝營麻利地幫陸陸清洗、穿衣。「孩子太重,自己也不會動,也不會配合我,我搬不動他。每次穿衣服,就得把他雙腿架到我肩膀上,然後慢慢套褲子。」高祝營說,給陸陸穿一次衣服,就得花30分鐘。

2018年春節後不久,高孟艷由於長期睡眠不足和勞累,突發腦梗入院搶救。經過搶救和治療,高孟艷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後遺症,也坐上了輪椅。家裡本來就有一個重度腦癱的侄子需要照顧,現在高孟艷又倒下了,生活的重擔全都落在了高祝營身上。

一諾千金 用愛呵護

高孟艷出院後,高祝營照顧老伴兒的同時,也繼續精心照顧著陸陸。「現在孩子太重,我就在牆上安了這個電動小吊車。」高祝營指著臥室床邊牆上的一個電動吊車說。每天早上陸陸起床後,高祝營都會用殘疾人專用的吊袋和牆上的吊車,將陸陸從床上安全地吊到輪椅上。而陸陸的輪椅,從小到大已經換了4把。「這把電動輪椅是閨女從網上給定的,能電動調節靠背角度和高度,坐累了能讓孩子躺會兒。」高祝營說。

記者看到,臥室的牆上還掛著一台電視,電視畫面顯示的是牛棚的實時監控。「在家就能看見牛棚的情況,有情況我再去,這樣不耽誤照顧孩子。」高祝營說。

原來這些年,為了照顧好陸陸,老兩口早就放棄了曾經的事業,靠著家裡的幾畝地和養牛賺錢,雖然日子一直不富裕,可寧願自己少吃點兒、少喝點兒,也從來沒讓陸陸受過委屈,從沒讓陸陸穿過髒衣服、挨過餓、著過涼。前幾年,村裡都搬到了樓房,但陸陸住不慣,每天砸牆。最終,老兩口放棄了條件更好的新樓房,帶著陸陸搬回老平房住。

「從開始照顧陸陸,這24年老伴兒幾乎就沒出過村。」高祝營說。

「我弟弟臨終時已經說不出話,但看到我後情緒特別激動。」高孟艷知道,弟弟放心不下孩子。「你放心,孩子我管著,有我一毛錢,就有他五分。」彼時的高孟艷許下承諾。24年後,看著身邊白白胖胖、面帶微笑的侄子陸陸,高孟艷和高祝營也笑了。「我倆不想那麼多,只要我倆還能管,就不能讓孩子受委屈!」老兩口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0711b1390fb5f0c668a1677609e8e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