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20家券商狂攬19億,Top3誰能笑到最後?

2019-07-22     券業觀察


前段時間,各大券商踩雷踩到哭。今天(7月22日),伴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儀式敲鑼聲的響起,「護花使者」券商們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

01

首日平均漲幅140%

7月22日,首批的25隻科創板股票在上交所正式開市。

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交易規則相比,科創板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試行註冊制,最受人關注也最有爭議的就是每隻股票上市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但如果盤中價格漲跌幅達到開盤價格的30%、60%時,將進行10分鐘的臨時停牌。第6個交易日開始漲跌幅限制為20%

而這個沒有漲跌幅限制的第一天,科創板直接上演了一場交易狂歡。

截至收盤,25隻科創板股票平均漲幅為140%,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平均換手率約77%,平均市盈率約120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中微公司(688012.SH)已達477倍,超過20隻股票臨停。

單只股票漲幅最高的是晶片題材的安集科技(688019.SH),漲幅一度超過520%,兩度觸及臨時停牌標準。安集科技(688019.SH)的發行價為39.19元/股,首日開盤價高達152元/股,曾漲到243.2元/股的高位,截至收盤,價格為196元/股,漲幅仍高達400.15%。

據統計,安吉科技成為A股市場近6年來,首隻首日漲幅超過400%的股票。

有媒體統計,因為驚人的漲幅開盤10分鐘造就了124個億萬富豪

目前來看,除了部分成功打新的股民和上述科創板公司股東、boss賺的盆滿缽滿,參與其中的幾家券商也成功從中分得一杯羹。

02

券商「分羹」

這25家公司今日成功登陸科創板,吃到這波紅利,除了自身的努力,還不得不感謝下自家的保薦機構。而「答謝禮」是一筆不菲的「中介費」

首批上科創板的25家公司,保薦承銷業務共涉及到20家券商,25家上市企業支付的保薦承銷費用合計高達18.82億元,20家券商共計跟投了13.74億元。

從保薦機構來看,保薦公司數量最多的三家占到首批上市公司的一半。其中,中信建投證券(601066.SH)共參與5.5家公司保薦業務(聯合保薦算0.5家),保薦數量最多。其次為華泰聯合證券保薦3.5家,中信證券保薦3家。

從保薦數量上也不難看出,中信建投目前成了最大贏家。據統計,中信建投通過獨自保薦承銷鉑力特(688333.SH)、西部超導(688122.SH)、新光光電(688011.SH)、天宜上佳(688033.SH)、沃爾德(688028.SH)5家企業上市,共計賺得3.06億元。還和「季軍」華泰聯合證券聯合保薦承銷虹軟科技(688088.SH)合賺5300萬元。

除此之外,中信建投還跟投並認購了上述6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股份,認購金額合計約150萬元左右,跟投總額為1.7億元。而今天科創板的漲勢簡直不要太喜人。

這對前段時間因為一紙減持公告市值瞬間蒸發200億、深陷賣出評級困擾的中信建投來說,無疑是一劑安心藥,能短暫的舒口氣了。

華泰聯合證券在首批上市科創企業中,參與保薦承銷了華興源創(688001.SH)、光峰科技(688007.SH)、方邦股份(688020.SH)3家公司,共賺得2.46億元;和中信建投聯合保薦承銷的虹軟科技(688088.SH)合賺5300萬元。

另外,華泰聯合證券跟投這4家企業共計約1.8億元。

保薦公司數量排名第三的中信證券獲利總額卻被國信證券反超。國信證券通過保薦承銷杭可科技、航天宏圖2家企業上市,共計賺得1.39億元;與南京證券聯合承銷南微醫學合賺1.4億元。

國信證券分析師前段時間的「鐮刀」言論還在小券耳朵里迴蕩……

由於科創板推出與註冊制的試行,此前就有多家券商和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給券商投行業務帶來顯著增量,承銷保薦收入增加利好券商業績改善。甚至有券商預測,科創板每年可為券商帶來超過50億元的增量業務

股市沉沉浮浮,股民今天帳戶上的盈虧並不一定是最終結果。但各大券商已經實實在在賺到了一筆「中介費」,不過話說回來,金融市場風雲變化,這才是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接下來還有一大波即將上市流通。你覺得哪家「中介公司」會成最大贏家?你怎麼看今天「瘋狂」的科創板漲幅?評論區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vENGmwBmyVoG_1Z2y4h.html