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之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2024-01-21     情感驛站無所謂

原標題:HIV感染之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要分清HIV和愛滋病的區別,首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機會性感染」?

機會性感染:是指一些致病力較弱的病原體,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不能致病,但當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它們乘虛而入,侵入人體內,導致各種疾病。正常菌群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變或菌群失調等特定條件下引起的感染稱為機會性感染。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有:

細菌性疾病如:肺結核,細菌性肺炎,敗血症(血中毒)等

原蟲性疾病如:卡氏肺囊蟲肺炎(pcp)弓形體病,微孢子蟲病,利什曼病等

真菌性疾病如:念珠菌病,隱球菌病和馬爾尼菲青黴病等

病毒類疾病:由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等

愛滋病病毒相關的腫瘤如:卡波氏肉瘤,淋巴瘤,扁平細胞癌等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種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免疫系統是人體正常的防禦系統,具有對抗感染抗病毒的能力。如果感染了HIV病毒,HIV病毒直接破壞的是人體免疫細胞(系統),使人體喪失防禦(或自我保護)的能力,無法對抗其他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最終使人體患病。如果此時能使用藥物來控制病毒,保持免疫系統的強健,並可維持身體健康,延長生存時間。

醫生用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來描述免疫系統最弱的HIV感染階段。換句話說:只有感染了HIV病毒,同時HIV病毒已經破壞了免疫系統,此時,一個小小的細菌就完全可以讓人體患上大病,最終死亡。好比一個武林高手,被別人廢去武功,走在街上,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殺死。是HIV病毒感染的晚期結果。

在未使用保險套的情況下與HIV感染者發生性關係,包括性交、肛交和口交;與HIV感染者共用針頭或注射器;母嬰傳播等。

早期症狀:發熱、咽痛、頭痛、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晚期可能出淺表淋巴結腫大,比如:頸部、腋窩或腹股溝等。一部分人可能沒有這些症狀,而是因其他疾病進行篩查時被發現。比如肺部感染、腦膜炎、眼睛或口腔感染等。

有。可以通過血液或唾液樣本進行HIV快速篩查,大多數醫院或疾控中心都免費提供。幾分鐘便可得出結果。或者在網上購買,雖然假陽性率比較高,但是作為初篩還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懷疑陽性,建議到疾控中心確診。

如果被確診HIV感染,可以到醫院或疾控中心開具「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它們能夠非常有效地控制大多數患者的HIV感染。同時需要定期複查,監測病毒的量,以便對藥物進行調整。

早期接受HIV篩查;避免不潔的性關係;不要與他人共用剃鬚刀和牙刷;不要與他人共用吸毒針頭和注射器;

小結:如果發現被HIV病毒感染時,及早使用抗病毒的藥物,避免正常的免疫細胞被過多的破壞。此時不進行治療,HIV病毒會不斷增加,完全破壞免疫系統,一旦受到其他細菌感染時,最終發展成為愛滋病(AIDS)。所以,愛滋病是HIV感染的最終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043536aa417e2c94f7b10bc400fd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