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還蠻喜歡Origami的摺紙濾杯的,除了顏值高這個特點以外,小編覺得有意思的是這個濾杯是可以搭配不同造型的濾紙來使用的,既可以用錐形濾紙又可以用平底濾紙~那其實用這兩種濾紙來沖煮的話會有很大區別嗎?小編今天想要來對比一下~
| Origami 摺紙濾杯 |
觀察摺紙濾杯,可以發現它是一個錐形的濾杯,濾杯邊上有著許多比較深的縱向溝槽,底部是一個比較大的出水孔,這使得它的流速會偏快,且由於溝槽較深,尤其是在搭配錐形濾紙使用的時候排氣性能較好。
摺紙濾杯的材質是陶瓷的,所以它的導熱性和保溫性都會比較好呢。
因為小編想要知道這個濾杯搭配錐形濾紙和平底濾紙的時候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於是就用這兩種濾紙各沖一次來對比一下,小編選擇了兩支豆子來進行沖煮以減少誤差。
| 豆子信息 |
小編選擇了花果香比較明顯的【耶加雪菲沃卡】和比較均衡的【薩爾瓦多烏拉山】這兩支豆子。
【耶加雪菲沃卡】這是一支生長海拔在1600-2300米的高海拔豆子,水洗處理使得它有著乾淨、通透的口感以及明亮的果酸。
【薩爾瓦多烏拉山】這支豆子是來自在海拔在1400-1600米的烏拉山莊園,蜜處理使它帶著淡淡的發酵香,整體是比較均衡的。
| 沖煮 |
我們先來用【耶加雪菲沃卡】來各沖一壺!
在參數以及手法上儘量保持一致。
參數:中細研磨(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水溫90℃,粉水比1:15,分段式萃取。
【錐形濾紙】
用31克水悶蒸25秒,中心小水流注水至125克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稍微加大水流沖煮至225克停止,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1』52」。
風味:帶有花香,有小番茄、檸檬、可可、焦糖、紅茶的風味。
TDS:1.37%;萃取率:15.43%
【平底濾紙】
用32克水悶蒸25秒,中心小水流注水至124克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稍微加大水流沖煮至226克停止,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7」。
風味:有西柚、檸檬、蜂蜜、檀木以及烏龍茶的風味。
TDS:1.35%;萃取率:15.09%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薩爾瓦多烏拉山】在用這兩種濾紙的萃取時有什麼不一樣吧~
在參數以及手法上儘量保持一致。
參數:中細研磨(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水溫89℃,粉水比1:15,分段式萃取。
【錐形濾紙】
用32克水悶蒸30秒,中心小水流注水至125克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稍微加大水流沖煮至231克停止,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1』42」。
風味:帶有發酵香,有烏梅、莓果、柑橘、紅茶、堅果的風味。
TDS:1.30%;萃取率:15.88%
【平底濾紙】
用31克水悶蒸30秒,中心小水流注水至126克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稍微加大水流沖煮至230克停止,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1』43」。
風味:有莓果、煙草、楓糖、巧克力、堅果以及奶油的風味。
TDS:1.26%;萃取率:15.09%
| 分析 |
由於錐形濾紙是慢慢往下收小的,所以在中間的粉層比較厚四周的則會比較薄;而且錐形濾紙與濾杯的貼合度較差,在沖煮時咖啡粉的排氣可以比較順暢,在沖煮的時候如果水位高的話會很容易從濾紙濾杯中間的空隙流走。
因為錐形濾紙流速較快,所以萃取出來的咖啡香氣、風味層次都會比較明顯;再加上粉床分布的原因使得萃取出來的咖啡濃度、萃取率都會比較高。
而平底濾紙因為底部是平的,咖啡粉倒進去之後可以均勻的分布在濾紙底部,在沖煮的時候萃取的也會比較均勻且水流也會比較均勻。
平底濾紙跟濾杯的貼合度比較好,這就減弱了濾杯導流槽的導流作用,增加了儲水的功能,讓咖啡粉可以浸泡在水裡,萃取的更為均勻。
| 總結 |
對比兩種摺紙濾杯搭配兩種錐形和平底這兩種濾紙之後,小編覺得,用錐形濾紙萃取出來的咖啡在風味上略勝一籌,但容易萃取不均勻,比較難控制;而用平底濾紙萃取出來的咖啡風味會比較均衡且穩定。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iRWwB8g2yegNDWC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